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_第395章 花毒韦皇后(2 / 2)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95章 花毒韦皇后(2 / 2)

“可惜李重俊的部下临时倒戈,反过来将他杀死,李重俊造反失败。”

“从此,韦后更加肆无忌惮,她堂兄韦温及心腹掌握宫外大权。”

苏轼:韦后和武则天比较起来,武则天算得上是一个斗士,而韦后只能算一个推手。

武则天在走向皇位的过程中,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无论是与后宫作战,还是与她的儿子作战,还是与李唐皇室作战,还是与朝中大臣作战。

武则天始终站在浪潮的顶端,依靠自己强劲的力量,和对手们不停厮杀,从而把敌人斩落马下。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获得了极大的权力。

同时,武则天也具有了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人站到了武则天的阵营中来。

比如狄仁杰,绝对是古今出色的宰相,正直还有大局观。

狄仁杰虽然反对武则天夺取李唐江山,但是在武则天当皇帝的过程中,狄仁杰一直对武则天是很维护,甚至可以说很崇拜的。

所以狄仁杰愿意站在武则天的身后,成为武则天团队的一个坚强的力量。

总之,武则天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强大团队。

最终在团队的帮助下,武则天得以建立江山。

而韦后不是一个斗士,她只是一个推手。

比如李显当了皇帝以后,韦后由于自己并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于是继续利用上官婉儿为李显处理政务,从而确保自己一直压着李显。

但是这样一来,李显确实被压制了。

可是增加权力的,不是她韦后,而是上官婉儿。

再比如韦后想压制朝中大臣,尤其是张柬之等五王。

于是就把武三思引进朝廷中来,用武三思压制张柬之等五王。

最终武三思成功地把五王压制住了,并且还把五王给杀掉了,使得朝中大臣势力没能做大。

但是这样一来,增加权力的,却是武三思,并非她韦后。

又比如,韦后利用太子李重俊的不满,让李重俊杀掉武三思,剪除了武三思的势力。

然而这样一来,权力变大的,又是李重俊,而非她韦后。

又利用李显杀掉了李重俊,但是这样一来,权力增大的,又成了李显,不是韦后。

韦后这一番操作,其实只是把权力从一个人的身上,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她本身的权力并没有增加,在朝中的威望并没有变大,更没有建立拥戴自己的班底。

不但没有变大,不但没有团队,而且还使得朝中大臣及李唐宗室们都对韦皇后充满厌恶。

同时,韦后自身又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

因此她更加站不住脚,对朝中事务的干涉,更加不合理,更加不让人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抓住机会,利用自己作为李唐宗室的身份,非常容易就发动了政变杀掉韦后。

说到底,韦后只不过是一个推手,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班底。

因此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纵观韦后的一生,她从一个善解人意、给丈夫无限宽慰的女子。

发展成一个嗜杀成性、野心勃勃的权力争夺者,最后只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她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她只看到武则天的风光,没有看到武则天的治国之才。

她想拥有武则天的至高权利,但没有武则天的才能和雄心壮志,也没有武则天的爱民之心。

武则天心系大唐,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

而韦后不管百姓死活,只享受着权力带来自己的好处和无限荣耀。

从来没有想过欲戴其冠,必受其重的道理。

这样的人注定不被拥护,也注定她在这条路上的失败。

“大臣燕钦融看到他们这样为非作歹,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上奏中宗,提醒中宗。”

“韦后贪恋多名男子、干预朝政,安乐公主买卖官位、图谋不轨。”

“中宗知道后大怒,下令燕钦融彻查此事。”

“韦后知道后,派人将燕钦融带回并将其摔死在唐中宗面前。”

“中宗终于意识到,韦后早已不是那个善解人意的妻子,而是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韦后看唐中宗知道了这些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安乐公主共同密谋杀人灭口。”

“中宗万万没想到患难与共的妻子,竟然用一张他最爱吃的饼要了他的命。”

“这一天,中宗批阅奏折,太监送来中宗最爱吃的饼。”

“太监还告诉中宗,这是韦后亲手做的,中宗非常高兴就多吃了几块。”

“不久后,中宗腹痛难忍,从龙椅上滑倒在地,满地打滚。”

“吓得太监赶紧禀报韦后,韦后为洗脱嫌疑,故意晚到一会。”

“等韦后到时,中宗已口吐白沫身亡。”

“李显一死,韦后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权。”

“韦后将所有亲信安排在重要岗位,又调来五万府兵和禁军保卫皇宫。”

“准备好后才为中宗发丧,宣布自己临朝亲政。”

“韦后企图像武则天一样自己当皇帝,安排李显的四儿子李重茂继位,李重茂也非韦后所生。”

“韦后想先临朝亲政,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害死李重茂,从而实现她的皇帝梦。”

“但是韦后不知道,她的皇帝梦要想实现,其实还有一个大障碍。”

“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是武则天的儿女,他们也有很大的权势。”

“这时被韦后任命的宰相一边鼓励韦后称帝,一边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兵部侍郎本来就是韦后的人,与宰相的交情不错。”

“当得知宰相想害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时,顿时吓坏了。”

“谋杀相王、太平公主和皇帝,如果行动失败,岂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最后兵部侍郎决定把这件事告诉李隆基,同时又劝李隆基尽快行动恢复大唐社稷。”

