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之子嗣均为汉隐帝所杀,是以立自小收养在身边、屡立大功的先帝为嗣皇帝。
此类事所在多有,如唐国开国君主李昇,其早年为孤儿,被徐温收养后改名徐知诰,历仕杨吴,代杨吴自立为唐后,就此恢复本姓李,改名李昇。
更早之世,如隋文帝杨坚,在胡人王朝北周宇文氏朝廷仕官时,本姓“普六茹”,夺取朝廷大权称帝建立隋朝,乃恢复祖先姓氏“杨”。
臣以为,凭陛下如今在朝野的威望,便恢复“柴姓”,以阻天下小人之口,亦无甚阻碍。”
殿中王著亦称是。
柴宗训沉吟片刻,道:
“此事待朕考虑些时日。
父皇少年时即过继给太祖、圣穆皇后为子,情义深重。
若非天下这些小人卑鄙无耻,无半点理政强军才能,却只知污蔑攻击于朕,朕亦未想过要恢复本姓。
如今朕之大周,可说大部皆太祖、父皇披荆斩棘所开创的基业,朕亦不忍废太祖之宗庙祭祀。”
李涛、王著对视一眼,齐行礼道:
“此事唯陛下裁之。”
柴宗训喝了几口案几前的香茗,续道:
“孟昶此贼在成都骄奢淫逸,治下官吏强取豪夺,榨取民脂民膏,此次又全力支持王全斌反,朕意待此次平定王全斌,国内安稳后,便即伐蜀,先平定之!”
李涛沉吟片刻后,道:
“陛下此议极佳。
如今我大周国内诸节度使除王逆之外皆平,新政亦已推广开来,已到将统一天下提上日程之时。
蜀国君臣皆骄奢淫逸,附庸风雅,而百姓困苦不堪,民心离散,军队战力低下,陛下出兵伐蜀,必克之!”
王著道:
“陛下,如今禁军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几乎皆已派驻各新收为朝廷直辖及边境之州府,陛下未来若派龙骧军出征伐蜀,现镇守京城的两支兵团、十八万人便略显不足矣。”
李涛道:
“陛下,臣附议王太傅。
且臣以为如今龙骧卫为陛下监察国中臣民、探查敌国动向,未来有权势过重之嫌,陛下宜或限或分化之。”
柴宗训听罢,沉吟了半响,心想:
“龙骧军目下只两大兵团,未来开启统一天下之战,人数确嫌有些少了;而龙骧卫已完全替代旧有特工机构“亲军司”而胜之,未来权势会愈重,只让张咏一人掌握确也太过冒险,不利社稷。
不如分之。”
柴宗训道:
“二位爱卿所议极佳,皆是利于朕大周社稷之事。
即然龙骧军人数略嫌不足,而朕新收取原各节度使之地及南平、武清军两地,百姓困苦,便在这些州府再从新招募一个兵团三军九万人,为朕统一天下效力,亦可增加当地百姓对朕大周的忠心。
至于龙骧卫,则分出约一半人来组建“武德司”,由皇宫内侍统领,这首任指挥使便由汤总管兼任。
龙骧卫与武德司人数皆限制为5万人,互为监督,共同为朕效力。”
李涛、王著齐声应诺。
之后十余天,朝廷从民间招募十六至十八岁青年、组建皇帝亲军龙骧军第三兵团的诏书通行大名、潞州、晋州、荆南、潭州、衡州等州府。
当地百姓闻之大悦,因龙骧军军士月俸高达一两八钱,且从不拖欠,由军中监军太监到时即付,一家有子弟应募,便能立时解决一家人的温饱而有余,因而应募者众多。
只一个月时间,便募满了身强体壮的九万青年军士,于十一月下旬赶到了汴京,进入军营中开始训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