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不是替身
临江的天说变就变。
白日里还是光晕蔚然的天气, 到了夜里就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雨,融在寒气里。
阮胭和方白在白天已经把屋子都收拾好了, 奶油泡似的灯光落下来, 很安静。
她一个人蜷在被子里,投影仪里放着老电影,手机里忽地跳出一个好友请求。
备注:“周子绝”。
阮胭点了通过。
那边很快发过来:
“阮小姐, 很开心和你合作!你的试镜, 我们几个人都很满意,如果你愿意的话, 我们过几天就可以签合同。”
“好的, 谢谢周导。”
阮胭看着他的头像, 微微出了神。
是一只白色水鸟。
“其实我不是想养鸟, 我是看到你的第一眼, 我就觉得, 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那种白色水鸟从海面上滑过后,心里满满都是它们留下的那种飒飒水声。”
“哥哥, 我这个比喻好吗?”
“如果你放进语文作文里, 那么这次高考, 语文一定能过。”
阮胭一直以为他或许似乎没听懂她背后的隐喻。
直到她终于考上首医大, 结束了她的第二次高考, 她开始使用微信,才发现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只停在海面上的白色水鸟。
“周导的头像挺好看的, 是您自己拍的吗?”
阮胭沉思了片刻, 给他发过去。
“不是。
是和朋友一起去海边玩的时候, 他拍的。”
阮胭犹疑一瞬,回他, “您的朋友拍得真好,不知道是哪个大摄影师,我能问一下他的姓名吗?”
他还没回。
奶油泡灯光啪的熄灭。
好像是短路了。
阮胭把手机放下。
黑暗里,室内的寂静显得无比清晰。
大门外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并且,离她的门,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阮胭攥了攥被子。
一边在心底告诉自己,这里的安保做得很到位,不会是什么歹人;一边在心里想着白天把菜刀放在了哪个位置……
然而,那脚步声近到阮胭的门前,忽地停了。
接着是一件盒子被放到地上的声音。
最后,脚步声渐渐离开,是钥匙插进钥匙孔的声音。
啪——
大门被关上。
阮胭从被子里爬起来,透过猫眼往外看,外面走廊的灯没有短路,仍然亮着,她看到自己的门前,放着一个小小的红色木制盒子。
她犹豫了下,把门打开,将盒子飞快地拎回来,然后啪地把门关上。
她打开手电筒,将盒子打开,里面却放着一个白瓷盅,白瓷盅里,盛着一碗晃悠悠的小馄饨。
皮儿薄薄的,鼓出来的肉馅儿也不多。
汤上浮着清清淡淡的几只小虾米。
她只是看这汤一眼,心绪就已经开始不平了。
这是,是海鲜馄饨吧,这样的香味,她再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的妈妈,在船上时,最常做给她的,船上没有猪肉,只有鱼肉、虾肉,妈妈就把它们绊成泥,包在里面……
阮胭眨了眨眼睛,把快要从眼里滚出来的湿意挤回去。
食盒里还有一张小纸条,字迹娟秀:
“你好呀,新来的邻居朋友,我和先生在经营一家私房菜馆,平时早出晚归,没来得及在你刚搬来的时候跟你见面,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做了些馄饨。
希望你可以喜欢”
阮胭把纸条收回,将白瓷盅盖上。
馄饨虽好,但她没有吃一个陌生人赠送的食物的习惯。
她把白天里在花店里买的一盆小栀子拿出来,将盆上的泥土擦干净,然后端出去,敲开了对面邻居的门。
“啊,你好呀?”
开门的是个年轻的女孩。
她的丈夫围着围裙,在打扫桌子。
“你好,我是住在对面新搬来的住户,我叫阮胭。”
“啊!我叫谢弯弯,那是我先生江标,我知道你,我刷到过你的微博哈哈哈,你真人好漂亮啊,宋筠和你长得真的好像啊……”说到这儿,谢弯弯的先生咳嗽了一声,她立刻噤住了声,“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不是那个意思……”
阮胭笑了笑:“没关系。
这是我今天在花店买的栀子,谢谢你的馄饨,我很喜欢。”
她说的是宋筠像阮胭,不是阮胭像宋筠啊。
“谢谢你,好香啊!”
谢弯弯眉开眼笑地把花接进去。
两个人寒暄了一下,互道晚安,阮胭就回了房。
她拿起手机,周子绝回了她两条消息。
“不好意思,不方便告知。”
“下周一记得和经纪人一起来公司签合同,期待合作[加油][赞]!”
阮胭把手机放下。
在满屋的海鲜馄饨的香气里渐渐睡去。
而窗外的雨还在继续下。
雨水砸在花叶上,留下小圆渍。
谢弯弯伸手碰了下小栀子的叶子,问江标:“老公,你说劲哥能把人追得上吗?”
“难说。”
江标认认真真地擦着桌子,笑道,“反正帮人当个助攻,就白捡套房子,如果天天都有这种好事,那我希望沈劲那货天天都追老婆。”
谢弯弯瞪了他一眼,然后掏出手机给沈劲发消息:
“放心,馄饨已经送过去了,她还留了一盆花,您看您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过来拿回去。”
沈劲回她:“好,谢谢。”
雨水坠在他的车玻璃上,滴答作响。
响声里,周牧玄给他发了条信息过来:“查到了,你三叔早在松河镇被你家老爷子先一步给接走了。
是姚伯亲自去接的人。”
沈劲盯着这行字,看了片刻,看到手指发白,跟向舟说:“掉头,去沈家老宅。”
“沈总?
今天不是周日,不用回去问老爷子们的安啊。”
“不,去问我那个三叔的安。”
……
大雨仍然在下,断线的珍珠砸在了雨棚上。
一个老者和一名中年人行色匆匆从一家饭店里走出来。
“三少爷,我们是时候该回去了,老爷还在家里等着。”
陆柏良“嗯”了一声,“放心,我不会离开,就来给沈老爷买些汤,阴雨天,他年纪大了,积痰多,该多吃一些川贝。”
“三少爷,这些家里的人会做的。”
姚伯无奈地劝他,没必要晚上再出来,他还得跟着。
“这里的老板以前是我的中医老师,药膳做得更好。”
姚伯叹口气,陪着他一起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