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奕小珩)_第129章 两货相亲!宛如爷爷辈的关爱!(二(1 / 2)_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9章 两货相亲!宛如爷爷辈的关爱!(二(1 / 2)

红砖大瓦房内。

    安顿下来之后。

    老丈人便主动找上了方鸿安,聊起了建养蜂场的事情。

    这三天前兰建军他们带回来的信息,实在过于令人震惊。

    让方鸿安这位老丈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上报纸就算了,还又是镇书记、副县长都亲自带人去考察。

    这是让这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别说,听兰建军的意思,方鸿安还是要在他们这里,也要建一个大的养蜂场了。

    兰振山问的大多数东西也不出乎方鸿安的预料。

    耐着性子解答了一下。

    主要是把重点放在这养蜂场的事情上。

    这建设这个养蜂场,那肯定是要牵扯合股的问题。

    在石湾村的时候,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是提了,这肯定是要拉方鸿安进来一起合股,并且方鸿安理所应当的是要占大头才行。

    但是方鸿安是没同意这个方案。

    兰溪村隔着石湾村有八里多山路。

    在没有修通公路的情况下,往返是相当的不便。

    这他要是占大股,不仅要出资,要说起来,其实很多时候也是鞭长莫及。

    再者,毕竟是好几个人参与,这眼下是看着是其乐融融。

    但万一有了利益关系,依据这前一世看过的那些案例,那同床共枕的人,尚且会渐渐的同床异梦、继而演变到反目成仇……

    就更别说,那屡见不鲜的合伙人变仇人、对簿公堂的情况了。

    吸取这些东西的教训,依着方鸿安的意思,这兰溪村的这个养蜂场,他可以全力支持建设,但这个股他最好是不占。

    而这个占大股的,也最好不是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中的一人。

    思来想去,方鸿安想到了一个方案。

    请老丈人出马。

    由老丈人来当这个养蜂场主事人,占养蜂场的四成大股,剩余兰建军、兰贵海、杨华平三家各占两成。

    兰振山虽然已过六十,但身子相当的健朗。

    当过兵、还曾经在兰溪村当过生产大队会计的他,在一些事情上也相当拎得清。

    最主要的,在这整个家庭中。

    老爷子有着说一不二的威严。

    能毫无悬念的镇住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三人。

    这方案,经过方鸿安几番酝酿,已经思考得相当的成熟。

    这次,借着老丈人找自己聊的机会。

    方鸿安也就顺势给抛了出来。

    而不出方鸿安意外的,老丈人在听到这个方案之后。

    首先就是震惊不已。

    继而,挥着手一个劲的不同意。

    但在方鸿安开诚布公的将其中的一些细节要害,都摆在老爷子面前之后。

    经过一阵子沉思,老爷子渐渐的意动了起来。

    而见状,方鸿安也是顺水推舟的对着老爷子画了一个大饼,描绘了一下养蜂场的光明未来,再拍了几句老爷子的马屁。

    老爷子最终半推半就的情况下,接受了方鸿安的方案。

    这把合股的事情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建设养蜂场的整个流程和相关细节了。

    这些,方鸿安在来兰溪村前直接就写了一份建设规划书。

    从选址、到承包山、到外围建设、设施建设、定做蜂箱、收蜂过箱、投入养殖……

    这每一步在规划书中都相当详细写明白了。

    不仅如此,还附了很多详细的资料。

    比如,承包山岭的申请和合同模版、蜂箱的图纸、养蜂场人工的配置需求……

    详细资料,足足有十多页。

    兰振山接过去的时候,整张脸都写满了讶异。

    等以养蜂场主事人的身份带入进去一看,那眼睛就一直是瞪得圆溜溜的状态。

    呼吸也是不由得是越发的急促。

    最开始是坐着看,然后是挺直腰坐着。

    再看了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直接站了起来。

    这开始还就是站着不动,但马上就一边踱着步,一边是有些忍不住手舞足蹈了。

    就这份规划书,不仅仅是把他能想到,不能想到的,全部都囊括在里面了。

    更重要的是,操作性也太强了。

    用老人的话来说,就等同于是把饭都送到眼门前,你就等着张嘴吃就是了。

    兰振山是越看越激动,眼前仿佛是已经浮现出了一座养蜂场的影子。

    “好!鸿安!这个养蜂场!我们建了!”

