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奕小珩)_第97章 下兰溪,摸河蚌!(1 / 2)_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97章 下兰溪,摸河蚌!(1 / 2)

“鸿安!你这还懂电工师傅的活呀!”

    电路接通,确认了没有异常!

    兰建军一路小跑着过来,脸上的表情明显更多了一分激动,口里的称呼,也明显是变得亲切了起来。

    “这念书的时候,书上边其实就有!”

    方鸿安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再说了……我们那不是听传言说也快要通电了嘛!我这段时间就自己又看了一些在方面的书,算是提前了解一下,免得到时候装了还不会用!”

    “这样啊!鸿安你可真好学!”

    听方鸿安这么一说,众人倒也没有多疑。

    只是对方鸿安这一番表现,又惊奇不已。

    等一众人回到堂屋里,方鸿安也顺势对他们科普一下使用电器方面的注意事项。

    这年头,因为对电都不大了解,也缺乏统一的科普。

    农村里,发生用电事故是经常有的事。

    像这种的电路损坏、短路之类的那还是小事。

    严重的,像触电、电路起火引发的火灾……

    那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不少悲剧听起来都觉得让人唏嘘。

    必要的科普,也就是加强一下安全意识吧。

    至于方鸿安科普的那些注意事项,其实也就是后世烂大街的,基本是许多上了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都会懂的知识点。

    但放在现在,那也是足以令在场的人睁大眼睛聚精会神的聆听了。

    等方鸿安说完,丈母娘罗冬清也已经做了一碗面,端了过来给方鸿安。

    连带着,还有好些个重新热过的菜。

    方鸿安这一觉睡过了饭点,中午除了喝酒吃菜,也没吃上主食,肚子是正有些饿了。

    吃粥面醒酒,那也是潇南地区的传统了。

    一碗热汤面美美的吃完,方鸿安吃得一身大汗的同时,整个人也感觉是舒坦了不少。

    “鸿安!”

    屋子外,见方鸿安吃完走了出来,兰建军是主动靠了上来:“怎么样?酒醒了吧!”

    今天这几件事情之后,他已经是彻底收起了要给方鸿安下马威的念头。

    尤其是那敬酒的事情。

    他酒量一般。

    被村里的几个焉坏的家伙一激,接连好几桌都喝过头了。

    结果敬到一半桌的时候,早早的就喝迷糊了。

    听自个媳妇说,说话都有些舌头打转了。

    要不是方鸿安站了出来,帮他顶住了。

    今天这场面,他就该丢大脸了。

    而听妻子的意思,方鸿安的整场的表现,那也叫一个顶得住。

    当初跟在自己身后,没抢他的风头,那也是真是刻意衬着他。

    他兰建军这个人,虽然性格火爆,但好歹还是要分的。

    再说了,在这之前,方鸿安也算是主动给姿态了。

    这些情他承了,那他一个做大舅哥的,拿出一点姿态来,也是应该的。

    “嗯!”

    感觉到这个大舅哥,那生硬但直接的示好态度,方鸿安点点头,笑了笑:“感觉好多了!”

    “看你出了一身汗……要不我们去河里洗澡去吧!”

    兰建军忽的提议着道:“就我们这条兰溪,那水又清又凉,这种天去洗,那真是舒服!”

    “河里洗澡?”

    方鸿安正沉吟间,一道惊喜的声音马上也传了过来:“好的呀!一起去吧!我刚回来的时候,听牌坊口那家的小刚说,他们昨天还在塘角口那边摸到河蚌了,要不我们也去那边看看!”

    旋即,那说话的身影,已经笑着走到了方鸿安的身边,眼里是带着期许的光芒。

    正是送完了人的兰建辉回来了。

    “好!”

    大夏天的夜晚,去塘里河里洗澡,也算是这个时节独有的一番享受。

    石湾村只有一条小河,虽然水质是算不错,但一到夏天,小河里最适合洗澡的那一带,去的人是真不少。

    洗澡这种事情,方鸿安还是不喜欢人多,也就极少去凑热闹。

    而兰溪村虽然大,但据方鸿安所知,这一条绕村而过的兰溪,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河床干净,适宜游泳洗澡的地方极多,一般兰建辉他们去游泳,选的地方也不会人多。

