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以借此囤积铜钱。
例如西夏国一年收入五十万贯,准备二十万贯的交钞作为宋夏交易的外汇储备金,自己囤积三十万贯铜钱。
这乍一看起来,对西夏有好处。
但实际上,对大宋的好处远远胜于西夏。
当两国存着竞争关系的时候,互利共赢是相对的。
当对大宋的好处远远胜于他的敌人的时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对西夏是处于劣势的。
要解释也很简单,大宋使用交钞,可以快速解决西北财政问题,尤其是解决青白盐和战马的问题。
这些都是战略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可以大大缓解大宋目前的难点。
但是西夏在这场金融新秩序中,获得的好处的上限很快会出现。
最开始的时候,西夏的确需要钱来装备本国的军备。
但当李乾顺的财赋积累得更多了之后呢?
西夏的产业很落后,人口很少,当交钞和铜币过多之后呢?
对他们还有好处吗?
一个三百万人不到的效果,想要打货币战争,大宋只需要将陕西拖出来,跟它打,甚至可以丝毫不在意他们囤积多少铜钱。
囤积多少呢?
一千万贯?
这对于赵宁来说,发起一个大案子,抄一批家,或者找几个铜山挖一挖就解决了。
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体量和上限。
而决定体量和上限的不是货币的数量,是生产力、人口和产业结构。
货币只是国家发展的催化剂,仅此而已。
当西夏人沉迷在暴富中的这几年,解决了青白盐之痛和战马之痛的大宋,早已有实力灭掉它了。
六月二十日,八百里急报放到了赵宁的桌上,西夏人答应了使用交钞。
这对于雄心壮志的赵宁来说,还只是他金融新秩序的第一步而已。
是不是新金融就没有问题了呢?
自然不是,任何秩序都存在它的问题,但现在就担心或者因为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停止不前,显然是杞人忧天。
万事都得一步步来。
六月二十日下午,关于熙河路之变的详细情报,也一并放到了赵宁的桌案上。
里面多条消息指明熙河路经略使王倚通敌卖国。
但是,也有多条奏报指出会州知州李彦仙僭越弄权,有谋反嫌疑。
尤其是李彦仙斩杀王倚一事在东京城的官场传开后,简直是炸了锅。
一路经略使,竟然被一个地方知州当众斩杀。
这这……这简直是谋反!
要知道,在大宋朝,经略使这种级别的文官,回京师后,是有资格做宰执的。
但这件事很快两极分化,又有多条奏报对李彦仙大肆赞扬,认为李彦仙立了大功,必须奖赏。
就在大家争吵不休的时候,赵官家的赏赐已经前往西北的路上。
这一次,许多新人冒头,自然是要提拔的。
第六次宋夏之战之后,无论是人员配置、军事整改,还是金融新秩序,都预示着赵宁对西北大战略的开端。
他的目标是灭西夏,拿回河西,夺回河套,彻底解决西北隐患,全力扩充战马储备。
只有先解除了这一点,大宋才能集中力量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