    “一切,就照你想的这么来干!”

    “等下我就叫你大哥他们来跟他们说好,一切都听伱的指挥!”

    兰振山激动拉住了方鸿安,拍着胸口把这一切都给定了下来。

    而随后,又拉着方鸿安开始落实起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兰建军他们的选址,基本敲定了三个地方,等着方鸿安来最终拿主意。

    至于做蜂箱的事情,兰溪村也有一个木匠,手艺也相当可以,跟方鸿安建议着蜂箱是请那木匠来做。

    至于这任务的分工,也完全是征求方鸿安的意见。

    总之,在这拍完胸口之后,老爷子也是迅速的进入了养蜂场主事人的角色。

    把这些敲定了之后。

    老爷子却是又主动的提起了合股的事情。

    原来,也就是刚才敲定细节的功夫,老爷子却也是想到了另一个方案。

    那就是这大头的四成股,可以名义上由他占着。

    他来出面镇住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三家子人。

    但这分钱的时候,还是把其中的三成股的份,直接分给方鸿安才行。

    听着兰振山这么一说,方鸿安也明白老爷子的意思。

    这无非一是觉得亏欠了自己,二则是还是怕自己万一甩手不管嘛。

    见时机成熟,方鸿安也就直白的抛出了自己的要求:“爸!分股的事情,还是算了!您也放心,我既不会亏着自己,也不会当甩手人!

    股可以不合,但我们可以换一种合作的模式嘛!

    我可以全力帮着把养蜂场建起来,也为养蜂场提供一切指导和技术支持!

    但作为合作条件,今后三年内,养蜂场产出的蜂蜜、蜂蜡、蜂王浆等一切产品,都必须经过我的手来统一销售!

    您放心,我也不压价,这价格可以对比着现在鬼耗子收购的价来!

    我也跟您坦白,我这么做,第一是想把资源集中起来免得乱了市场;第二呢,我准备筹建加工厂,对这些蜜蜂养殖的产品,进行加工开发,提升附加值;这第三呢,大家都有赚头,这事情才能长远嘛,您说是不是?”

    方鸿安十分坦诚的把这一切都说完。

    随后,默默的坐了下来,把时间留给了陷入了沉思的老爷子。

    不做任何打扰,也再不做任何的解释。

    事情已经说得足够直白清楚,老爷子这边想得越久,方鸿安越是乐见其成。

    总归,依着老爷子的智慧,这里面的东西,他自己会有一个考量。

    用难听的话把事情先说清,总比后面起嫌隙的要好。

    都说家庭不是说理的地方。

    但那大多是到了已经不可调和的程度,和稀泥的托词罢了。

    大概也就是沉默了几分钟,老爷子直接起身,向着方鸿安伸出右手:“可以!就按你说的办!你这个做法很好!我也很赞同!”

    “您理解就成!”方鸿安笑了笑,伸出手和老爷子那暖暖的手掌握在了一起。

    ……

    和方鸿安谈完。

    兰振山又拉着兰建军、兰贵海和杨华平进了屋子。

    这显然又是一番长谈。

    方鸿安也不想去掺和,休息了一下,领着兰文绣去后院的大树下乘凉去了。

    至于王通和方成涛。

    他们这一安顿好,就被薛芬、兰文慧、兰文娟拉着去聊天了。

    他们这两人的相亲,都是在安排在明天上午。

    这薛芬、兰文慧和兰文娟三人,那既算是介绍人,也是娘家人。

    这也算是提前了解了解这两人。

    起初在方鸿安进去和兰振山详谈前,面对兰文绣这大嫂和两个姐姐,王通和方成涛还显得是很拘谨。

    但等方鸿安出来的时候。

    就已经完全聊开了。

    这两人也都不是腼腆的主,这段时间跟着方鸿安,说话方面也长进了不少,再加上这出来之前,家里的人也是千叮咛万嘱咐。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心里也是有些底。

