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风霜半纸)_第381章 原来文官早就知道石桥根本不可能修(1 / 2)_人在大明,邪气冲天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81章 原来文官早就知道石桥根本不可能修(1 / 2)

索菲亚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就是文官们所搞的一个阳谋。

    她虽然知道,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如果这一次京师大学没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话,这些文官一定会大肆在外面宣扬。

    看吧,花了这么多钱打造的京师大学,号称集合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

    可是呢,居然连一座桥都建设不起来。

    就算在之前朝廷没有花这么多钱去打造这所学校。

    没有花这么多冤枉钱去召集这么多学生,也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建桥的任务。

    甚至还可以非常省钱。

    索菲亚之所以觉得这是个阳谋,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可以拒绝的任务。

    索菲亚在接到这個消息的时候,也让人去查了一下,这座大桥要修建还真就不是这些文官信口开河来的。

    因为十几年前两边的百姓就已经反应过。

    由于永定河太宽,又时常泛滥。

    上面架设的木桥很容易就被冲垮。

    因此当地百姓,屡屡上报给当地的巡检司,希望朝廷能够建一座真正的石桥,供两边百姓过往。

    当地巡检司也跟宛平县反映过。

    希望能够建造一座真正的石桥。

    可这件事情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一拖再拖,拖到现在。

    朝廷这边现在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新皇刚刚登基,建造一座石桥一方面方便了两地百姓来往。

    另一方面,也是新皇帝登基之后对百姓们施以恩典。

    所以这种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

    连皇帝自己,或者说陈寒都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得要去做一做。

    所以陈寒借皇帝的口吻,告诉了索菲亚。

    索菲亚也觉得很有道理。

    甚至她亲自带着人去那边探查过。

    发现那里,的确非常需要一座石桥。

    因为那个地方,居然是永定河经常改造的一个枢纽口。

    所谓的枢纽口,就是这个地方倒霉。

    每一次改道,这个地方都要承受一遍洪水的冲击。

    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重要。

    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个弯口水潭。

    一旦前方改造,这个地方就积水,本来这个地方积蓄的水就多。

    再有那么多水过来,就容易冲毁河面上的木桥。

    因为这个事情,两岸的百姓怨声载道。

    首先木桥修建,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没个几年朝廷就因为自己用水的需要,而让永定河改道,导致冲毁。

    当地老百姓都不愿意再去修建木桥。

    另一方面,因为经常改道,导致走在桥上面的老百姓,被冲掉的不少。

    家家户户都对此有怨念。

    如果不尽快地修建一座石桥给他们的话,可能当地的百姓就得纷纷搬走。

    所以为了这些事情考量,这座石桥也必须要修建。

    然而这座石桥要修建,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如今只短短的半年时间就要修建完成,还真是一个考验。

    索菲亚看着那二十多米宽的河道,半年时间要修建一座石桥,并且还要体现出京师大学的工匠精神,体现出京师大学这些学生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就单独拿出来当做一个课题研究都可以上很多节课了。

    拿到了这个任务之后的当天,索菲亚这边就召集了在京师大学的不少老工匠开会。

    如今京师大学招聘的这些教师,有九成都是来自民间工匠。

    这些人一般都是在当地,又有学识又有威望,同时又有经验的老工匠。

    这些人本来就非常难得,所以把他们给凑齐起来就更加难得。

    这些人过来后,马上就开始编撰教材。

    对于教学教材的编制也早就完成。

    大家一方面是按照木匠、泥瓦匠、金匠等等的基础教学开始教导。

    工匠们的确是带着自己的技术来京师大学的,但他们之所以在这里可以学到更好的。

    是因为之前他们所学习的那些不成体系不成理论。

    很多问题他们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甚至就算是他们知道,那也得花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转过这个弯来。

    而现在之所以要到学校里来学,就是要把他们这种成套的理论,全部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教给他们。

    同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匠,能够就各地情况的不同。

    将自己所学所知,甚至风土人情都汇集到一个学堂里面。

    大家这才会知道。

    原来每个地方的木头材质疏密程度不一样。

    每个地方的砂石结构不一样。

    每个地方的人体重不一样。

    每个地方的口味欣赏水平不一。

    在这种大熔炉一样的学堂里边,大家能够互相交流,能够阐述这些,才是真正的这所大学所体现的价值。

    而现在当有这么个任务出来之后,就可以看得出来南方的学子们比较的兴趣缺缺。

    他们觉得在半年之内,凭借着京师大学这所学校,就要将如此宏伟的一座石桥给做成,是很难完成的任务。

    但是北方的学子则不一样。

    或许北方的学子经常遭受洪水以及黄河泛滥之类的冲击,所以他们对当地的老百姓更有感同身受。

    于是他们纷纷献计献策。

    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都要先行动起来,而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这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湍急的河水上面架设桥墩。

    来自四川的学子,很快就想到都江堰的分流法。

    在宽阔的河水当中,先挖出一条支流,引走河水。

    然后再修建小型的水坝,使其中一方没有水流或者尽量减少,最后修建桥墩。

    桥墩完成之后,下一个支流继续如此实行。

    就能够保证又快又好地架设好桥墩。

    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验证。

    验证的方法当然就是在实验室当中按照十比一还原当地河流的情况。

    接着模拟起当地的水流和河沙情况,建设分流的支流情况。

    然后在试验场当中,开始搞出河流之上如何架设桥墩,如何建造桥梁的实验。

    这种方法很新颖。

    这是索菲亚从自己所在的学校学到的模型法以及实验法,拿到这里来,作为新的教学方法。

    在推演上,大家提出了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