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东俄交战激烈,众多的俄国军舰前来亚庭湾投降,区海娃在请示了本土后接受了这些俄国军舰的投降。
因为东瀛跑来抗议,区海娃无奈之下只好把投降的沙俄官兵送去海参崴,同时告知他们想要要回军舰要么拿清国移民来换要么拿钱来赎。
沙俄没办法只好,在东北境内抓捕了上万清国移民前来交换战舰。
后来又送来了近万名斯拉夫和黄种女人,但这些人口这只够交换两艘大型战列舰。
其他的四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他们没钱了,请求库页岛行署先放着。
有了大量人口进入,孙广明的行署专员工作也越发轻松起来了。
大量移民进入提升了效率,耕种面积和捕鱼效率也大大提高。
随着打猎效率提升,皮毛的产量大大提升。
本土过来的邮轮不但带来了大量生产工具还带来了更多的武器和装备,同时还从本土带来了许多行政人员和工人。
这些工人将会在库页岛这边建立工厂,首先要建设的就是罐头厂、制衣厂、皮毛厂和造纸厂,还有煤矿和石油勘探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的加入,让整个库页岛焕发出勃勃生机。
……
行政人员的到来,让库页岛行署的框架真正搭建起来了。
警察局、邮政局、医院、火电厂、矿务局、以及电力局等行政机构也在开始建立。
随着矿产勘探人员的勘探,这座岛上的矿产资源布局慢慢清晰起来。
矿产资源越来越多,人力的缺口也就越发凸显。
而转机就是这么突然,随着清国水灾爆发,移民运输船源源不断的运送移民到来。
孙广明没有高兴的功夫,他开始为这么多的移民的衣食住行感到发愁。
幸好之前行署先有了两万多人的人力打基础,不然他现在就是哭也来不及了。
这么大批量的移民,需要的衣服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幸好本土运来一大批衣物和棉布,另外还送来了许多的缝纫机。
既然要在这边搞制衣厂,这首要的一仗就是教会这边移民中的妇女使用缝纫机。
孙广明想到这里,就赶紧转身走向了身后的骏马,跨上马之后向着苦原镇的方向飞驰而去。
……
骑在马上的孙广明,仍不忘想着行署的事情。
冬天的日子太长,总得弄点既能消磨时间又能增长技能的事给这些移民做。
不然他们肯定要生事,毕竟这座岛到了冬天就是一座孤岛。
除了要搞制衣厂外,还要大搞教育工作。
冬天到来了,没事干的人们正好用来学识字。
小孩子是重点教育对象,成年人中除了老年人不用学习外,其他的人都得学习识字。
这是一项大工程,本土的考核目标,他一直都记在心里。
另外还要编练民兵,行署的警察人数太少了,一旦出了事警察不顶事,还是民兵最可靠。
想到这些事情,孙广明不但没有丝毫愁容,反倒充满了豪气,自己把库页岛治理好了就是一份大大的政绩。
有了这份政绩资历加身,他日入阁进入中枢,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