夜阑京华(墨宝非宝)_第三十三章 雪夜照京华(6)(2 / 2)_夜阑京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十三章 雪夜照京华(6)(2 / 2)

夜阑京华 墨宝非宝 5298 字 11个月前

        他们的轿车缓慢行驶,跟着那一辆挤满乘客的当当车,没多会儿车便靠到路边,等车的人往上挤着。售票员穿着蓝色布袍子,脖子上挂着卖票的布袋子,拿着红蓝笔,一张张捻着票。“这个我参了股的,”她对谢骛清说,“刚开通没多久,只有这一条线路。等先运行一段时间,再开新线路。到时候满北京都是铛铛铛铛的声音,就没这么挤了。我们就能坐了,悄悄坐。”

        电车公司是官商合办的。

        当初投钱的时候,说要买上海法租界的那种车,都很有热情。

        “你别看只是一个电车,为了能支持运行,还要建自己的发电厂,”她说起这个是一肚子苦水,“我是真没想到,做当当车,要去关心源头发电的问题。”

        她发现谢骛清听得认真,就讲得更详细了:“建发电厂要有水,但北京这里没南方水源多,要先请专家勘测水源,后来发现挖井完全满足不了电厂的需求,选址就局限了很多,只能选有河的地方,”说起这个,又是一肚子苦水,“等选了址,地皮也买了,又出事了。附近的村民对电厂不了解,害怕这个东西,那些乡绅想从中抽油水,就鼓动大家一起抵制。京兆尹公署只能在当中调解,他们投诉,我们申辩,闹了好几年。”

        她无奈笑笑:“大家最后都烦了,问我能不能不建这个电厂,或是换个地方。我说换个地方没有水源,厂子发不出电,用来养鹰吗?”

        那些大老爷喜欢以养鹰为风雅趣事,被她当时一说全笑了。

        “我给他们讲,没有电厂,我们只能供得起几辆车。北京城有多少人?”她指远处的当当车车尾,“你看现在也是,车太少,站在车尾外的人多危险。等电厂建好了,就能有更多的线路,更多的车,像租界里一样。”

        那些大老爷就笑,说她总能找到理由。

        “他们就笑着问我,何家不是有电厂吗?我说何家电厂小,供电灯都不够。他们就说,现在电费那么贵,二小姐你如此上心,是不是想多建厂子,多赚钱。”

        谢骛清听得笑了。

        她也笑:“我说,旁人我不知道,何家做生意当然要赚钱,不赚钱怎么开拓更大的市场?我就指着广德楼里的灯泡问他们,你们晓得北京、全国能装得起电灯泡的人家有几个?装灯泡不贵,但电费贵,一般人家用不起。现在的电费贵,不就是因为厂子少,物以稀为贵,供电量少,电费不就贵了吗?电厂多了,电费才能降下来。”

        总之,真是千难万难:“最后,申辩终于通过了。浪费了几年。”

        她说到这里,发现车内静了许久,连司机都津津有味地听着。

        “他们对这个真感兴趣吗?”她悄悄问谢骛清。

        谢骛清颔首,对她轻声道:“你不讲,我都不知道,想经营电车,还要先建电厂。”

        这就像想开卤肉店,却要自己先开养殖场,想卖衣服,自己先种棉花,令人无法想象。说到底还是底子薄,实业须一步步来,须有人铺地基,打基础,无法速成。

        她这两年一旦想开拓什么,都能深刻感受到二叔和哥哥当年开拓航运的艰辛。

        “等南北统一了,何小姐也去南方建更多的电厂,”读书的看着远去的当当车,说,“我们给你打通南北,你建厂子。我们那里河多,水更多。”

        “好,”她笑,“一言为定。”

        车到烟袋斜街,何未让司机停下。

        前排司机和读书的紧张着,怕谢骛清下车。

        “你在车上等我?”她在热闹的地方,倒是有这个戒备心。

        谢骛清径自打开车门,下了车。

        他来北京三次,第一回急着去打仗,只看了眼深夜德胜门城楼,第二回急着去打仗,看了眼夜色下的安定门。

        而第三回,仍是急着回去打仗……他却想最后陪她走一回阳光下的四九城。

        这附近是京中的“小琉璃厂”,清朝一覆灭,那些王公贵族没俸禄没前程,又不会做生意,都到这里变卖古玩字画。宫里的太监们也常偷了宝物来卖,被生生卖出了一个文玩市场。

        不过她来,是想去晋宝斋买二叔最喜欢的盒子菜。

        精雕细琢的木盒子里边有各式的酱肉火腿、熏鸡腊鸭、还有小牛肚这等食物。过去讲究些的文人,还有官宦人家招待客人,总喜欢叫盒子下酒。

        京城的盒子铺多,各有各的特色,她偏好这里,想让谢骛清尝个新鲜。

        晋宝斋临着一家纸笔铺,有不少穿着蓝布学生装的年轻人进出。

        何未进晋宝斋前,有两个男学生站在纸笔铺前的空旷地,发表救国言论。在北京这不少见,进步学生们经常跑到闹市区即兴演讲,宣传反军阀反封建,一但管理治安的巡逻警到了,就一哄而散,去下一个地方。

