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的脉诊是遍诊法。
涉及脉名和脉形甚多,有些是较明确的脉名,有些只不过是一句话或者一段形容脉象的文字,也有因为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难解的。
“是嘛?我怎么没注意到呢?”某内经大教授摇头晃脑的说道。
李介宾嘴角一歪,开始报脉名:“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调......”
“好了好了,别念了!我的头都快要裂开了!”唐长老听起来就跟紧箍咒一样,他震惊的问道:“这是内经里面的东西?我怎么不知道呢?”
老刘嗤之以鼻,某内经教授说出这样的话,羞不羞呀。
“远古脉法嘛,原始古朴一点很正常。”李介宾解释道。
在众人的观念之中,特别是在玄幻小说的世界设定里,通常都会存在一种越是古老便越是强大的观念。
然而,这种观点并非全然正确,其具体情况还需依据比较的对象来决定。
例如,现代社会中的装甲车无疑比起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更为强大和先进,它们拥有更坚硬的装甲以及更快的速度。
然而,如果要求现代人去复制一辆那个时代的战车,那么结果可能并不如古人所制造的那样出色。
这其中牵涉到许多独特的秘制技巧和传统工艺,这些宝贵的知识已经伴随着战国战车的衰落而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则是骑兵战术的兴起。而如今此起彼伏,马术也变成少数人的特长了,李介宾就没骑过马,只骑过驴,还差点被甩下来。
有了这种眼光见识,再去看《内经》就能明白,其中一部分脉为后人所不知,一部分与后世含义又不同,特别是关于脉诊操作与具体脉象的论述,既不规范也不完善,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新的技术在发明与发现阶段尚未定型的情形,但是这为后世经典脉学的诞生坚定了基础。
《难经》独取寸口,并且提出“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并且明确了“寸、关、尺”的概念,但是这里的“关”,还不是现在认为的关脉,只是作为寸与尺的界线。
关者,关隘也。
“原来是这么个关啊。”老唐老刘恍然大悟,有种学到了的感觉。
“然后就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脉诊了,张仲景的脉诊并非独取寸口,而是包含了扶阳、太溪脉,以推断胃气、肾气的盛衰存亡。
张仲景论理崇真,是辨证论治的典范,他记录下了三十五种脉象,摒弃了《内经》中部分脉名,这是一大进步。”
老刘鼓掌,说的好!这是伤寒论的胜利。
“然后就是王叔和了,他总结脉学,写就了《脉经》,从此脉诊才变成了一门可以学习传承的技术,而并非玄之又玄的东西。”李介宾感慨道:“在王叔和之前,有大大小小80多种脉名,大部分根本没有确凿的记述,有等于无。”
“而王叔和竟然能将这些散乱的东西,最后梳理成法,使之流传百世,其功不下仲景,历史家太薄叔和,当给个脉圣的头衔的!”
老唐跟老刘闻之,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