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如意之所以打电话给华一心教授,是因为两年前,许如意趁着华一心教授回乡,力邀他来产学研中心看一看。
原本她的想法很朴实,毕竟机床不仅仅是民用,在很多隐秘的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领域都是保密的,她并不知道,他们的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不过看华一心教授的研发,她认为燎原厂的技术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她原本觉得,恐怕不会得到太多的回应,毕竟在数控机床界,他们也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小朋友。
只是没想到的是,过了年没多久,华一心教授就给与了积极地正面回应。
这两年的研发,很多地方,他们都得到了军方的帮助,当然,他们也帮着军方进行了很多尝试性研发。
燎原一号的成功,自然也要告知华一心这个好消息。
果不其然,华教授激动万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样,你拿着测试数据,马上来一趟,我正好有点事情想跟你说。”
虽然是相互帮助,不过燎原厂的数控系统和军方的自然不是一个,所以还是各来各的。数控机床是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数据来完善系统,去年他们燎原一号数控系统研发成功后,就和东阳厂合作生产了第一批的数控机床,在南河省机械厅的帮助下,散发到了二十家企业实地使用,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进行升级改造。
显然,军方需要这些数据,这自然没什么问题。
至于有事,许如意一听就明白他指的是什么,这两年,他们不但在完善8位微控制器,还在研发16位微控制器,不过对于南河大学和南河工业大学来说,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纵然四处网罗,还是不够用。
许如意前一段时间,就跟华一心提了提:“能支援我们一下吗?”
华一心没拒绝,也没说行,许如意知道他一向谨慎,也就没再问,如今让她过去,显然是有着落了。
这事儿重要的很,许如意第二天就带着资料去了京市。将资料交接后,许如意就问华一心:“人呢?”
——两年接触,如果说原先许如意对华一心还是老老实实,如今可是跟老朋友一样了,说话自然自在多了。
老爷子虽然体弱但不瘦,因为太热,这会儿就穿了个大背心,白胖白胖的坐在那里,手上还摇着个芭蕉扇,给自己扇一下,给许如意扇一下,许如意瞧着就累,直接接过来,哗哗哗地给他扇着,“怎么不开电扇?”
华一心摇摇头:“限电了。不过不算热,打打扇子就成,给我扇扇后背。”
许如意:……
乖乖扇了几l下后,华一心的汗终于落了落才说:“这事儿还得去部委,甘部长负责的。你知道吧,最近很多军工厂转产了。”
这事儿许如意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已经是1984年了,一切都向着经济让步,很多军工厂都入不敷出,有些直接限产,只能靠着很少的订单维持生活,很多干脆直接转成,这两年,民用制造业竞争加大了
不少,就是因为这个——什么电风扇摩托车的厂家也是越来越多了。
许如意立时就明白了华一心的意思:“您说是,有相关的人才给我们?”
华一心点头,“应该是这样的。甘部长那边已经协商的差不多了,大概是从十家单位中抽调了100余名相关科研人员,什么时候到位,还得听具体信息。”
有人就好,许如意这心里沉甸甸的石头,可终于拿下去一块,感觉凉快了不少。
华一心眼睁睁地瞧着那扇子,一开始是只给他扇,后来他一下许如意一下,现在许如意全给自己扇了。这丫头可真是……他还是自己扇吧。
因着需要办手续,许如意又在京市待了一天,还抽空看了看在京市上学的许为民和许吉祥,这才办好了手续,不过她也没回省城,而是直接去了南河省的平江市。
——那里有个平江曲轴厂,是他们二十家试用企业之一,厂长叫做郭大伟,对他们的产品很是上心,是二十家企业里,数据反馈最及时最详细的。燎原厂和东阳厂研发的可进行精加工的卧式铣床,正好要找几l家试用单位,第一个就选中了他们。
这两天,就要将他们生产的第一台数控铣床送到平江厂,所以许如意也赶过去看看。
1983年7月,夏日炎炎。
平江曲轴厂厂长郭大伟原本是等在了办公楼下,因为太过着急,忍不住直接进入了阳光下,去了大门口瞧了瞧,今天的天气达到了今年的新高,足足有35度,外面的水泥地面都烫脚,大中午的,路上根本没人。
他一头大汗扭头问:“时间没错吗?”