    更何况,还可以摸河蚌。

    兰溪村这一条兰溪,那是出了名的好水,出产的河鲜,就是寻常的小鱼小虾,品质都要比一般水塘里好上不少。

    这河里的河蚌,方鸿安第一次上门的时候,也品尝过一次。

    洗干净了之后,取河蚌肉做一道黄焖汤,滋味极鲜。

    听得方鸿安答应。

    兰建辉便兴致冲冲的拿东西准备去了。

    而原本兴致并不大的兰贵海和杨华平,听说方鸿安要去,也是忽然起了兴致。

    就这样。

    再加上最开始提议的兰建军,这一行凑足了五人,各自拿了换洗的衣服和毛巾,又背上了几个竹篓,一路往兰建辉说的塘角口方向走去。

    兰溪村以兰溪命名,整座村子都是沿着兰溪而建,乍一看上去,这条兰溪就像是玉带一般,绕着村子,把整个村落串连了起来。

    没多久的功夫,就来到了兰溪河边。

    正如方鸿安想的那样,河中是有不少夜间洗澡游泳的人,但也是极为的分散。

    听兰建军介绍的说法,他们这条河,长久以来,哪家哪些人在哪一片洗澡,基本都差不多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习惯上的默契。

    伱想的话,去别人经常去的地方也行。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条兰溪上,还划有一段只有女人才能去洗澡游泳的河段。

    这条河段,那就只有女的能过去了。

    真有起了色心的男的想靠近,一旦靠近就会被扔鹅卵石打回来。

    在这条女人专用河段的两端,每当到了洗澡的高峰时段,那是专门有人守着的。

    这次要去的塘角口,其实是村子上游河段。

    距离,走过去差不多得要十五分钟左右。

    塘角口往上,是一段落差较大的湍急河段,激流冲击下来的时候,在这里平缓的地带冲刷出了一个回湾。

    随着地势渐平,泥沙开始沉积,使得这一带水面宽,水深度很是均匀,看起来就跟一口大水塘一样,所以叫塘角口。

    这种河段,也正是河蚌喜欢栖息的区域。

    一路上,兰建军也是在兴致勃勃的说着他们摸河蚌、打河鱼的故事。

    听他说,十来年以前,他曾在靠塘角口附近的地方,摸到一个超级大河蚌。

    那蚌壳的长度,跟磨盘的直径差不多大。

    足足有差不多十斤重。

    到了兰建军这个年纪,喜欢在一些经历上进行艺术性的夸大,是很常见的事情。

    有些话吧,方鸿安也不知道有没有水分。

    但那一只长到跟磨盘直径差不多大的蚌壳,方鸿安是真的见过。

    就在这大瓦房的堂屋里,作为一个“彪炳战功”挂着。

    兰建军这么一说,也顿时激发了兰贵海和杨华军的故事欲。

    当即也都是说起了在这一条河里的那些辉煌的战绩。

    兰贵海说的是在里面捞鱼,曾经捞过一条十斤大的大鲤鱼。

    光肚子里的鲤鱼籽就有两斤多重,整一锅煮了汤,吃饭的时候用脸盆装着吃的,一家人吃了两天都没能吃完。

    而杨华军虽说是在隔壁村,但实际上也是临着这同一条河。

    只不过是在兰溪村的上游,水域条件兰溪村这么好。

    听杨华军说,他们那里盛产一种叫做称点鱼的小河鱼,刺少肉鲜,但只在水流湍急段的溪流里有,甩鱼钩钓很难上钩,想要抓到只能是下河潜水去石缝里用手抓。

    而他,正是练就一手抓这种鱼的本事。

    最多的一次,一个人就抓了十多斤回去。

    在他们村,这个成绩也是至今无人能破。

    这三人越说是越起劲。

    杨华军瞥见方鸿安一直没说话,只是微笑着在听,顺势也就问了一句。

    他这刚问完吧,就有些后悔了。

    石湾村的情况,他们多多少少也都是清楚的。

    不比他们这岭下,有大河、溪流也多。

    这不是故意在找人家短处去问嘛。

    当下,他赶紧是补救着又道:“我说的不仅仅是河里面的呀,也可以是山里的,我听说你们那大山里,野物可多了。”

    他这么一问,一边的兰建军和兰贵海也不由得是立即竖起了耳朵。

    就方鸿安那发家的原因,他们也都打探过了。

    兰振山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默认了,就是跟他们猜得差不多。

    是跟进山打野物的收获。

    这眼下,杨华军虽然是下意识的问出来的。

    但也算是歪打正着,正好问到了他们一直很想打探的地方。

    “山里打野的收获?”

    方鸿安见这几人的目光都集聚在了自己的身上,当然知道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又想起中午寿宴他们一直心心念的想见识自己上山打野的事情,笑了笑,干脆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