        她让谢骛清等着,自己进了铺子。

        那两个学生说得慷慨激昂,有漠视路过的,有瞧热闹的,也有进步男女学生们围拢过来,听着他们说的。谢骛清在人群之后,他怕跟随的众多兵士打扰这些学生宣传反军阀,让跟随自己的人,还有郑家参谋带人去远处,只留了四个军官在身边。

        有一个发现谢骛清,拉住正在讲话的男学生。

        那些学生分不出各地军装差别,谢骛清理所当然被认作了军阀中人。

        男学生话说到一半,围观的人正多,此刻走,被全部人看到他见到一个军阀头目就要跑,岂不是成了笑话。少年人仅凭着勇气撑着,直视着人群外的谢骛清。

        围拢的人群全都自觉让开,都认为这学生今日逃不掉了。有三个在一旁、穿着蓝布袄裙女学生却悄悄往前站,想保护那素昧平生的爱国男学生逃走。

        远远近近的人,这一刻安静着。

        何未提着一个精雕的木盒子,迈出晋宝斋,听到少年的声音带着赴死的勇气问:“这位将军,你既听到了,我想问你……问你对这次南北和谈的形势的看法?你认为北上的人是在做白日梦吗?你认为……他们是被骗了吗?他们失败了吗?败给奉系和临时政府了吗?”

        何未看向谢骛清。

        在日光里,整条街的积雪都被扫到了每家店门旁,墙根下,当中的路被来往的人踩得不见白雪,而是泥泞混着冰碴。大家的鞋都是脏的,谢骛清的军靴底下也是泥水。

        他是远道而来的人,跨越几千里到这里,还是头回被人直接问,你们失败了吗?

        谢骛清慢慢将两手倒背到身后,让学生们看到他没有拿枪的打算,减少他们心中的恐惧。

        “北上的人已经失败了,”谢骛清直面事实,“败得十分彻底。”

        人群更静了。

        谢骛清接着道:“但只有彻底失败,他们,乃至举国上下的有志之士才能认清楚、看清楚,没有一个军阀值得信任。这未必是坏事。”

        那个质问谢骛清的学生错愕着,慢慢反应过来,这个站在冬日暖阳里,军装笔挺,如同一个老师般站着的清瘦将军,应该就是北上来谈判的人……

        学生情不自禁往前一步,立刻被两个军官挡住了。远处郑家参谋以为谢骛清受了为难,单手扣住枪,刚要叫人,被谢骛清抬手制止。

        “将军是北上的?为和谈而来的?”那个学生望着他,黑漆漆的眼睛里有着前所未有的亮,甚至开始泛起泪光,“就算你们败了,我们也在支持你们……”

        学生说着,主动往后退了两步,觉得不够,又连退三步。

        他带着颤音说:“将军放心我不是要行刺的人,我不会威胁到你。绝不会。”

        男学生恨透了军阀,家里的亲人就是被军阀抓壮丁,送到战场上,在山海关被奉系的战机炸死的。这是他平生第一一次,心甘情愿地摊开两只手,向一个戎装将领示意自己是无害的,手中没有武器的,哪怕那个将军身边有几十支枪。

        谢骛清隔着十余步的距离,看着这个少年,还有他的学生朋友,还有那些早就想要冲上去保护他的女学生们。这就是新生一代,并不比当年的谢骛清们懦弱。

        “我不会怕一个爱国学生,”他说,“离我远一些,你们更安全。”

        毕竟,乱枪无眼,真要有人行刺他,站在他身边的人都将是最危险的。

        如此冷静又让人难过的话。

        何未从人群中挤过去,一手压着自己的宽檐帽,一手拎着盒子,在众目睽睽下走到谢骛清的身边。她压着帽檐的手放下来,轻轻伸到谢骛清的手臂上,勾住他的胳膊:“买好了,回家吧。”她轻声说。

        就算有天大的危险,也有人站在你身边,而且一定不止我一个,永远不止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