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朱玉平下狱,立刻在朝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朝中上下乱成了一锅粥,汹汹舆情在京城四处传播。
一个朱玉平不值得这样,一个败家子也断然不至于如此。可是一个立了大功,挽救了社稷江山的功臣,那就不一样了。
朝中的百官们,纷纷上书请谏,为朱玉平奔走发声。甚至于,往常的那些政敌们,也都在站出来振臂一呼,官家,不该如此对待小国舅。
太学生们更是联名上书,与宫门外跪地求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了一个昔日的败家子,胆大包天的朱玉平。
这让为数不多,真正为朱玉平发声的李纲邓肃等人,大为的震惊。
李纲府上,邓肃来回的踱步:“喜事、喜事啊,如此多的人为小国舅发声,小国舅有救了。”
李纲却是持有不同的看法,毕竟他是久经官场的:“未必,如此一来,小国舅恐有凶险。”
邓肃一怔:“却是为何?”
李纲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其实邓肃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官场沉浮的他又怎能不懂。大多数人为朱玉平求情,或许朱玉平还有救。所有人都为朱玉平求情,那他的下场只有一个,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帝王,是绝不会容许出现一个人所敬仰的英雄存在的。人们所敬仰的只能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自己。
二人相顾无语,似乎朱玉平目前陷入的是一个死局。只有他死了,这事才会算完。
威胁皇帝,大不敬之罪。好在这案子一直都是模棱两可,没有多少人知道内情。这都归功于大内总管陈琳,他将文德殿的事给压了下来。
就连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也都不知道内情。李纲和邓肃等人,也是云里雾里。只知道皇帝将朱玉平下了大狱,还是死牢。
只是朱玉平到底犯的什么罪没有人知晓,但这个败家子素来胆大包天,捅出什么大篓子来也不足为奇。
只是再大的罪名,也不至于下死牢,人家,可是刚刚立国大功的。
邓肃沉吟了一下,随即说道:“朝中那些同僚们,李邦彦白时中之流...”
李纲“哼”了一声:“这些人倒非真的就是落井下石,也非真心为小国舅求情。他们,不过是想把朝中的这潭水搅浑而已。”
邓肃也跟着点了点头:“水搅浑了,他们才好结党营私,培植自己的势力。”
没错,李邦彦白时中之流,他们倒非想害朱玉平。他们为朱玉平发声,就是想让朝堂更乱一些。
指责皇帝的声音越多,朝中局势将越是不稳。朝局不稳,皇帝就得仰仗他们这些老臣。到时候,他们就会被委以重任。然后,大肆拉拢同僚。
皇帝赵桓干脆躺平了,为这事已经数日不上朝了。他知道上朝之后,到处都是指责自己的声音。
其实赵桓也知道自己做的过分,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听听朱玉平这厮的话,除非你杀了我。否则,我必反。
天下哪有一个帝王,会容许这样的话。不杀他,那就有鬼了。
然赵桓毕竟知道真的杀了朱玉平的后果,他将自己关在文德殿,谁也不召见。
这日,陈琳突然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官家、官家,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