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楼(姚颖怡)_346.第345章 告全民书(1 / 2)_惊鸿楼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346.第345章 告全民书(1 / 2)

惊鸿楼 姚颖怡 3630 字 14天前

事到如今,何苒已经可以确定何想与何盼这两个女孩子各自的身份了。

    一个是柳山河的亲生女儿,她的生母很可能是惠山郡主,另一个是柳家族中那个险些被亲人溺毙的可怜孩子。

    她们两人容貌相像,是因为她们本就是堂姐妹!

    离开顺德,何苒又去了开封、济南、太原、真定、丰台,最后回到京城。

    这一圈走下来,已是早春二月。

    得知何苒回来,劳光怀来见她,老人笑眯眯地说道:“大当家,老朽不负使命,粮草和军饷已经准备好了。”

    何苒起身,深施一礼:“外祖父,请受孙女一礼!”

    何苒心里清楚,劳光怀和上官夫人,可能早就知道,她并非他们真正的外孙女,可是他们却仍然对她掏心掏肺,把所有对女儿和外孙女的疼爱全都给了她。

    她离京两个多月,老磨房胡同里存了十几封信,其中有两封是周沧岳的,有一封武骥的,还有如意的,竟然还有一封信是侬六娘写给她的。

    不过,最令何苒诧异的,是其中有一封信来自何淑惠。

    遥远的记忆被重新开启,何苒想起当年迁都的时候,丁氏和何淑惠曾经在惊鸿楼里住过一阵子。

    当年她告诉陆畅,让这对母女在惊鸿楼暂避,等到京城恢复平静就让她们自行离开。

    何苒再回京城已是几年之后,早就把这对母女抛到九霄云外了。

    何淑惠在信里说,她们母女离开京城后,先是辗转回到真定的外家,后来晋王战败之后,道路畅通,她们便去投奔了姨母,丁氏还开了一家绣坊,生意不错,有姨母一家照顾,生活无忧。

    何淑惠再三感谢当年何苒对她们的出手相助,她没有再称呼何苒为堂姐,而是直呼大当家。

    这年头没有邮戳,何淑惠没有写明现在的住址,从信上便看不出这封信是从哪里寄来的。

    看来,何淑惠写这封信的目的,只是为了道谢,给当年的那件事划上句号。

    何苒挺高兴,这样挺好,这对母女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一般都会过得不错。

    侬六娘的信,一看就是找人代写的,字迹工整,侬六娘告诉何苒,她和王豪之间的牵连解除了。

    所谓牵连,也就是二人体内那同生共死的蛊毒。

    因为有蛊毒的存在,所以王豪不敢杀死侬六娘,而侬六娘即使恨不能把王豪碎尸万段,也不能付诸行动。

    现在好了,两人身上的蛊毒没有了,这对前任夫妻真正的厮杀正式开始了。

    春节前,武东明派人送来了年礼,当然,何苒也回礼了,不过来送礼的不是武骥,而是武东明的另一个儿子武驹。

    说起来,何苒还是武驹的救命恩人。

    当年武驹被俘,还是何苒带人救出来的。

    这封信,则是武骥写来的。

    信的内容非常空洞,就是常规的新年问候。

    何苒看完信,有些奇怪,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

    她对小梨说道:“去惊鸿楼查一下最近西北的消息。”

    不过,没等小梨从惊鸿楼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便送了过来。

    武骥与武东明父子反目,武骥带领十万人马离家出走,去了咸阳!

    何苒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武东明的大本营在榆林。

    咸阳有兵马,可也不过几千人,这也是双方之间的默契,毕竟咸阳距离豫地已经不远了。

    现在把十万兵马驻扎在咸阳,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小梨从惊鸿楼回来,把这些日子西北的情报整理了一份,送到何苒面前。

    武东明的次子武驹以前年少冲动,这几年性子渐渐收敛,目渐成熟,武东明对他越来越满意,将三州二十四县交给他管理。

    武驹接手之后,便将这三州二十四县的官员全部更换,这当中有一大半是武骥的人。

    武骥为此很不满意,告到了武东明面前,没想到武东明却偏袒了武驹,父子三人闹得很不愉快。

    年前要往京城送礼,每年都是武骥过来,可是今年武东明却派了武骥去西安,而让武驹来了京城。

    这在武骥看来,武东明的这一举动,就是为了让武驹走到何苒面前。

    武骥很生气,武驹还没从京城回来,武骥未经武东明同意,便带了十万人马前往咸阳,武东明闻讯,亲自率兵追赶,可惜武东明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只追了不到百里,便旧病复发返回榆林。

    何苒看着这些情报,眉头渐渐蹙起,她对小梨说道:“传令下去,好好查一下武骥和武驹身边的人。”

    处理完这些事,何苒才有空拆开周沧岳的那两封信。

    第一封信,周沧岳是来向她表功的,他打下了永信城,活捉了永信知州马行舟。

    看完第一封信,何苒的眉头蹙得更紧,据她所知,永信城之所以不好打,是因为永信城现在的话事人并非马行舟这个知州,而是一位苗王。

    而这位苗王有一个很厉害的汉人军师。

    何苒还记得,周沧岳曾经夸下海口,三天内拿下永信城,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何苒都没有收到周沧岳的信。

    但是虎威军里有何苒派去的人,他们每三个月都会有信送过来。

    即使周沧岳不说,何苒也知道永信城易守难攻,而那些苗人擅长用毒,武器都是淬毒的,虎威军先是折损了很多人,后来士兵们有了心理阴影,根本不敢与苗人硬碰硬,生怕中毒。

    小小的永信城,是虎威军继襄阳之后,遇到的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现在周沧岳说他活捉了马行舟,却对苗王和那位军师只字不提,何苒不用问也知道,苗王和军师肯定逃走了。

    她又打开第二封信,好吧,这封信里压根没说打仗的事,周沧岳先是感谢她送的年礼,再就是问她有没有收到他送来的竹筒和竹杯。

    何苒这才想起那些开裂发霉的竹筒和竹杯。

    她忙问小梨:“那几个竹杯子放在哪里了?”

    小梨:“我去找找。”

    因为发霉了,所以她放在院子里,想着有太阳的时候晒一晒。

    然后,她们就出京了.

    小梨找了一圈儿,也没有找到那几个竹杯子。

    寿眉问她找什么,小梨说了,寿眉:“啊?那几个破杯子还有用啊,我给扔了!”

    小梨只好实话实说,何苒.

    何苒觉得对不起周沧岳刻的惊鸿楼,还有那个梳着双螺髻的小姑娘。

    晚上,她很认真地给周沧岳写了回信,并且询问了苗王和军师的情况,提醒周沧岳,这两个人千万不能放过。

    除此以外,她还送给周沧岳一麻袋干果,核桃、栗子、红枣、松子,都是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