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顺心的根源,其实不在队员们,而在于他们身后的教练。
“怎么这几天一到训练就愁眉苦脸的?”
一次阶段性接力训练过后,看到文浩闷闷不乐地独自蹲在场边休息,黎庆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前来关切了。
“没什么,就是这几天磨合了之后发现,现在接力队内部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文浩如实道出了心中的想法,这种事情他不好跟队友们及他们的教练说,不过在黎庆面前也没必要憋在心里。
一听这话,黎庆乐了:“哟,你还能给国家队找问题呢,不妨跟我说说看?”
黎庆是乐了,但文浩可乐不起来。
“您这几天光顾着给翔哥找问题了,接力队的事您是一点儿都不沾,怎么还好意思在这乐呢?”
黎庆摇了摇头:“我是科研型的教练,平日里除了要管你们师兄弟仨人的训练,还有抽时间做力学分析,要准备论文,哪有空管接力队的事嘛?”
“再说了,我也没有执教接力队的经验啊,你让我去管,把伱们的成绩给带得变差了怎么办?”
文浩默然了。
黎庆不参与接力队的具体训练,的确有他的道理,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眼下,文浩也确实感受到了接力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前世中国接力队所面临过的。
不论是国家队也好、国家青年队也罢,接力队的情况基本都是相同的:
6名队员分属6名教练主管,队伍管理起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协调队员的状态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这样的制度,也大大制约了中国接力队的进步空间。
拿近几年的世界大赛举例:
2001年埃德蒙顿世锦赛,霓虹队38秒96获得第四名,中国队未取得参赛资格。
2003年巴黎世锦赛,霓虹队39秒05获得第六名,中国队预赛39秒28排在第18名。
2004年雅典奥运会,霓虹队38秒49获得第四名,中国队未能取得参赛资格。
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霓虹队38秒77排在第八名,中国队未能取得参赛资格。
霓虹接力队已经是世界大赛决赛的常客了,但中国接力队却经常性的连参赛资格都拿不到。
这是因为中国短跑运动员的个人实力弱于霓虹吗?
如果把原因完全归结在运动员的个人实力上,那泰国队就有话要说了。
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男子4X100米接力项目的冠军,既不是选手个人实力强劲的霓虹队,也不是整体实力仅次于霓虹的中国队。
而是在100米、200米项目上都没有拿到奖牌,队员的100米平均水平在10秒35开外的泰国队!
依靠精湛的交接棒技术和团队默契度,泰国接力队硬生生打败了拥有着程海建、阳耀祖这两个亚洲顶级短跑选手的中国队,以及拥有末续慎吾、朝原宣治这两个亚洲顶级名将组成的霓虹队。
4×100米接力是一个既注重配合的团队项目,选手的个人实力决定着成绩的上限,而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则决定着成绩的下限。
眼下中国接力队存在的问题,不是选手们的个人实力不足。
这一点,光看中日两国的全锦赛成绩,就能够得出结论了。
有了文浩的的存在,不论是青年队还是国家队,中国接力队的整体实力绝对不会弱于霓虹接力队。
但文浩却感觉,继续照当前的制度走下去,年末的多哈亚运会上他自己虽然能做到无惧末续慎吾,但中国接力队,大概率还是要输给霓虹接力队。
正如国家田径队需要有冯述勇这样的总教练、总负责人一样,接力队这种团队项目,也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负责人。
在前世,中国接力队存在的这个问题,直到2012年才得以解决:
2012年,广东田径队短跑主教练元国强,被正式任命为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主教练,在助教黎庆的配合下,精心培育整支队伍。
相比黎庆,元国强的理论知识能力偏弱,但执教经验丰富、资历深厚,且能跳出地域局限,为国家队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
元国强上任后,贯彻了田径管理中心制定的“接力带动单项”策略,帮助中国接力队逐渐走出了以往的框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在想清楚接力队存在的问题后,文浩又和黎庆进行了交流探讨。
黎庆给出的回答是:“你说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但接力队的制度和框架,不是你说变就能变的”
文浩却不信邪,他既然重生了,又选择在短跑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那这种与他息息相关的事情,就不能不管。
“能不能改变,那也要试过了才能知道,我现在就去找冯指导,把问题给说出来!”
望着文浩快步离去的呻吟,黎庆摇头叹了叹气。
傻小子,体制内的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