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荼菱)_263.第263章 茶艺(2 / 2)_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263.第263章 茶艺(2 / 2)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明代起开始流行泡茶。

    有Z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Z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

    2015年,“潮州工夫茶艺”标准化的技术规程出台,共有21道工序。

    关于茶

    茶是Z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Z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种饮茶习惯在Z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

    在唐朝中叶,一位早年出家后来又还俗的和尚——陆羽,总结前人与当时的经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Z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

    而在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更首次将Z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

    在Z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CHA,在南方发音为TEE;因此由Z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CHAI,日本是CHA;而由Z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的发音是TE,德国的是TEE,而英国则是TEA。

    茶艺

    刚经过阳光曝晒的茶叶是摘取茶树嫩叶制造而成的,因为制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

    制法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的结果,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

    不发酵茶称为绿茶,泡出来的茶汤是碧绿或绿中带黄色,具有新鲜蔬菜的香气,例如龙井、碧螺春等;全发酵茶称为红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朱红色的,具有麦芽糖的香气;而半发酵的茶,也就是乌龙茶。

    乌龙茶是Z国的特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地是Z国台湾省。

    乌龙茶又可分为轻发酵、中发酵及重发酵叁类,轻发酵如包种茶(清茶),以高香、清雅,汤色金黄为其特色;中发酵如铁观音、水仙、冻顶等,汤色为褐色,饮来老成持重,较偏重“喉韵”;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汤色呈橘红色,具熟果香。

    要想泡好一壶工夫茶,须注意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100℃冲泡为宜;但绿茶类及轻发酵茶类则不宜过高,通常不宜超过90℃;“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叁均有可能。

    泡后约一分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关于喝茶

    喝茶,在Z国已是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爱饮茶的人,一定喜好把玩茶壶,现今一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工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

    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最有名,凡出于名家的作品,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Z国的陶艺家们,不仅制作精美的紫砂陶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