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引起老百姓们的共鸣,和你们一起来讨伐国公爷。
只是可惜你们的阴暗心理没有得到满足。”
杨姓书生没有想到韩姓书生身为自己的朋友,居然这样说自己。
虽然说这些说的都是对的,自己的确是这样想的。
可是杨姓书生心里想:我再怎么样去争取也是希望能够提高咱们这些读书人的地位,你身为读书人却要这样来贬低我,是何意?
韩姓书生一下就知道杨姓书生心里在想什么,当即就说道,“我也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就是觉得我也是读书人,为什么对你想提高读书人地位这件事情这么的反感。
你甚至觉得,我这种人就是读书人当中的败类叛徒。”
韩姓书生虽然这样说,但是其他人似乎并没有去这样想。
因为其他人甚至都觉得韩姓书生说的是对的。
这个杨姓书生永远只想着读书人的那点事,可是多少读书人心中阴暗的很,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为百姓着想,反而是想要满足自己那点小九九。
所以说自己等人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人,也不是圣人一样,一味的严格要求自己,而对老百姓们心心念念。
他们做不到。
但是扪心自问,既然人家陈寒做到了,咱们是不是不能去抨击别人,即便你不在背后表扬,是不是也可以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
甚至在明面上你可以夸一夸,因为这不损害你的人格,也不会让人觉得你是溜须拍马。
因为人家陈寒的确值得这样的夸奖,这是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受益者应该做的事情。
其他人顺着韩姓书生的说法说道,“我也赞同韩兄所说,虽然陈寒的改革的确让咱们这些读书人最难受。
你们也知道我家道中落,原本是要靠着我这个秀才的功名,从地主老爷们身上拿到一点钱财补贴家用。
但因为国公爷的改革,没有了这样的便利。
但是因祸得福,因为我家刚好在交通要冲之地,故而可以做些买卖。
之前我们乃是读书人家,对这做买卖嗤之以鼻,同时我们的户籍也不允许我们做买卖。
所以即便看着路上如过江之鲫一般的行人,我们也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取一枚铜钱。
可自从国公爷的改革之后,我们家里的人也改变了想法,不再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可鄙之事。
甚至觉得之前想法过于迂腐,只要能把日子过好,只要不偷不抢,光明正大以诚信做买卖,那便能收获别人的赞同。
而我家里也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在做买卖的时候童叟无欺,真诚对待每一个上门来的客官,以此收获了诸多的钱财,从此家中不再拮据。
我也觉得当初自己过于迂腐,觉得圣贤道理教导之下的我们怎能沉浸于铜臭之中。
可现在我却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正如韩兄所说,一切都因为国公爷的改革,让我们这些人想法得到了改善。
甚至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在得到了这么多好处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切都源于国公爷,而我们却对他提出那么多的要求。”
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不少读书人也慢慢的围了过来,因为他们的包厢并没有关门,外边的读书人听到他们的议论之后也都走了进来。
听到他们的言论之后也纷纷表示赞同,没有其他的就因为现在,即便没有了明面上的那些好处,但其实暗地里边因为改革变法所带来的便利,也让不少的读书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利益。
这些东西他们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并没有去排斥陈寒的改革变法,反倒是很赞同。
只不过有些一个头脑打结的人,非常的可恶。
明明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可是呢,越是反对的就有他们这些人。
没有其他的想法,其实就是像韩姓书生说的那样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像李江那样的人。
之前他们在街上就已经听说了,李江居然直接对人家郭妃雪说,唯有嫁给他才能得到幸福这种话。
能说出这种话来的人,简直就是脑袋里边有缝。
也不看一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不是在这里贬低一个读书人的价值,而是要告诉那个李江,你算哪根葱?
居然敢在人家郭妃雪面前说,他要比国公爷伟大的多。
走进来的一个读书人听到韩姓书生的话之后,立刻欢呼起来:“说得好,这位兄台说的太好了,我们一早就有这种想法。
虽说说咱们都是读书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个你们说那个李江那样,不知道感恩,还以为自己受到了多大委屈一样。”
另外一个读书人立刻就补了一句,“谁说不是呢?明明自己已经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即便没有了地主挂靠土地,可是只要做点小买卖,也能养家糊口。
可有些人还真就像是永远不可能脱掉自己这身衣服一样,拉不下这个脸去做小买卖。
其实现在在宁波城这个地方,做点小买卖又算得了什么?
老百姓们不会因为你做了点小买卖,就觉得你这个人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反而会赞同我们这样的人识时务。
就连很多老学究,在听完了国公爷的改革之后,也认为不应该这般古板。”
众人都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思想有觉悟之人,而不是一味的抓着所谓的读书人的这个身份古板,并且还不知悔改。
杨姓书生被韩姓书生以及那些读书人这样的怼了一下之后,气的不行。
他原本是很相信李江说的那套,因为李江说出了他心中所想啊。
大家看到这么多人都赞同韩姓书生的想法之后,他更是气的,哼了一声,接着摔了一下门就走了。
甚至走到门口之后,还回过头来看了眼在场的这些读书人,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