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第二天,读书班的成员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在二十天的时间里,他们的任务就是从众多文学作品里,评选出五部长篇小说、五部中篇小说,五部短篇小说,五篇散文和五部诗集,作为首届诗集华语文学奖的入围作品。
届时,由评委会委员将从这五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各评选出最优秀的一部,成为本届文学奖获奖作品。
首届世界华语文学奖征稿启事以来,一共收到长篇小说48部,中篇小说101部,短篇小说187部,散文154篇,诗歌(集)65册。
从这么多作品中选出各自五部作品,也是一件极其繁重的工作。
按照评选规则,读书班成员经过这几个月对征稿作品的认真阅读基础上,进行第一轮投票。
小说、诗歌散文组将分别对各组的稿件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半数以上票数的文学作品将进入下一轮评选,其余的则被淘汰。
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对某一部作品自己的看法,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进行第二轮投票。
依旧是票数过半者进入下一轮评选,如果某一个类型作品在这一轮票数过半的数量少于五篇,那全部作为入围作品。
第三轮投票则是在前两轮的基础上,评选出来的作品得票数从高到低排队,前五名作为入围作品。
整个读书班的初评工作就此结束,终评则是评委会13名委员的任务。
方明华是作为小说组的读书班成员参加讨论,包括陆遥、贾平娃、陈中时,而秦省的其余两位读书班成员白苗和王宇则是在散文诗歌组。
说实在,这几个月来,小说看的人一天头昏脑涨,光读书笔记都写了厚厚的一本。
在小说中,方明华最关注四本小说。
刘斯奋的《白门柳》
余桦的《在细雨中呼喊》
以及琦君的《橘子红了》
还有就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奥伦巴特勒写的短篇小说《奇山飘香》。
历史上,《白门柳》获得了下一届茅盾文学奖。
《在细雨中呼喊》虽然比不上余桦他的《活着》,但后来因这本小说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橘子红了》方明华觉得是这次征稿收到的港台作家小说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比这次李碧华投稿的《饺子》还要好。
至于巴特勒的《奇山飘香》是为数不多的真正非华语作家写的小说,内容也很有意思——在越战背景下,一个越南人在纽约的遭遇。
方明华想看看在这几轮的投票中,这四部小说能走多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