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大鹏两日同风起)_第54章 李世民的清算开始了!(2 / 2)_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4章 李世民的清算开始了!(2 / 2)

    “李隆基信以为真,之后,扶风太守房琯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你比李林甫还该死!”李世民恨的牙痒痒。

    杨国忠比李林甫还过分,李林甫至少治理国家方面,还是有点功绩的,这个杨国忠是一点拿出手的功绩都没有。

    杨国忠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天宝十三载六月,不死心的杨国忠对南诏出兵,由于南诏方采取诱敌深入对策,将唐军引至南诏都城大和城后闭壁不战,加之唐军长途跋涉,粮草不支,遭受瘴疫之苦,水土不服,结果唐军全军覆没。”

    “杨国忠再次遮掩败绩,仍伪造捷报上书朝廷。”

    听到这些李隆基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一下杨国忠。

    这种军国大事,已经触及李隆基底线了。

    “太宗皇帝陛下,臣冤枉.臣不敢,臣对大唐忠心耿耿.”

    “闭嘴!”李世民呵斥一声,“你这个祸害,该千刀万剐!”

    萧然继续说道“最终,两次天宝战争皆以南诏的胜利而结束,南诏不仅背叛大唐,投靠吐蕃,还降服了周边的寻传蛮和骠国,并趁机北进,占据剑南道的嶲州和黎州。”

    听到这个李世民真的被气坏了。

    “薛徽!打!给朕打!”李世民指着杨国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狗东西!”

    薛徽没有犹豫,走过去对着杨国忠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杨国忠哪里是薛徽的对手,被打的惨叫连连,不停求饶。

    没有李世民的允许,薛徽也不敢停。

    薛徽也看杨国忠不顺眼,打起来是一点都不留余力。

    是真下狠手!

    “李隆基!这就是你重用的人!你真该死!”李世民指着李隆基,很是恼火。

    要不是考虑到李隆基之前是天子,李世民恨不得让薛徽也给李隆基一顿暴打。

    李隆基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他也没想到杨国忠如此离谱。

    “再打就真死了!”萧然提醒一句。

    “行了!”李世民这才开口。

    薛徽举起的拳头没有落下,站到一边。

    “之后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合,各种诬陷安禄山要造反的事情也就来了。”

    “杨国忠任宰相后,官吏贪渎,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行夺取天下之实的叛乱。”

    后面的安史之乱,之前说过了。

    “除了往上爬的本事,就省下下阿谀奉承,没用的废物!”

    “杨国忠,凌迟处死,诛九族!”

    “太宗皇帝陛下饶命!”

    杨玉环也惊恐的看向李世民,如果是诛九族,杨玉环杨玉瑶姐妹都跑不了。

    全部被处死。

    如果李隆基不是皇室,李氏一脉都要被波及。

    薛徽看了看杨贵妃,不敢问。

    薛徽不敢,萧然倒是没有什么顾忌的。

    杨玉环认安禄山为干儿子,还给安禄山通风报信,也好不到哪里去。

    被牵连不冤枉。

    “杨贵妃呢?”

    “处死!”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

    杨玉环下意识看向李隆基,李隆基连开口求饶勇气都没有。

    金乌卫把杨玉环和杨国忠直接带出去,还得去抄家。

    除了在路上的安禄山,几个罪魁祸首都被处理了。

    “薛徽!”

    “太宗皇帝陛下,臣在!”

    “安禄山回来,直接抓起来,安禄山史思明凌迟处死,诛九族!”

    本质上来说安史之乱是大唐内部矛盾导致的结果,但是安禄山史思明是导火索,这两个人李世民肯定不会饶了。

    “臣领旨!”

    “萧然,等一下给出一个名单,朝堂之上的李林甫和杨国忠党羽全部诛杀!”

    “一个不留!”李世民要血洗朝堂,把杨国忠和李林甫的人全部处死。

    这把李亨和高力士都吓一跳,杀的太狠了。

    现在李林甫党政,朝堂上李林甫的人太多了。

    这些都要杀,那官僚体系都要瘫痪。

    “李亨!”

    “臣在!”

    “朝堂上的空缺,安排寒门子弟补上!有人不服的,让他来找朕!”李世民表现的很强硬。

    这一次可以削弱朝堂上世家门阀的势力。

    “臣,领旨!”

    哪怕是世家门阀闹事,李世民有的是办法镇压。

    其他人都处理了,李世民这才发现高力士还在跪着。

    李世民对高力士没有什么好感。

    上下五千年李世民看了,里面提到过,大唐的宦官不是什么好人。

    有不少臭名昭著的宦官。

    加上高力士是李隆基的身边人,李世民就更加厌烦了。

    爱屋及乌,讨厌一个人,也顺着讨厌这个人身边的人。

    “这是谁?”

    “他应该是高力士,高将军吧!”萧然说道。

    “回太宗皇帝陛下,奴婢高力士!”

    “此人如何?”李世民询问。

    “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的一股清流,他对李隆基忠心耿耿,但是也在维护大唐平衡,他没有少帮李亨吧!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李亨连忙点头,“先生说的没错,高将军帮了我很多次。”

    “和朕说说!”听到萧然的评价李世民对高力士多了几分好感。

    “高力士入宫成为武则天宦官,与武三思相交,又倾心附结临淄王李隆基,开元初年,高力士跟随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官至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授三品将军,权势益大。”

    “累加至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李林甫等谋立武惠妃儿子寿王李瑁,高力士劝玄宗推长而立,遂立忠王李玙为太子。”

    “也就是李亨!”萧然补充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