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看看旁边的小一些的姑娘,也对,年龄也差不多是这样了。
小姑脸上带出笑容来,“好,名字真好听,春华,秋实,哎呀,这会儿,吃午饭了没?来,来,”小姑说着,就从旁边的小筐里翻出一个铁盒,一下打开,“来,先吃点儿饼干,姑给你们做荷包蛋吃。”
春华脸都红了,不好意思上前拿饼干,秋实要大方很多,笑着说,“谢谢姑姑,我们吃了午饭了,不饿的。”
小姑不是很相信,又坚持给两人做了两碗糖水荷包蛋,每碗都有两个蛋,两姐妹还是吃了下去。
姑侄三人聊了好一会儿,秋实已经大致明白小姑的情况了。
小姑嫁的人,她们小姑父,叫胡建华,胡建华家里条件一般,家里就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弟弟,弟弟早些年去当兵了,一直都没有转业,就胡建华和老母亲在家里,老母亲以前是在厂子的食堂工作,是上灶的师傅,胡建华算是厂里食堂的临时工,因为腿脚不好,当不了正式工。
前几年老母亲退休,本来说正好让小姑去顶班,结果厂里那边有人作梗,说是小姑一个村里来的,肯定做不了上灶的活,要顶班就从杂工开始做。
胡建华一家觉得这理由也没错,不过顶班,这种情况很常见,一般是可以换个工种的,就想着让小姑进车间,进车间做工人虽然比不上大师傅,但也比做杂工强多了。
最后小姑进了车间,但车间的工作也是要从学徒工开始的,唯一区别就是做学徒工是有时限的,年限到了,自然就升上去了,若是做了杂工,可能一辈子就是那个岗位了。
小姑做了工人,胡建华的母亲则是一退休,身体就不行了,估计也是原来一直憋着一口气,自己大儿子终于结了婚,媳妇不说多优秀,也是个好姑娘,现在也进了厂子,她放下了心,心气就没了,说不上来有什么大病,就是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小姑在厂子里做的并不愉快,不是她不好好干,实在是厂子里的关系实在复杂,成立十多二十年的厂,里面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小姑不是傻,但毕竟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见识,在里面吃了不少亏,小姑没细说,只说做的不太好,正好赶上经济搞活,镇子上各种小店迅速地开了起来,小姑也有了心思,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胡建华反而先做出了选择,他干了好多年临时工,之前自己妈在食堂是大师傅,自己做个临时工,也算顺心,自己妈退休后,自己接不了班,媳妇也只能去了车间,在食堂里,胡建华就被排挤了。
加上食堂本来就是揩油最多的地方,胡建华被人设了套,就直接被开除了,不过一个临时工,也算不上什么开除,反正就没了临时工的工作。胡建华就干脆在家琢磨做什么。
谁都没想到,胡建华一个大男人,从小最擅长的反而是手工活,他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家里缝补被子、衣服的活他都能做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