    方鸿安向兰文绣打探了一些,捡得基本也都是一些挖蜂的趣事在说。

    也听兰文绣在路上交代他们的,在捡这些事情说的时候,还是知道把自己能吃苦、能挣钱、孝顺这些优点给展露了出来。

    方鸿安在和兰文绣去乘凉前,看了一下薛芬几人的脸上的态度。

    那流露出的笑意,足以见得她们对王通和方成涛都还是很满意的。

    大概是在大树下那两张躺椅上休息了一个多钟头,老爷子里屋的房门打开了。

    随后,是兰建军领着兰贵海和杨华平找到了方鸿安。

    老爷子应该是把一切都跟三人交代清楚了。

    三人脸上,那都是努力的压制着内心的激动。

    见着方鸿安,先是激动的表示了一番感谢,然后斩钉截铁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继而,就是迫不及待的拉着方鸿安说起了养蜂场选址的事情。

    这会大概也就就是下午三四点左右,见王通和方成涛那边也已经闲了下来。

    方鸿安便让兰建军他们领着去这三处他们拟定的选址去看看。

    听先前兰建军的意思,这三处地距离村里都不大远,其中两处都是在上一次领着他们去挖蜂蜜的那道叫做水龙岭的山岭上。

    他们这三人选址,也都是按着方鸿安先前教他们的来的。

    三处地看下来,其实都算是不错。

    不过,思忖了一番之后,方鸿安领着他们在那水龙岭附近再转悠了一圈。

    最终选择了那个他们称作是撮斗岭的小荒山岭。

    这撮斗岭就挨着水龙岭,客观的说,水龙岭上的那两处地方,在很多方面,都要胜出撮斗岭一筹。

    不过,这撮斗岭有一样那两处地方都完全不具备的优势。

    撮斗岭三面都是断崖,只有这临着水龙岭这一面,是一个缓坡。

    整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撮箕一样的形状。

    以蜜蜂的采蜜半径,基本水龙岭上的蜜蜂能采到的蜜源,这撮斗岭也同样可以采到。

    而像撮箕岭这种地形,养蜂场的建设,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

    只要在缓坡的这一面,设上围栏,就是一方独立的区域。

    将来这管理起来,也更容易。

    而况,这撮斗岭一看就是一座荒山,跟村里承包起来,相较于绵延了有几里路的水龙岭来说,要更加的简单,也更省钱。

    跟兰建军几人解释了一番之后,他们三人也都是拍腿叫好。

    返回到家里,当天夜里,兰振山出面,领着兰建军几人,就找到了兰溪村的村支书家里。

    要论起来,兰振山也是兰溪村的老大队干部了,跟这支书家里面,关系本来就走得近。

    再加上这村支书,也是看过《潇南日报》的,今天方鸿安这以来,弄的兰溪村是人尽皆知了,他已经是听过很多传言了。

    那些传言,兴许有很多的确是有些夸张。

    但那副县长带队去考察石湾村那养蜂场的事情,村支书确实知道那都是实打实的真事。

    这方鸿安他们来兰溪村承包村里的荒山建养蜂场?

