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绯红之月)_第750章 美国参战(十)(2 / 2)_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50章 美国参战(十)(2 / 2)

    斯大林之所以觉得布哈林有点飘了,完全是因为布哈林在阐述比较优势的时候不免替他自己吹嘘的一下。在斯大林看来,苏联的成功是斯大林领导的苏共的成功,布哈林只是苏共的成员之一,比较优势的成功是苏共团结工作下的成功,而不是布哈林的成功。

    不过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事情还没有触及斯大林的逆鳞,所以斯大林问道:“布哈林同志,你认为芬兰选择与同盟国合作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布哈林最近刚完成了这方面的研究,既然斯大林问起,布哈林自信的答道:“芬兰在过去20多年中始终在强化芬兰民族的概念,强调芬兰与俄罗斯并非一个民族。这种民族宣传的结果就是人为割裂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通过民族主义叙事来构建认同上的壁垒,是资本主义政权的管用手段。”

    听到这里,斯大林微微皱眉。为了让心情平静下来,斯大林点起了烟斗。因为沙俄时代存在太多民族反抗的案例,苏联对于民族叙事的理解很深刻。以第三次灭国的波兰为例,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两次复国,完全是因为波兰在被瓜分后始终有一批波兰知识分子坚持进行波兰民族的宣传。其核心就是波兰民族与俄罗斯、日耳曼完全不是同一个民族。这种坚定的民族认知使得波兰能够维持下来。

    按照布哈林的说法,芬兰在过去20多年中始终强调芬兰的民族性,进行与俄罗斯的历史切割。芬兰的历史并非是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而是芬兰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史。

    这种观点并没有问题,只是斯大林从中感觉到浓浓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味道。这是中国对于民族的阐述模式。

    斯大林虽然不喜欢学术上的中国味道,但是斯大林也知道布哈林这么说的目的并非是炫耀中国学术理念,而是表示了强硬的态度。

    果然,布哈林接着表示,如果任由芬兰继续他们的民族主义宣传,只会让芬兰完全拒绝其再次成为俄罗斯大家庭成员的可能性。

    话说到这里,的确是杀气腾腾。如此强硬的态度并没有引发苏共政治局委员们的反感,俄罗斯人当然希望完全继承俄罗斯帝国的领土。尤其是只剩下芬兰这一个国家还继续流浪在外的当下。苏联虽然还没有力量完全恢复俄罗斯曾经的势力范围,但是完全拥有收回芬兰的实力。

    因为对自己的军事实力有绝对自信,针对芬兰的讨论并不显得杀气腾腾。苏共委员们普遍认为有必要与芬兰仔细讨论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的必要性。保护芬兰只需要苏联一个国家就够了。

    斯大林总书记并没有立刻表态。现阶段想为芬兰提供保护的可不止苏联,德国已经与芬兰国内除了芬兰共产党之外的各个政党接触。而且斯大林也有一个担心,就是在即将召开的同盟国领袖会晤将讨论芬兰问题。

    斯大林没有猜错,希特勒正在与戈林等人商讨芬兰问题。在会谈中,戈林与鲁道夫·赫斯都反对支持芬兰。支持芬兰就必然与苏联为敌,随着英德媾和,德国遭到的贸易封锁终于被解除。因为西欧战役的原因,南美各国都很乐于和如此强大先进的德国进行贸易。戈林并不想破坏德国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和平。

    鲁道夫·赫斯则是继承了他老师卡尔教授的地缘政治理念,认为德国应该与苏联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个遥远的芬兰而与苏联交恶甚至是开战。

    希特勒听完这两位忠心耿耿的追随者的看法后笑着摇头,“戈林,鲁道夫,英国与美国都十分忌惮德国。想维持德国现在的贸易,就必须让这两个国家相信德国不仅无害,反倒是有利。”

    戈林没能立刻理解希特勒的想法,鲁道夫·赫斯则皱眉思索。考虑片刻,赫斯依旧不能接受希特勒的看法,“元首,我认为没有必要与苏联开战。”

    希特勒看着不畏死亡也要飞去英国促成和谈的赫斯,决定还是要解释一下,“赫斯,如果苏联因为芬兰而与德国开战,我们不仅能够得到英美的支持,更有机会夺取苏联西部的资源。到现在为止,德国的航线依旧被英美威胁。如果想完成干年的帝国,苏联西部的资源对德国来说至关重要。”

    鲁道夫·赫斯完全能理解希特勒的想法,可一想到苏联的强大,他依旧没办法完全认同希特勒的判断。德国的力量足以保护自己,想击败苏联却还是太吃力了。

    反倒是负责经济工作的戈林此时已经想明白了希特勒的思路,这位帝国元帅神色中都是兴奋,“元首,如果是苏联主动对我们发动进攻,我认为德国必胜!”

    见到说服了戈林,希特勒又看向赫斯,“赫斯,你还是不同意么?”

    鲁道夫·赫斯答道:“元首,我想见一见卡尔先生。”

    “不用去见。我已经邀请卡尔先生过来,他就在隔壁。”希特勒说完,对自己的秘书马丁·鲍曼吩咐了两句。

    很快,出去的马丁·鲍曼回到了办公室,身后跟着卡尔教授。

    卡尔教授走到了众人面前,先向希特勒问候,又与众人打了招呼。随即,卡尔教授说道:“元首,我认为德国如果想与苏联开战,必须调整地缘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