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难以计数这个说法,属于‘感觉’而不是具体数量。中国军队在缅甸的总数现在也不过是20万。面对40万各种英国军队发动进攻的部队数量只有15万左右。从兵力上,中国军队是劣势一方。
真正具备优势的是中国采取了步兵班排战术后,能够实施攻击的作战单位数量大概是英国的十几倍。
在报告中,各级作战单位都注意到,英国部队虽然也有‘班’级编制,其实是以排位作战单位。其指挥只僵化,部队调动之迟钝,在民国国防军看来简直是在犯罪。
针对英国的特点,国防军在作战指挥中,前期尤其强调采用三人小队实施进攻。以排为单位的指挥虽然僵化,但是确定了设计方向的时候,倾斜的火力倒是很猛。早期的伤员中,有一半以上并非是在战斗中受伤,而是在准备进入战斗之前被流弹所伤。
经过调整后的战术,虽然没办法以少量兵力消灭各种英军,但是以一个连拖住一个团,竟然非常轻松。其他部队可以集结起来,以优势火力与兵力将被分割包围的英军一支支歼灭。
英军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仗,却也开始感觉到事情不妙起来。因为每天都有几支英军通过无线电呼救,报告说遭到了大量中国军队的猛攻。求救电报越来越急,最后以‘我军无力抵抗,正在焚烧密电码以及军旗等物资,请求投降’作为收尾。虽然不知道那些英军最终是全部战死,还是最终投降。之后就再收不到那些英军部队的消息。
眼见五分之一的英国军队在报告不得不投降的电报后再无消息,英国驻印度司令部不得不下令,‘全军向后方进攻,尽快恢复交通线’。
这是10月4日的事情,也就在这一天。之前的战俘营总管,现在已经回到部队的马云腾中校作为团参谋,正骑在一辆自行车上。这是特别生产的山地自行车,车轮非常宽大,车胎已经不是农村用的二大加重自行车,而是针对作战的二九尺寸,带三级变速位的军用自行车。
此时是一个上坡,所以车辆链条都挂在最大的齿轮上,向前骑行。车前叉两边,后架,以及后架两边都安装了能载物的架子。这上面是行军装备、后勤补给以及武器弹药,一个师的部队正在使用这样的交通工具,向着西方的西里古里走廊进发。
作为团参谋,马云腾也骑着与战友们相同的野战山地自行车,随着部队的自行车洪流,向目的地进发。
沿途之上遇到的当地人除了服装有些不同之外,容貌长相与部队官兵别无二致。本地人虽然对于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十分警惕,纷纷躲开。不过看到同样的面孔,敌意也小了很多。毕竟这些年欺压本地人的是英国人与英国国人的狗腿子印度人。而且最近一年多,一直有关于中国革命成功的消息传来。看着这些军队一路向西进发,那里可是英国人与印度狗腿子起来的方向。当地人也决定暂时不要与这支军队起冲突。
在过去的千年中,这里居住的都是东亚血统的人口,而不是印度传统人种。英国人把缅甸归入英属印度之内,阿萨姆地区才被英国统治。在此之前,英国也与缅甸共存了百年。这不是因为英国人当时缺乏吞并缅甸的野心,而是因为缅甸与印度之间的确存在着山脉险阻。
这些山脉险阻的北部是20公里宽的西里古里走廊,从长远战略来看,只要夺取了这里,就可以封锁住印度地区进入阿萨姆地区的通道。从短期战役来看,夺取了这里,就将从阿萨姆地区进攻中国远征军的英军北方退路彻底切断。而远征军的南方集群则可以一路向南,夺取仰光,将英军包围在下缅甸地区。
团参谋马云腾知道自己所在的师这么一路猛进,的确有可能出现被英军的援军与试图逃走的英军前后夹击的可能。但是当下机会难得,同样存在将英军一举歼灭的可能。如果是后者,国防军坐拥山河地利,直面英国控制的印度地区,战争就进入了全新阶段。为了达成这样的战略局面,的确有冒险的价值。
阿萨姆地区是一片盆地,北边高地是中国的藏南地区,南边是与孟加拉地区中的贾因蒂亚丘陵,这是一片高约900米的丘陵地区,虽然算不上天险,至少也很难通行。倒也不用担心英国军队从南方突然杀出来。
就在此时,前面的通讯兵已经挥动指挥旗,向着滚滚经过他身边的自行车部队喊道:“前方发现敌军,准备作战。”
自行车的洪流停下了,车辆整整齐齐摆在一起,由各作战单位配属的后勤部门接管。作战部队们纷纷取下武器装备,开始集合。各班排指挥官先将自己附近的班排拢到一起,接着命令部队报数。之后,营连作战单位开始招呼属于自己的班排集合。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与其他部队混在一起的人员此时也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向着自己所属的部队进发。没多久,各部队完成了超过96%以上的本部队人员集结。
完成了本部队的集结,师参谋部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此时,空中的飞机也在1000米多米的高空出现,虽然只有三架飞机,也尽其所能的为部队提供空中侦查。
团参谋马云腾很快从师参谋部接到作战命令,在地图上精确的标出了作战方向,作战计划也被马云腾记下了。在团部简单开了会,部队调整好电台频道,又对了手表。命令声起,部队向着敌人的方向快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