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绯红之月)_第759章 谁是黄雀(九)(2 / 2)_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59章 谁是黄雀(九)(2 / 2)

    此时何锐向程若凡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程若凡则继续问道:“除了英国之外,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各国并不想让美国的势力渗透进欧洲大陆。美国的工业产能完全压倒了整个欧洲。从地缘政治角度,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应该不会这么积极的选择与美国合作。但是德国选择了与美国合作,地缘政治的目的在哪里?”

    “若凡觉得德国从地缘政治角度,应该与谁合作?”何锐问。

    程若凡毫不迟疑的答道:“德国最好的合作对象自然是我们中国。不过我们绝不会与纳粹德国合作,那么德国的合作对象也应该是法国。此时与美国合作,怎么看都不该是希特勒的长久之计。”

    何锐看向了徐乘风,“乘风怎么看?”

    徐乘风答道:“我赞同希特勒与美国合作是短期选择的看法,德国现在最大的地缘对手是苏联。难道德国要对苏联开战?”

    听到这里,钟义府忍不住说道:“我认为德国没有主动与苏联开战的打算。希特勒这个人的根本立场只有一个,就是建立所谓的干年帝国。现阶段与苏联开战,并不符合希特勒的战略需求。德国释放这样的善意,目的有可能是恐吓苏联么?”

    程若凡笑道:“恐吓苏联?这个合作现阶段还是秘密。”

    钟义府并不认同,当即反驳道:“那是若凡你不怎么和其他国家的革命者接触。苏联现在获得英国情报的效率,比英国的政府更快更准确。非常多的欧洲进步人士都认为,苏联才是欧洲未来的社会制度。这个消息既然瞒不了我们,也一定瞒不了苏联。”

    程若凡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还是认为希特勒的这个选择缺乏合理解释。德国肯定不知道咱们的研发进度,所以没理由这么急冲冲的与英美合作。”

    讨论到这里,一般来说,都该由何锐做分析了。但不等同志们询问何锐,胡秀山再次开口说道:“如果德国的目的是为了中断美苏合作的可能呢?”

    这下一众军委委员们都皱起了眉头。连徐乘风都觉得胡秀山这颇具冲击性的看法有点太激进。现在所谓的同盟国就差公开表示反共,美国怎么看都不可能真正与苏联合作。

    胡秀山则继续解释道:“美苏同盟,就可以瓜分欧洲。美国只有拿出这样的筹码,才能说服苏联站在美国那边。如果真的出现了美苏同盟,我们真的能够下定决心进攻苏联么?”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沉默了。胡秀山的解释可比他最初提出的观点更有冲击力。中国现在已经是无所畏惧的状态,既然已经与世界主要工业国都处于战争状态,那就继续打下去。

    可中国能走到现在,地缘政治的支柱之一,就是中苏的战略互信。即便美国同盟,中国也未必能够立刻改变与苏联的关系。胡秀山的解释的确戳到了中国的战略命门上。

    胡秀山看大家不反对,再次补充道:“美苏同盟瓜分欧洲,西欧得到了美国的保护,反抗未必很大。中欧与东欧被苏联划为势力范围,我们以什么理由对苏联开战?

    而且从我们的战略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解放了全部的亚洲与非洲的殖民地。同时也与南美国家维持良好的外交关系。难道我们真的不能接受么?我认为我们可以接受。

    苏联也没有非得与我们开战的必要性,一旦获得了东欧与中欧,苏联立刻作为中间人,调解我们与美国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一种可能,苏联得到了中欧与东欧之后,立刻跳反,不再支持美国。那时候我们真的要与苏联开战么?”

    这些设想都是非常务实的内容。中国的目的是打倒世界殖民主义,而不是消灭欧洲各国。一旦美苏合作,两国的实力真的给了中国很大压力。

    徐乘风思考一阵后才问道:“希特勒不希望看到美苏合作,所以要与美国构建更亲密的关系。这个解释也不太合理。”

    程若凡却拍了下桌子,“如果德国的目的是等着苏联主动进攻德国呢?只要苏联主动进攻德国,美国就只能向苏联宣战。大家要理解欧洲人的看法,在欧洲人眼中,苏联也是那个对领土贪得无厌的俄国。更不用说,苏联已经通过与德国的合作再次完成了扩张。这就更坐实了苏联作为侵略者的形象。

    美国民众很容易就会相信这样的宣传。而且对于美国来说,能否真正控制西欧尚且是难以确定的未来。但是苏联夺取中欧与东欧,却是非常容易就确信的未来。”

    几人谈到这里,都看向了何锐。何锐一直听的很开心,至少同志们已经能够比较冷静地分析很多事情,而不再是单纯的靠感觉与情绪。

    至于这个问题本身,何锐也不太确定未来的走向。因为苏联现阶段的实力与历史大不相同,历史上苏联在1941年遭到德国主动进攻,损失了500万军队,以及大量的国土与那些国土上的工农业。

    便是如此,苏联已经积累起来的工业实力,以及英美在技术上以及管理技术上的支持,也让苏联在1942年底,再次拥有了超过德国的军事工业产能。加上苏联在残酷的战争中学习战争,到了1943年,苏联已经拥有了能与德国对抗的陆军技战术。经过1943年的消耗,德国才会在1944年苏联红军打击下出现了崩溃的局面。

    而当下的苏联,不仅没有遭到德国的主动进攻,还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解决了苏联国内因为轻工业品从质量到数量都无法满足苏联人民需求的巨大矛盾。这可让苏联的实力比历史上更强大很多。

    所以何锐很难判断是否会爆发苏芬战争。理论上,现在的苏联完全没有理由发动苏芬战争,但是苏联这个国家的文化是真的不靠谱。何锐也没办法确定斯大林同志会不会在各种压力下对芬兰下手。

    至于美苏合作,何锐同样不太能确定。因为美国完全有可能因为获得了西欧的领导权而得到满足。这种时候,只要苏联真的能够帮助美国体面的退出战争,美国搞不好就真的退出战争。

    毕竟,这次世界人民解放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摧毁美国。以美国的资源,熬过去20年,也有可能再次加入新的世界经济体系。

    不过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在于,斯大林必须比历史上更有智慧,罗斯福也需要比历史上拥有更巨大的权力。如果两人的表现没有比历史上更强,这种可能性很低。

    但这些都是何锐的推演,看这同志们目光灼灼的看过来,何锐就必须对现实的未来做出预言。何锐只能说道:“苏联会不会主动进攻德国,我们真的没办法把握。也许会,也许不会。至少现在苏联从经济角度,没有主动进攻德国的需求。所以一旦出现战争,就意味着苏联的战略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