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绯红之月)_第271章 目标,汉江!(三)(2 / 2)_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71章 目标,汉江!(三)(2 / 2)

等秘书拿着文件离开,何锐靠在椅子上,对列宁同志这种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前辈很是佩服。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也能精准的利用此事。何锐自己也是跟着老前辈们学习,这才搞出了‘俄国人道主义灾难’的事情,用来给自己刷声望。

列宁同志更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苏俄表示对东北与日本的战争表示关切,日本就有了借口对苏俄实施恐吓。现在日本陆军忙的很,海军派几艘军舰去耀武扬威一下,可是有着充分的能力。

这样的话,苏俄就成了露头不成反被打脸。所以,苏俄方面谈的是朝鲜人民的反抗。苏俄与朝鲜接壤,虽然不会出兵,却有能力给朝鲜境内的反日力量提供武器装备以及军事训练。日本如果给苏联上脸色,苏俄就要真的干点啥。这就叫礼尚往来。

日本现在被打成这样,本来只是把东北设定为军事对手。苏俄此时提出了‘朝鲜问题’,是在给激烈却比较明确的局面中添加了一个新的变数。这是很出色的选择,这是必然能让日本感受到压力的行动。

这也是踩着何锐搞事的政治手段。就如当时何锐踩着布尔什维克与白俄,搞出来的俄国人道主义危急一样。

当然,何锐也很确定。即便自己不搞出人道主义危急那档子事,列宁同志也会这么干。,如果没有这样的眼光与执行力,就谈不上是优秀的大国政治家。

对于大国政治家,列宁同志在现阶段只会做到这么多。何锐用这个小案例调节了一下心情,再拿起第二集团军近期战报的时候,感觉也好了许多。

“1922年10月15日战报,第00945号密件。10月15日,进攻平壤的战斗开始后,守军一改之前日军的战术,不管是武器配备位置,以及武器配备层次,都与之前的日军部队大不相同。日军的改变不仅在阵地布置与武器布置,他们采用十分严密连贯的防御阵地对抗我军小分队作战。

防御阵地上,兵力密度降低。一旦被我军突入,日军立刻采用炮火阻拦我军后续部队跟进,快速运动后方防线中的部队实施反击。我军因为数量不足,阵地不熟,进攻都遭到了失败……”

“1922年10月16日12点前战报,第00951号密件。10月16日,日军已经放弃平壤外围的防线,退入城区边缘防线。我军进攻时发现,日军已经拆毁了一部分民房,制造出空白地带。并且利用拆毁民房的材料,构筑出一条平整完备的防线。虽然不知道日军是否从日本关东军覆灭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绝不和我军进行巷战,而是采取整齐严密的防线进行正面对抗。但日军指挥官所采取的战术,最大限度遏制了我军渗透战术的优势。逼迫我军与日军实施消耗战,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日军官兵基本军事素养水平

面对如此有针对性的变化,集团军正在分析日军指挥官的战术特点,以确定其军事理解与战斗风格。”

这是集团军司令部的战报,还有第二集团军下的军级单位,师级单位的战报。那些战报中明显能看出同志们已经受到了情绪影响。有些营团级指挥官遭遇挫折后,热血上头,就坚持着部队训练有素的战术,要与日军死磕到底。好在师部迅速下令,暂时剥夺了指挥官的指挥权,把部队给撤了下来。

确定了基本情况,何锐叹息一声,站起身来走到窗口抽起了烟。石原莞尔,永田铁山都是日本军中最顶尖人才。他们的才干绝不会是猪头小队长那种不怕死,敢死战的个人勇武,而是能够冷静看待现实,并且以最快速度进行调整,完成作战目标的能力。这种人可以在局部战场上劣势一百次,依旧能在整体战役中达成战役目的。这种人的坚毅、持久、敏锐、果敢,在众多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中也是首屈一指。

顶多有7年从军经历的东北军军人们遇到这些人,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何锐本人比较乐观,东北军中拥有学习能力的军官们,是能够从战争本身学到知识的。

何锐并没有考虑石原莞尔能否学到东西,因为石原莞尔成为日军第一线指挥官这件事本身已经超出了何锐的想象力之外。何锐一直觉得,石原莞尔这样的家伙很可能是在日军遭受重创后,重整旗鼓开始反击阶段,才会被从军校中拉出来投入现役。在这个阶段,本该是那些日本老将们指挥日军作战。

在平壤的石原莞尔并不知道何锐在考虑什么,此时他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急。当下的朝鲜一片混乱,临时拼凑的部队数量不到3万,装备更是参差不齐。石原莞尔虽然认为东北军绝不会以攻占汉城为目的,但是这是建立在日军能够守住汉城的局面下。

如果在朝鲜的日军整体崩溃,东北军根本不在意直接打到釜山去。

石原莞尔与永田铁山商议的结论,这将是一场从10月9日开始,为期半个月的战役。日军必须在10月25日前,守住在汉江以北的汉城。如果不行,也得守住汉江。

以日军当前的兵力,汉城与汉江只能二选一。出于政治考虑,必须守住汉城。面对十几万东北军精锐,石原莞尔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虽然在昨天的时候,东北军一些部队明显有情绪失控带来的莽撞举动,但那些举动都被很快控制住了。今天,面对石原莞尔的严整阵线,东北军放弃了小分队渗透进攻,也采用了极为正统的火力摧毁模式,与平壤日军进行着硬实力的较量。

此时,石原莞尔兵力不足的劣势就被完全呈现出来。平壤守军面对强壮无比的东北军,对手改变策略采取直拳正攻。虽然挡住了对手的每一拳,然而每一拳都让日军的骨头咯咯作响。

石原莞尔已经没办法对日军前线部队进行更多微调,那完全超出了石原莞尔的能力之外。他只能看着各种数字,期待着时间能够过的更快一点。

阵线上的枪炮声不断传入司令部,时针终于缓慢的到了15时43分。石原莞尔立刻下令,“命令各部队,准备撤入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城外的野战工事,第二道防线是城墙外的居民区,第三道防线则是城墙防线。第四道防线是穿城而过的大同江防线。第五道防线是另外一边的城墙。

石原莞尔希望自己能够在平壤守五天。甚至不用5天,只要能守3天,就拖到了10月20日。剩余的5天时间里面,日军是有可能守住汉城的。

……只要东北军并没有真的以夺取汉城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