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荼菱)_269.第269章 竹筒通信(2 / 2)_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269.第269章 竹筒通信(2 / 2)

    难道后世人生活很好吗?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自己家的事情自己议论议论就行了。

    汉武帝:哈哈哈哈哈哈,那肯定的,朕与仲卿向来是关系极好的!

    汉朝

    刘彻和嬴政的关注点不一样,他看到的是那句‘黄袍加身,每天大鱼大肉’。

    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幸亏宋祖看不到那个胆大包天的后世,要不然他肯定把他给砍了!

    小优:果然,刘卫霍是真的!

    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

    难道后世出了一个昏君?

    政哥是不会知道八百里加急对后世来说究竟是多么常见的事情。

    史万岁在万般无奈之际,因看到竹林风舞而悟出的竹筒传书的办法,不但使自己的部队与上级取得了联系,传送出了战报,赢得了战事的最后胜利,还于不经意间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水上通邮的榜样。

    秦始皇:确实,你们闲的让朕怀疑你们究竟是不是皇帝

    小优:哎呀,就是说和你们一样勤勉的帝王也就只有雍正了,其他的帝王让他们摆摆怎么啦?又没有影响朝政!

    汉武帝:非常赞同!

    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汉武帝:所以说黄袍加身究竟是什么?

    明宣宗:就是宋祖出去打仗,底下的将士把龙袍披到他的身上,奉他为主。

    汉高祖:还能这么玩儿?离谱!

    长孙无忌:这倒是让我想起来了当年王老将军出去打仗还会半路找始皇陛下要奖励,这就是老将军的智慧啊!

    明宣宗:确实,不过话说回来,长平侯就不会有这样的为难,因为武帝对卫霍的看重,是众所周知的

    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

    还每个人都黄袍加身?

    就离谱!

    明朝

    朱元璋看着那句黄袍加身,也是不高兴的。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

    宋朝

    赵匡胤看着评论区,脑瓜子嗡嗡的。

    难道这些人和宋祖有相同的经历?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

    唐代大诗人李白、贯休和文学家元稹在与朋友的通信之中,就多次使用了这种竹筒传书的方式,充满了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令人叫绝的是,贯休还留下了“尺书裁罢寄邮筒”的诗句,使“邮筒”这个名词出现于我们的视野里。

    当然,这个“邮筒”并不是我们现在到邮局寄信时将信件所投入的那个邮筒,而只是古人使用的一件简单的水上传书工具罢了。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