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_第644章 烽燧频传羽檄急(三)(2 / 2)_隆庆中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644章 烽燧频传羽檄急(三)(2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64 字 2个月前

而边仓纳粮中盐,则是朝廷直接将向边镇补充粮草的事情交给了商人,商人需要自己组织粮食,再运输到边镇缴纳,换取盐引开中。

这两种形式下的粮盐比价肯定是大有区别的,王崇教的开价是,招商运盐,一石一引,边仓纳粮,五斗一引。

对于这个价格,李和是肯定不能接受的,李和认为,招商运盐,一石五斗一引,边仓纳粮,七斗一引。李和知道,眼下朝廷的粮储也并不富裕,虽然通过海运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大批的漕粮还在淮安等待起运,太仓的粮食是朝廷手中的压舱石,轻易不能动用的。

这次朝廷大概率是边仓纳粮,面对李和的开价,王崇教当然是叫苦连天,他认为天顺八年时宣府独石口仓,一引盐换八斗粮食,眼下距离天顺八年已经过去数十年了,李和开出的价码居然是七斗,显然太少了。现在通州仓至  大同仓的运价每石为银一两左右。虽然宣府和蓟镇比之大同要近很多,但是有些边仓道路崎岖,运输非常不便。

王崇教的意思很明确,得加钱!对于王崇教的应对,李和早就想到了,大家都是生意人,怎么会不了解彼此呢。李朝观、王崇教的目的无非就是都弄些盐,而之前朝廷对于这种事情早就有应对的办法,无非就是加引与加斤。

所谓加引,就很简单了,就是直接增加盐引,而加斤就是在每引盐上额外增加多少斤的盐,而且这个盐不是正盐,而是余盐。对于商人们来说加斤比加引要实惠的多,毕竟加引之后还是需要报中等一系列程序的。

李和直接说道:“二位,眼下朝廷要用兵,也就不和二位兜圈子了,殿下的意思每引加四十斤余盐,若是二位觉得可以,就速发二十万引的粮食于宣府、蓟镇,若是不愿,朝廷也要立刻调集军粮,支应两镇。

李和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眼下俺答入寇,朝廷急需军粮,所以朱载坖愿意加斤来满足商人们的需求,但是商人们也最好不要给脸不要脸,朝廷并不是没有办法运输粮食,一旦他们这次拒绝了朱载坖,就把朱载坖给得罪死了,到时候朱载坖收拾他们的话肯定会让他们很痛苦的。

李朝观和王崇教互相对视一眼,李朝观说道:“既然事关北虏,我辈也当为朝廷出力,只是这纳粮,可有规定米麦都的比例?”

作为粮食商人,李朝观深知,米麦豆都是粮食,但是他们之间的差价可不小,之前关于米豆的上纳比例,也没有任何规定,这就意味着商人可全部上纳米或豆,也可按其实际情况上纳,只要符合斗数的规定,既可领取盐引勘合,从事盐货的交易。

但是李朝观知道,朱载坖考虑事情很周全,而且李和也是精通商贾之道,恐怕不会给李朝观这么大的空子钻,果不其然,李和说道:“米麦不少于七成,余者随意。”

也就是说商人们上纳的粮食,米麦要占七成,其他的杂粮只能占三成,不过也给了李朝观他们空间了,李朝观对此也没有表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