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窥光(江枫客栈)_第55章 在大迁徙过程中文明的传播及发展(2 / 2)_凿壁窥光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5章 在大迁徙过程中文明的传播及发展(2 / 2)

凿壁窥光 江枫客栈 3532 字 1个月前

古越族完成云贵高原地区的农业开发后,他们以重庆为桥头堡控制了长江及嘉陵江的交通水道,进入四川盆地东部开发农业区和定居点,与四川中东部即渠江、江陵江及培江流域地区的原住民融合,在此地古巴国。另一支古越人越过云贵高原后,在古蔺河谷盆地一带建立定居点,然后从金沙江与沱江交汇水域,乘船度过长江,进入泸州地区(在壮语中泸lu是船的意思),然后这支古越人沿沱江北上进入成都平原,以成都为中心建立包括四川盆地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麓广泛地区的古蜀国。

建国就是圈地,就是独占土地和水源。由于畜牧业需要在广袤的地区不断专场放牧,因此农耕民族在四川地区建国后,游牧民族被迫从农耕民族中分离出来,进行独立发展。对于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一样,走出国门容易,但是要想在回国就很难了。因为涉及自然资源抢占和分配问题,如果游牧民族硬要回四川盆地放牧,他们只能通过战争手段解决。由于农耕民族以逸待劳,以守防攻,加上农耕民族在人口、物资和综合素质上优于游牧民族,因此战争的结果肯定有利于农耕民族。

当然消除战争,创造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因此民族融合总是成为解决问题最佳办法。由此四川地区四季如春、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因此四川盆地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因此中原史官根据采风结果,称四川为“百濮之地”,在古越语中濮pu或者bu是部族称呼前缀词,相当现代汉语的“部”、“部分”、“部队”等意思,在远古时代,由于四川地区族类繁多,而且各族都自称濮某某,因此中原王朝史官只能称这里的人民为百濮。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分离后,一部分始终不愿意与农耕民族融合的游牧民族,他们进入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以游牧为生,最终他们发展成羌族,羌族是世界最古老游牧民族,羌族是现代藏族的母族之一。

距今2.5万年前,四川地区巴蜀国的国家格局基本形成,在文化和习俗上巴蜀国仍然保留古越文化和习俗,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古巴蜀国与南方越族保持着紧密商品及文化联系。

古越人在四川地区站稳脚跟后,他们继续向北方迁徙,他们越过秦岭进入秦川盆地,将秦川地区开发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富饶的鱼米之乡,四川地区各族纷纷建国后,秦岭以北的古越族要返回南方就不方便了,因此,这些古越人只能独立发展,这里居民逐步称呼自己为“华夏”,以别于其他的古越人,在古越语中“华hua”是花朵的意思,“夏xia”与古越语的“少妇/妻子ya”近音同意。花在古越族及东南亚古老农耕民族中,具有非常主要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古人认为花朵不仅美丽动人,而且花朵是孕育生命的开端,花朵是果实的温床,果实是生命开端,也是播种的种子,是农业的基础。因此花朵具有充实、富足、新生等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崇拜女性,因此妻子和花朵的结合显得非常高尚和美好,华夏具有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寓意着农业生产和人口生产旺盛和永续。

古越族及东南亚古老农耕民族都有崇拜花朵习俗,他们崇拜花朵的其中一个原因与酒有关。古越族人自古有用植物花朵与稻米等主食混合烹煮做饭的习惯,而且他们喜欢将煮好的食物长时间冷却,让其自然发酵变酸才食用,这种食物具有解暑功能,也可以防止败血症、疟疾和中暑的作用。在偶然的机会里,古越人发现辣蓼花、兰草花、芝麻花等植物花朵,能够将稻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发酵成美妙的香甜米酒,这种米酒越人称之为“醪”读音为lao或者lou,醪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过滤掉酒糟后再食用。酒能使人兴奋和快乐,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也是最有效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和分解人体内很多有害毒素,因此酒一直被古人视为天神赐给人类神圣之物,因此古人对花朵更加喜爱和崇拜。当今还有很多古老民族,佩戴鲜花,用鲜花祭拜神灵,用鲜花敬人的风俗。目前广西、四川、湖北、陕西和东北等地区的人民仍然成为酒为醪lao或者lou。

