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戾太子只想被废(我知鱼之乐)_第208章 司马迁也成了逆子?(1 / 2)_我戾太子只想被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08章 司马迁也成了逆子?(1 / 2)

“看来是朕数年未起兵事,久不北击匈奴,有人以为朕的刀不利了……”

    听了司马谈的话,刘彻的气魄陡然提升一截,目光瞬间凛冽起来,扫过殿内文武百官。

    “……”

    百官见状纷纷将头垂得更低,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自然知道刘彻并非是针对他们其中的某一个人,只是刘彻身上散发出来的可怕气势,令他们不得向恶势力低头。

    说起来。

    “周书所言皆是不可疏忽的古训,何况前几日微臣观瞻天相,还观察到了日蚀异象,此事也曾向陛下禀报过,此兆亦是兵灾之兆,陛下万不可大意,需尽早做好防范。”

    前几日发生的事情,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是因为白天躺在秋坊力睡懒觉的时间太多,一不小心错过了么?

    “……”

    不待刘彻将命令说法,刘据已经站了起来将其打断,回过身去施了一礼道,

    “其实你我所言之事殊途同归,且听我分析一二。”

    “父皇可是千年难出的雄主,是兵灾之灾,匈奴如是,南疆如是,西羌如是,父皇只需稍微动动手指头,便可令兵灾烟消云散,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但征伐匈奴就不一样了。

    “陛下,微臣认为殿下所言更有道理!”

    刘据也不反驳,只是笑着说道,

    刘据说的也不无道理,尤其是那句“父皇可是千年难出的雄主,是兵灾之灾”,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不对!

    这个逆子!

    加之北面大漠地广人稀,路途极其遥远,汉军的精锐骑兵每每出征,每人皆需配备两三匹马轮替使用。

    只不过刘据却比任何人更清楚,今年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兵灾”。

    “因此关中地区的农户,尤其是三辅之地,粮食收成恐怕至少减少七成。”

    说完刘据又面向刘彻施了一礼,道:

    “父皇,可否允许我先向相关官员询问一个问题?”

    “嗯。”

    许是感念刘彻前些日子的让步,刘据这回倒没打算利用“穿越福报”漏洞,也让刘彻稍微缓上一缓,最后还不忘拍了一记彩虹屁。

    如今又出现青蛙与虾蟆死斗的异象,两种灾异聚在一起出现,立刻让他产生了问题很严重的想法,因此才立刻下令提前防范。

    所以陛下该不会是征伐羌人时没有肉疼,又或者本就是用牛刀杀鸡,没有感受到压力,因此全然就没放在心上吧?

    也是,陛下若真重视西羌之战,又怎舍得派太子亲征?

    “因此微臣以为,周书记载之事也未必可以尽信,陛下亦不可对太史令之言偏听偏信。”

    经过这些年的修养,大汉折损在匈奴战争中的马匹,已经恢复了個七七八八。

    刘据随即回过身去面对百官大声问道,

    刘彻闻言则陷入了沉默,内心正在进行决断。

    但未起兵事又从何谈起?

    日蚀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当时收到这个报告之后,他便已经暗自记在了心里。

    而且除了西羌之战,他也的确时隔七年并未主动对外发动过战争了……

    “关东诸郡的粮食收成只怕也有一些地方将减少一半。”

    还有日食?

    想起此事的时候,百官又不由的看向了坐于特座上的刘据,这不这位亲征西羌的太子还坐在这里么,陛下不会如此健忘吧?

    不过话再说回来,征伐羌人和征伐匈奴好像还真不是一回事。

    “谢过父皇。”

    刘彻此举虽不算错,但只是在平白的劳民伤财。

    “谁能告诉我,今年是否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旱,各地农户的粮食收成又是如何?”

    别看征伐羌人的时候,刘彻共计征伐了十万精锐,但那十万精锐中,大多都是步卒,再加上此战又是一面倒的大捷,损耗其实不算大。

    “再者说来。”

    各部兵马严阵以待要钱,各郡都尉征发卒役练兵要钱,本就经历了一场大旱的百姓还要被强制征发,负担也会更重。

    不待刘彻做出反应,司马谈竟又急了起来,梗着脖子向刘彻苦苦劝诫:

    “微臣恳请陛下三思!”

    只见大殿右侧的文臣之间有一个年轻人猛地站起身来,来到大殿中央,立在司马谈身边躬身道,

    不过。

    大农丞桑弘羊随即与一名农监丞一同起身站了出来,躬身对刘据道:

    又来了……

    “殿下,下官方才所言皆出自周天子书,绝无半句虚言,若殿下不信,下官可以当众取来古籍给殿下查看,证明此等灾异经常的确是天下再起兵灾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