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三余无梦生)_第317章 各类人才(2 / 2)_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17章 各类人才(2 / 2)

  沈舟不明白刘睿怎么对大海也如此了解,但是他明白是谁给他饭吃。于是一口答应,为荆州水军打造能够出海的船只。

  为此,刘睿专门命令周瑜,看护好这位大才。日后你们水军想要继续建功立业,就少不了沈舟打造的船只。

  周瑜也十分重视沈舟,专门在营中建造了房屋恭请沈舟入住,还贴心的拨来侍卫,保证他的安全。

  这边解决了人才的事情,刘睿又把目光放在了搞钱的事业上。原来地盘小,麾下人马不多,每年钱粮都有剩余。

  现在地盘大了,属下多了,不只是蓄养兵马,还有各个郡县官员的俸禄,都是很大一笔开销。虽然刘睿趁着战争到时候,出手抄没了那不少世家的家财。

  但是也不能总逮着一只羊薅羊毛,薅上几次,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而自古以来暴利的产业只有那么几个,比如酒、盐、还有各种矿产等等。但是现在刘睿手底下的盘子大,养人多,没有多少余粮用来酿酒,于是刘睿只能想别的办法。

  为此,刘睿专门来到扬州钱塘、余姚、临江等靠海的县考察。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大海,最好的产业就是渔和盐。

  只是现在人们对大海的了解不多,所以那些渔民基本上都是在近海捕鱼,收获有限。

  经过刘睿的考察,发现这几地的渔业式微而盐业比较发达,但是因为用的是煮盐的方法,所以产量和质量都不能一直保证。

  为此刘睿结合上辈子的知识,经过多次试验,发明出了新的制盐之法,就是晒盐。把海水引入事先挖掘好的盐田,利用海边强烈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

  等到盐田的海水蒸发殆尽,剩下的就是可以食用的精盐。

  本来没人看好这种方法,但毕竟是刘睿提出来的,他的从属们也只好照他的话去做。历经两个多月,当地官员捧着白花花的精盐时,激动的说不出话。

  刘睿伸出手指,沾了一点盐,放到嘴里尝了尝。不错,虽然还有些许杂质,但比以前那些灰色的盐强多了。

  扬州海岸线绵长,出海打渔的百姓毕竟是少数。如今有了晒盐这个新的制盐法,海边的百姓就相当于捧着金饭碗,不愁没有饭吃。

  刘睿打算在海边开设几个大型盐场,专门制作精盐,通过商队售卖到各州。跟随刘睿而来的鲁肃知道事关重大,于是将刘睿划出来的盐场,当做军事禁区,严密保护起来。

  看着鲁肃的头脑转得如此快,刘睿也不禁感叹,毕竟是鲁子敬啊,这眼光就是长远。

  既然来到了海边,不只是制盐,刘睿还打算搞一个琉璃厂。因为以后要出海,所以刘睿准备做几个望远镜。

  这东西简单实用,能够远距离观察事物。用的好了,在战争中也是一件利器。

  所以刘睿准备利用沙子、草木灰和石灰石烧制琉璃。等到烧制琉璃的工艺成熟了,不只可以用来卖钱,还可以打造刘睿想要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