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白露未晞yz)_第33章 嬴政童年(2 / 2)_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3章 嬴政童年(2 / 2)

    御常在极受宠的公子和落魄质子之间很快有抉择。

    那时候,嬴政还叫赵政。

    赵政的身份是无人问津的秦国质子。

    为什么嬴政会是嬴政?

    无数个人问过这个问题。

    这要从鼻青脸肿的赵政平等地怨恨每一个欺辱过他的赵国人开始说起。

    ——“你不是答应了我们,你怎么不快点去咯?”

    ——“呵呵,原来是胆小鬼啊,”

    “我不是。”赵政瞪着他们。

    ——“秦国也不过如此,毕竟也有你这样的懦夫。”

    “我不是懦夫。”

    大树上垂着颗硕大无比的马蜂窝。

    马蜂嗡嗡绕着树枝。

    一会儿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打断他们,岔开了话。

    这个从燕国来的,穿得斯斯文文的孩子对他笑了笑。

    他的笑容天然带着燕地不化的冬雪。

    可嬴政那时候以为,他会是融冰的春天。

    燕国孩子笃定地跟他说:“你放心,这只是个马蜂窝。你本来就是在除害。而且你一捅,我们就跑进屋子,不会有任何事。”

    七岁的赵政面对这种善意,他带着半信半疑地问:“你不会骗我?”

    燕国质子用力地摇头。他侧身对他们说:“以后赵政就是我的朋友。”

    很快,伴随啪地一声——

    重物突然掉落在地。

    被捅下半边窝的马蜂倾巢而出。铺天盖地的褐色小点,龙卷风般的嗡嗡叫。

    “燕丹。你不进就算了。”

    而那些赵迁找来的孩子,猛然把燕丹一拉,嘭地关上了赵政面前的竹门。

    “开门!”

    马蜂蛰在身上,火烧,转而开始是剧烈的痛感。

    听到门外一声凄厉。

    竹门里面的赵迁乐呵呵地开始笑,笑声尖锐刺耳,如同针扎。

    “边陲夷狄来的杂种。哈哈哈哈,这有什么可谓?不必管他。”

    第一声喊叫之后,门外就再没有声音。

    赵迁觉得很疑惑,他想打开门,又害怕门外的马蜂。

    他理所应当地在想,赵政是不是已经被马蜂蛰死了?

    他又叫嚣了几句难听的话。

    “可能你那个当舞姬的母亲估计都认不出你了。”

    赵政伏在黄泥中,死咬住下唇,攥紧了拳头,背上已有几处灼烧。

    他很聪明,他知道出声会吸引马蜂的注意。

    直到他听到这一句,他不允许任何人欺辱他的母亲!

    赵政怎么会以为黑暗的邯郸会有春天?

    他嘲笑自己的无知,痛恨现在这样的懦弱。

    他绝不要任人欺负。

    哈哈大笑的嘲弄,燕丹的欺骗,已扎进骨髓里的恨意在他的心中生根并深入土壤的底部。

    没有春天。

    但一缕明媚如春的阳光恰好照在了他的身上。

    一双绣了杏花的鞋,突兀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在他刚要开口用言语反击的一瞬间,只见女孩支着裹满了泥的宽大的衣袍。

    她顶着一头黄土来了。

    “阿璃,主人说了不要让你管闲事!”她身边的丫头压低声音喊。

    “要我眼睁睁看着他们欺负人吗?”

    “赵政。还能起来吗?我们快跑。”

    刚被骗了一次,他不愿意伸手。

    郑璃单手一拽,“喂,愣着干什么。我比你还小一岁,总不能让我背你吧?”

    她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把他拖了起来,拉着他往后山避。

    他们仰面所见漫天烟霞,晚风习习,压枝的白梨花树随风纷纷。

    只不过那是邯郸南飞的大雁,而非梁燕。

    “之前为何要帮我?”

    郑璃的脸颊沾上些许泥点子。

    亦如十多年后,许栀第一次到秦时的情景一样。

    她在一溪月光中冲他笑着回答,她直言道:“吕伯伯说你若能顺利归秦,那么我也能回到故地。”

    “我回不去。”

    “哈哈,那也没关系。”郑璃抬手楷去脸上的泥。

    “这对你没有半点好处。”

    “我乐意。”

    清冷的月光自上倾泻而下,比那挂于壁上的夜明珠还要明亮。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很久之后许栀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她越发笃定郑璃和赵姬是她要改变结局中关键的一环。

    翻过权位之河与利益之海,人间至情如一艘小舟飘荡在慢慢无际的水面,舟上行者抵达彼岸,展眼归真,盛开如花。

      ()这里回答一个问题:

        1.最后许栀会回现代吗?

        (答:会。主角团全员有现代戏份。)

        请大家多多包涵

        秦昭襄王嬴稷的次子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是嬴政的祖父,所以嬴稷是嬴政的曾祖父。宣太后是嬴稷的母亲。

        画外音:谁懂,脑子里想到嬴政的曾祖父是芈月传里的朱一龙饰演的秦昭襄王嬴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