“夏xia”与古越语中女性ya近音同意,目前中国北方地区农村还有将女孩成为“丫丫”或者“丫头”,这是古越语汉语中的存留。

中国社会全面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社会由崇尚“女尊男卑”变成“男尊女卑”,由于“夏”是女性象征,因此社会的统治阶层对“夏”的态度和看法发生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赞美和崇拜“夏”,甚至贬低和诋毁“夏”,因此中国全面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夏名号逐步被淡化和弃用。

当我们翻越中国地图,我们马上能够看到从广西西南重镇百色北上,经过凌云、乐业、贵阳、遵义、重庆、巴中、汉中,翻越秦岭进入宝鸡即古之陈仓,几乎是一条通道南北的直线!这种高效率道路,说明古骆越民族已经具备非常精确的道路测量及规划建设能力。

在广西白色地区平果甘桑山的考古发现,在鹅卵石上刻有类似甲骨文的古文字,其中一个文字以殷墟甲骨文“琮”完全相似,琮是一种内圆外八面的玉石礼器,它用于部族决定大事算卦时,判断事物的是非及属性。同时,琮还可以在现实中用于测量地理方位使用。也许古越人就是在利用琮,应用三点一线的直线测量原理,规划和建设上述的迁徙的迁徙道路。

古越人一部在成都以西,青藏高原东北部,范围包括青海东北、甘肃南部、秦岭西部、四川西北等地区的松潘高原上,成功发展了适合高寒及干旱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他们成功驯化和栽培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适合旱地种植的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同时他们成功驯化了牦牛、绵羊、肉牛、驴和狗等适合北方寒冷气候圈养的动物,他们为人类向寒冷和干旱地区迁徙和定居提供物质和技术方面的保障。

生活和定居在松潘高原上的古越人他们被中原王朝的史官们成为氐。在古越语中氐di有‘好’、‘耕田’等意思,因此氐有好人和种田人的意思,目前越族的近亲云南傣族自称为di或者dai,在这里di是嫡系,“帝di”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对母系氏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按照母系氏族社会的规定只有嫡系的女性长者才能称帝,帝是母系氏族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氐或者帝的民族肯定是古越族中的贵族或者王族。

松潘高原一直是中国西北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传统居住地,这里地名和山水名充满古越人的文化特征,“松潘”用古越语解读的意思是“双城”或者“两村”,松song在古越语中是数字“二”;潘pan或者ban在古越族中是家、村庄、城市等意思;在松潘高原地区,很多高原台地被成为“坝ba”或者“纳na”,na在古越语里是“水田”的意思;松潘高原上很多河流带有“大da”这个音节,da在古越语中是“河流”的意思,松潘高原上最主要的河流叫“大通河”,按照古越语解读,这条本来应该叫“大通”,“大”是河,通tong或者duong在古越语中是光亮、闪亮、光明的意思,古越语定语后置,因此大通的整体意思是光明河,大通河为东西流向,终日流水涛涛,在阳光明媚的在早晚时段,这条河的水面肯定闪耀着五彩亮丽光芒,用大通来命名这条河流真是非常贴切,并富有令人遐想连篇的诗情画意。

最终,氐人与游牧民族羌人融合,形成了全世界最早最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草原、西伯利亚草原上放牧,并发展成全球的黄种人游牧民族。氐羌族发展成熟后,他们进入河西走廊地区、阿尔泰地区、新疆天山地区,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三国交汇处的阿姆河流域绿洲等中亚地区,然后氐羌民族再进入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交汇地区、近东小亚细亚地区、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欧洲等地区,他们在这些地区都发展滋养和孕育当地新文明的农业和畜牧业,以及村庄、城市和国家。

距今1.5万年时,古越农耕及游牧民族基本上完成了在世界各地的大迁徙,此后中亚、中东、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人类种族及文化逐步完成大融合和新发展。

在完成大迁徙和民族融合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国大陆地区逐步诞生了华夏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文明;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这些文明社会都是以农业经济立国,这些以定居民为主体的社会,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文化和艺术,这些文明的发展为人类走向安全、富足、自由和快乐提供了新保障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