办公室主任何华立刻说:“我确认了两次,他们早上八点从东阳出发,按着平均速度,就是这个点到。不过厂长,这也太热了,”何华瞧着郭大伟衬衫都湿透了,紧紧地贴着后背,“要不您先回去,我在这儿等等!”
郭大伟看他一眼:“我热你不热?别弄这些幺蛾子,既然快到了,就等着好了。”
说着他就看向了外面的马路。
何华揶揄道:“厂长啊厂长,一年前你可不这样。”
一提这个,郭大伟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可不吗?当初机械厅说要给他们配两台国产数控机床,他可是拍了桌子的,谁能想到,如今再来新设备,他却是早早跑到楼下,盼着呢。
这事儿还得从一年半前开始说起。
一年半前,作为国内几l家大型汽车厂的供货厂,他们厂准备进口12台数控机床,这其中包括数控车削、铣床、磨床、卧式车床等,为的就是解决曲轴生产的效率问题。他们厂也是老厂子了,虽然在出口创汇上没有什么成绩,不过因为产品质量好,口碑一直很好,所以说真的——挺有钱的。
当时厂领导的想法都很统一,要买就要买好,争取一步到位。
报告打上去,省厅很是赞同,批复后,他们就着手进行引进工作——还请教了燎原厂机床技术服务厂帮忙设计了方案,核对了合同,所以一切特别顺利。
他们从德国和日本分别进口了数控设备,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可以年生产曲轴20万件,比他们之前的产品翻了翻。
因为合同订的严密,一年前两家工厂准时交货,而且无论是从复检还是运输,简直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只是没想到的是,国外生产线到达的同时,机械厅这边也下了文件,将会配给他们两台东阳机床厂生产的数控铣床和磨床,供他们使用和对比。
当时看到这个文件,郭大伟都愣了。
东阳厂经过了设备改造后,产品是不错,普通的车床他们也会选择东阳厂,但是,什么时候有数控机床了?这种听都没听过的产品,配给他们,谁知道用的住吗?
贪小便宜的可能就是惹大麻烦!说不定还得供个祖宗——虽然是国企,要服从上面调配,可这也是他们花钱,为什么要给自己,你给别的厂去啊?!
所以,郭大伟还去了一趟省厅,找到了陆时章,雄赳赳气昂昂地给他拍了桌子:“我们厂就这些预算,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其他机床,我们不同意!”
结果陆时章抬头推了推眼镜问他:“谁说让你们付钱?是让你们试用。”
郭大伟就愣了,“试用?免费的?”
“没瞧见配字吗?”
郭大伟这才反应过来,配就不是卖,那就是不用钱。他有点不好意思,可是,也不是很愿意:“东阳厂什么时候有数控系统了,是进口的吗?他们东西用的住吗?我的厅长哎,我们厂生产任务重,万一不行,这不是帮倒忙吗?……”
陆时章直接跟他说:“让你试你就试,不行就如实反馈,难不成还能逼着你用吗?”
郭大伟把话在心里转了转,算是明白过来,这事儿挺宽泛的,不是逼着必须用。那他就没必要跟厅里闹得不好看,大不了放那儿吗?他们厂最不缺的,就是地方了。
所以,郭大伟笑眯眯地说:“那我们就试试,要是不行,我们也没办法。”
陆时章点头:“可以。”
那就没问题了,白来的设备,不能用也就是费点工时,扔那里就行了,要是能用,数控机床哎,可是帮大忙了。
郭大伟这才回去,第二天,这两台数控机床就运了过来,为了使用新的设备,他们还专门建了个新厂房,郭大伟大手一挥,就让东阳厂的人将机床安装在了新厂房里,跟古田铁工所生产的铣床和长崎机床公司生产的磨床并排放着。
他想的倒是挺好,这边是日本人安装,那边是夏国人安装。
他虽然对突然安排的两台设备不太爽,可也是夏国人,在他看来,日本人虽然不咋地,但是数控机床水平是不错的,所以放一起,也可以让东阳厂的工人偷偷师。
哪里想到,东西还没到,日本的工人看到他们移开了位置后,就立刻进行了询问:“请问你们这一块是用作什么?”