    那对村里来说,可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等兰振山他们找上门,下午的时候听说方鸿安他们已经上山选址去了。

    吃过晚饭,这兰溪村的村支书就找了村委的几个人一起到家里开会。

    兰振山和兰建军赶到的时候,几个人还在开着会呢。

    等拿过兰振山的承包申请一看,村委的几个人几乎没有半点犹豫的,就立即是全体同意了。

    就两承包合同,也是当晚就签好了。

    这整个过程的顺利程度,是连兰振山都没有预料到。

    敲定承包合同。

    次日清晨,兰振山就领着兰建军几个人,上到了撮斗岭。

    像兰贵海、杨华平,还叫了几个帮手来。

    按着方鸿安给的规划书,开始先清理场地,搭建木屋。

    一伙十多个劳力,热火朝天的开始了建设。

    方鸿安这边,给王通和方成涛交代了一番之后,也上了山。

    这相亲这种事情,他一个结婚的男性,也不好去凑合。

    王通的相亲对象就在兰溪村,因为是兰贵海的亲戚,一直是兰文慧这边在张罗,所以是兰文慧安排地方相亲的。

    为了给王通壮声势,兰文绣作为表嫂,陪着他一起去。

    方成涛的选定的相亲对象,就要去到兰溪村隔壁的杨家塘村了。

    负责张罗安排的是薛芬,陪着一起的是兰文娟。

    这几个妇女,在认同了这两人之后,安排得也是不遗余力。

    两人开始还有些紧张,但方鸿安跟他们叮嘱了一下,要等着他们回来上山挖蜂蜜收蜂之后,是立即就变得放松了起来。

    整一个上午。

    方鸿安都是在撮斗岭上。

    撘木屋的时候,兰振山把村里的建筑师傅都给请了上来,又有方鸿安给提供的现成的图纸。

    也就完全不需要方鸿安去插手,方鸿安也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兰建军几人,怎么布置蜂箱上。

    把一些放置点,全部都给指了出来。

    又把朝向、倾角这种细节的东西教了一番。

    临近中午的时候,就下了山。

    等回到家里没多久,相亲的王通和方成涛都陆续回来了。

    看两人那压不住的嘴角,就知道情况应该是相当不错。

    问过了之后。

    也的确是如此。

    这两对相亲的对象,那都是瞧对眼了。

    王通和方成涛,那是看了照片基本就差不多是“见色起意”了。

    而这两女子的家里,此前还多少是有对这石湾村这种大山沟有所介怀。

    但随着上报纸这事一出,也基本是扫清了障碍。

    依兰文慧和薛芬的问到的情况来看,女方家里,甚至都已经是直接透露,要请王通和方成涛家里的人过来,商议婚事了。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相亲婚姻的特色。

    只要看对了眼,那就是速战速决,都是奔着结婚去的。

    不过,按方鸿安想的,到这一步了,反而是不能太急了。

    正好这段时间王通和方成涛都要在兰溪村呆一段,所以方鸿安还是鼓励两人趁着这段时间,先再处一处,熟络一下再说。

    婚姻大事,还是不能儿戏的。

    顺利是好事,但太顺利了也容易出事。

    这到这里,相亲这件大事就算是成了一大半。

    这到了下午。

    三人就开会谋划着上山挖蜂蜜、收蜂的事情。

    兰建军几个人,在去完木匠家订完蜂箱,回来之后。

    也是加入了进来。

    这从方鸿安离开,到现如今这段时间,他们也已经是挖了不少蜜。

    家里积存的蜜,已经是达到了两百多斤。

    当初方鸿安也就是带了他们两天。

    这诱蜂挖蜜,经过一次次的实践,那是基本掌握了。

    但在看山寻蜜蜂这一块,还只是凭运气去找。

    在挖完整个水龙岭上的蜂之后,剩余的山头基本就是地毯式的搜索着去撒诱蜂水去诱。

    这效率,自然是高不到哪里去。

    不过,也算是排除了一些错误选项。

    几个人勾划了一下,结合方鸿安他们来的时候的观察,很快就确定好了要去的山头。

    紧接着,就又分了组。

    方鸿安他们三人,再加上兰建军他们三人。

    整个队伍达到了六人,如果一起去一个山头,那效率确实是太低了。

    方鸿安大手一挥,直接给分成了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