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荼菱)_253.第253章 象棋(2 / 2)_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253.第253章 象棋(2 / 2)

    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

    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

    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三、起源于舜的时期。

    传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为人懒惰,好玩耍。

    现代学者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一书中说:“象因桀骜不驯,舜把他禁居起来,又恐他寂寞,所以为他制作棋局,使他有所娱乐。因其名象,故称象棋。”

    四、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

    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五、起源于春秋时期。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产生的。

    象棋各子的名称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

    不过,象棋也可能是因为棋子是由象牙制成而得名。

    六、起源于战国之时。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

    (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

    七、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

    象棋的棋盘的中间写着“楚河汉界”,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也传说是韩信发明的。清梁同书《渊深海阔象棋谱序》:“又闻象棋始于韩信,朱子云博局红也。”

    现代周家森《象棋源流考》:“韩信伐赵时,作象棋和叶子戏以如士卒,因年终士卒思乡,一得博具,则相聚共戏,钱财输尽,乐而忘归。”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

    双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

    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

    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

    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

    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