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大鹏两日同风起)_98.第98章 明末的恐怖天灾!(2 / 2)_大明超时空公司,总裁朱元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98.第98章 明末的恐怖天灾!(2 / 2)

    “我先大概的说一下吧,大明两百多年间,整个朝廷一共共遭受了水旱灾害,虫灾害、地震等十二类自然灾害,总计次数高达近四千多次。”

    “但是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巧合吧,这些灾害大多数都集中在明朝末期,也就是即万历年间至崇祯年间这段时期。”

    “可以说在这些时间,洪涝、干旱、地震、蝗灾等自然灾害从未曾间断过,而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又以旱灾和洪涝出现得最为频繁且灾情最为严重。”

    “再加上当时的国力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实际上都算不上强盛,甚至是有些羸弱,这些灾害就成为了关键的打击,毕竟是小农经济。一旦灾害发生,直接影响的就是民生,经济倒退,没钱赈灾,接着灾难又继续发生,就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负循环。”

    说到这儿,萧然都有些感慨:“可以说得上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那个时候的大明也是真的运气不太好吧,包括最后的亡国之君,实际看起来,也是有些无奈的。”

    朱元璋的眉头也深深的皱了起来:“这天灾,难道就没有办法提前预防?”

    “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事情了,蝗灾和水灾还有办法通过人力预防,但是旱灾就没有办法了,除非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的人工降雨的能力。”

    听到萧然说人工降雨,朱元璋一愣。

    “人还能降雨,莫不是神仙?”

    “没有你说的那么玄,经过科学的研究,下雨其实和气压还有湿度,包括云团之中的水汽浓度等关系构成,这个就很复杂了,不过我们这里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都会学,这是最简单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的内容。”

    “十四五岁的孩子都知道。”

    萧然这话说得随意,却让朱元璋眼馋极了。

    “如此涉及天文地理的内容,即便是十几岁少年都能学,甚至是义务教育?”

    即便是还没有接触到义务教育这个新词,但是朱元璋身为皇帝也能顾名思义的猜出来几分。

    “咱要是没想错的话,义务教育应该就是你们这里的朝廷出资资助,让百姓都有个上学的机会吧。”

    萧然打了个响指:“没错,我们的义务教育还是强制性要去的,毕竟要做到全民扫盲,尽量不能有文盲。”

    “总的来说,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并且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其中还有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

    朱元璋听着,瞬间就想到了这件事情的好处:“如果咱大明有能力实行义务教育,那么便有了国学,到时候,学的内容,也就更方便咱对百姓的统治。”

    “咱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也完全可以统一培育,到时候,大明只会更加的强盛!”说着说着,朱元璋又叹了口气,“只是可惜,这需要的银子太多了,而且那些世家也一定会从中阻扰。”

    萧然点点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封建王朝制度下的弊端,你要是舍得抛开家天下的权利,不求这个皇位世世代代都是你们朱家的子孙来做,并且做一些思想上的改革,还是可能会成功的。”

    “但是思想的转变也是最难的,从封建王朝到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其中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所以,大姨夫你其实可以不用想这么多。”

    “咱这想想还不行吗?不过,你们这儿的人难不成都愿意读书?毕竟去读书家中就少一个人下地干活儿,就算是没有学费了,平日里吃穿,纸墨也是花销。”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知道的便是大明很多百姓没有读书,实际上也是因为,家中需要一个人去挣钱。

    “这点可容不得你不去学,但凡是中国的孩子,到了年龄,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必须去履行义务教育,这东西是强制性的。”

    “大姨夫你说的这个,我们这边是有相关的法律的,家长不送学生上学,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是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也要承担责任。更不存在说有的地方穷,学校提供不了相应的条件,就不让孩子上学了。”

    “这都是有中央财政补贴的。”

    朱元璋听着,简直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自己酸得不行。

    眼馋!非常眼馋!

    但是只恨没钱!

    要是有钱了,这事儿其实在大明也不是不能办,毕竟读书是入朝廷当官的出路,就算是世家大族从中搞破坏,那些普通百姓肯定也会支持咱的决定。

    不过伤心的事情暂时也就不想了。

    这个不是现在最紧要的,关键的是,朱元璋想知道那些个天灾具体情况。

    “你还是先跟咱说说咱大明的天灾到底是个咋回事吧。”

    “好,不过我刚才说到哪里来了?”

    萧然想了一下:“对,说到了蝗灾是可控的。仅仅是贵州这个地方,都已经成为了重灾区。贵州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黔。”

    “不过对大明影响最大的四次灾害,值得一说。”

    “在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大明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场高达八级的特大地震,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严重受灾,由于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来不及逃生,人们也没有发现前兆。”

    “并且都是木头土砖做的房子,哪里扛得住这种等级的地震?受灾的地方又是人口稠密地区,死亡人数高达八十三万人,也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说到这里,萧然有些感慨:“我们现代也有过一次大地震,叫做唐山大地震,7.8级,还没有嘉靖年间的那次地震强。”

    “当时发生的时候还好是夏天的凌晨三点多,没有大雪,救援什么的也方便一些,而且现代的房屋是钢筋水泥,质量也更好。救援上,也是第一时间就展开了行动,当时全国的救援部队调动非常迅速,可以说是立刻响应,周边城市的志愿者也去帮忙救人。”

    “但是即便是这样,唐山大地震造成二十四万多人死亡,十六万四千多人重伤。百分之九十七的地面建筑、百分之五十五的生产设备毁坏。就连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也都全部中断。”

    即便是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萧然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面色依旧是十分沉重的:“当时短短的23秒内,也就是三五个呼吸的功夫,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一百亿元,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