负责打扫的工人哪里知道他们的忌讳,直接说:“哦,我们还有两台国产的机床放在这里!
”
人家古田铁工所的工人一听,立刻相互说了两句,不过用的都是日文,所以打扫的工人也没在意,就是发现他们明明干的好好的,突然出去了,好久也不回来。
郭大伟接到消息的时候,是翻译传递的负责人的要求:“我们的机床需要独立的空间,不可能跟夏国的机床放在一起。请你们重新设计安排后,我们再进行安装。”
一听这个,平江厂这边都奇了怪了,这12台机床可不止是古田的,日本的还有长崎的,更有德国的,明明别的都没问题,怎么就夏国的不成呢。
郭大伟这人吧,虽然说自己嫌弃东阳厂的设备,可是别人要是对夏国的东西挑二拣四,也是不愿意的。
他直接就过去问为什么,结果那位小胡子就一句话:“
我们的数控机床无论是从噪音还是机身的震动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其他几l家公司的产品我们能够确认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夏国的可以吗?”
郭大伟直接就被噎在那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是真想说一句我们也行,可他怎么说啊,这是事实啊。如果行的话,怎么可能花大价钱进口呢。
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就跟被人扇了一巴掌似的,半天才回过劲儿来,点头说:“我们知道了,我们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排,你们继续工作吧。”
那自然的,这两台设备就不能安装在新厂房里,只能放在旧厂房里。郭大伟心里过不去,都是新设备,人家的就能在干干净净的地方待着,夏国的怎么就必须在满是粉尘油污的老厂房里。他专门让人在边上腾了个地方,还用玻璃搭了一个简易防尘房,算是这两台设备有了位置。
那会儿还有人说他呢:“别用两天就不行了,白费劲。”
郭大伟心里没底,安装的时候,就在这边转悠,心里就一个想法:伙计哎,你争点气。
不过当看着白色的机器从包装里拆了出来,一点点的放在了玻璃房里,郭大伟就觉得,不太一样。这外观,怎么看着不比日本德国的机器差呢。你瞧瞧这机身,圆润光滑,没棱角不说,细节处理得特别细致,手摸上去,简直就是享受。
郭大伟忍不住又跑去新机房,专门四处摸了摸,想要比较一下,然后眼睛就亮了:一个感觉!
而且配置还都一样。
就拿铣床来说,主要是为了对曲轴的轴颈、连杆颈及轴肩部位进行粗加工,对于精度的要求不大。
他们购买的古田产的这台数控铣床,本来是想要他们最先进的16位微处理器那一款,可是古田根本不卖给他们,最终只能配置了8位微处理器,只要将工件放在上料装置上,就可以进行连续铣削,根本不需要人工不停对刀。
而夏国的这台他翻了翻,就愣了一下,主要是看到了上面数控系统的生产商——燎原机床厂。
因为引进设备,燎原技术服务厂实在是太专业了,给他留下了好印象,这会儿瞧着数控居然是他们的,倒是有点放心,更何况,这上面写着居然也是8
位微处理器,也可以在设置程序后,进行连续的铣削,同样不用对刀。
郭大伟那会儿就一个感觉:这伙计……还不错啊。
安装调试结束后,就开始了试运行。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会有国产机床,所以他们操作工都安排好了,而且进口的设备有多精贵大家都知道,最后只能是按着原计划来,技术最好的都在新车间轮班,这边留下的都是水平一般的。
新设备24小时二班倒,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保质期内,最大限度使用机器。
郭大伟不放心,专门给操控国产机床的工人开了会,仔细讲了讲夏国机床的难处,为的就是一个目的:“好好用,有不行的地方就想想办法,多研究研究,人家生产出来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