“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虽然小时候没在宫中长大。”

“但李隆基有勇有谋,在长安城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还获得万骑军的信任。”

“唐太宗在位时,选了一批英勇善战的人跟随自己巡游打猎,这一批人被称为百骑。”

“武则天在位时,把这批人发展为千骑。”

“到了唐中宗时期,发展成万骑,是很厉害的一支部队。”

“太平公主得知中宗李显被毒害后,韦后掌权,便和侄子李隆基联手。”

“由太平公主做幕后策划,联络朝廷百官。”

“李隆基负责招募军队,准备进一步行动。”

“李隆基打着父亲李旦的名义,带领着兵部侍郎等人行动。”

“李隆基穿着便衣埋伏于禁宫中,左右羽林军将士在玄武门驻扎。”

“待到二更李隆基一声令下,众人杀进宫内。”

“韦后死于乱兵之手,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也都被斩首示众,这就是有名的韦后之乱。”

朱棣:唐中宗被韦后所毒杀,这不过是唐玄宗故意抹黑罢了。

神龙政变后,李显再次登基,韦后时隔二十年再次母仪天下。

李显登基后对韦皇后可谓是爱护之极,允许韦皇后像母亲武则天那样临朝摄政,允许韦皇后培植势力,甚至允许韦皇后包养男宠。

李显纵容韦后的一系列行为,明显是为了报答妻子当年在房州的种种温情。

不仅是对韦皇后,对韦皇后唯一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极尽宠爱。

可就是这样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竟然传闻被妻子和女儿毒死了。

虽然《旧唐书》言之凿凿,但是唐中宗之死的真相似乎并非如此。

原因一,史书自己的矛盾。

在《旧唐书》中,记载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谋划毒死李显。

但是在后妃传部分又记载李显驾崩时,韦皇后惧怕有人归罪于情人和女儿安乐公主,于是秘不发丧召集亲信入宫商议。

这之中有两条隐藏的信息,其一就是‘有人把唐中宗之死归罪于安乐公主和情人’,而不是‘唐中宗是安乐公主和情人所杀’。

其次,韦皇后竟然是在事情发生后才召集亲信商议。

如此大事,难道不该早做准备,提前把事情都商量好。

非要等事情出了才开始着急忙慌的商量,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阴谋应有的样子,倒确实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举止。

而在唐玄宗本纪中根本没有提到韦后毒杀中宗之事,作为唐玄宗发动唐隆政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玄宗本纪却只字未提,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在《旧唐书》中记载安乐公主的部分提到了安乐公主的许多事情,独独漏掉了她曾经杀父弑君之事。

按说这可是安乐公主最大的罪行了,漏掉哪一条都不会漏掉这一条。

原因二,韦皇后还没有准备好。

除了韦皇后应对中宗暴崩所暴露出的惊慌失措,从全局来看,韦皇后根本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政治积累。

武则天30岁被立为皇后,67岁时高宗驾崩,居皇后位长达37年。

武则天有充足的时间培植势力、建立威信、打击异己。

而韦皇后复立为皇后才五年而已,前有五王专权,又有李重俊之乱的打击,韦皇后的势力根本达不到独掌朝政的水平。

朝中拥护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官吏不在少数,韦皇后的势力尚不能与他们抗衡。

韦皇后所面对的李家势力远比武则天当年面对的李家势力要强得多,这一点韦皇后心里比谁都清楚。

有李显的庇护,韦皇后还可以继续发展,逐步清除这些障碍。

可李显一旦离世,自己就要独自站出来和他们相争,韦皇后不至于看不透这层利弊。

原因三,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仍被以礼安葬。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李隆基的政变军所杀,随即被追废为庶人。

按理来说她们已经不再是皇后和公主了,但是不久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竟然又被以礼改葬。

韦皇后以一品之礼葬、安乐公主以三品之礼葬,这无疑又承认了她们生前的身份。

可在尊重礼法的大唐,杀父杀夫弑君那是十恶不赦之罪。

如果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真的害死了唐中宗,朝廷无论怎么处置她们都不为过。

可她们的以礼改葬正说明了李旦父子其实并不认为二人杀害了唐中宗,那只是政变的一个口号而已。

原因四,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没有理由杀害唐中宗。

唐中宗对她们不是一般的好,除了安乐公主封皇太女之事,李显几乎是百依百顺。

可是这并不能成为安乐公主想要毒杀父亲的理由,因为她想当皇太女无非就是李显死了她接班。

可是韦皇后这关安乐公主就通不过,李显死后肯定也是韦皇后才是安乐公主。

其次,当时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实力不足,有谁会蠢到在实力不足时砍身后挡风的大树。

韦皇后毕竟在政治旋涡中挣扎了多年,她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完全没有动机杀死中宗李显。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所以背上这么一口黑锅,极有可能是李旦父子为了强化自身正统性和政变合法性所作的春秋笔法。

毕竟李隆基才是胜利者,自然说什么是什么,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修史之人看到前人留下的史料自然也会自己去思考,但是又不能完全否认这些记载,于是也就有了记述上的不同。

这样一来,既没有否认历史记载,又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但也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历史之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