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130.第129章 ,思想冲突和财政危机(2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130.第129章 ,思想冲突和财政危机(2 / 2)

    而后徐凡看向邓宗道:“余下的名单就按照他们功劳的大小进行晋升。”

    “诺!”邓宗躬身一拜。

    徐凡道:“拿五个案台过来。”

    五个士兵端着五个案台安置在武将区后方,吴盛因为骑兵的特殊性,在当屯长的时候就已经是义军的高层了。

    而后他对着邓忠等人说道:“你们就坐在那里议事。”

    邓忠五人激动对徐凡行礼道:“多谢将军提拔。”

    坐在议事厅,他们也是义军的高层了。

    徐凡道:“下面议一议南征的策略。”

    参军陈晓起身走到一张楚国地图面前道:“歼灭李由部5万人之后,我义军有10万常备军,颍川郡和陈郡还可以招募10万乡兵,可谓是兵强马壮。

    属下认为此次南征,当兵分两路,五万大军由颍川郡,南下攻伐南阳郡,南郡,另外5万大军由另一路统帅南下进攻九江郡,衡山郡,彻底掌握江淮地区。江淮南阳等地尽皆是楚国故土,当地的百姓深受秦吏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军抵达,当地百姓必定会赢粮景从。”

    徐凡道:“颍川郡兵团就由我带领,英布,陈林,邓忠,田臧,宋留,参军季心等人为将领,陈郡兵团就由季布兄带领,吴盛,葛婴,吕臣,邓说,张贺,伍徐,参军陈晓等为将领。”

    周章却皱着眉头道:“要出兵10万的话,最好能速战速决,我军的粮草不足,供应不了大军长期驻扎在外,而且大军不能过于深入大江以南,要不然秦军南下,我军主力就来不及回归了。”

    周章提不要深入南方意见义军所有高层是认可的,楚国真正精华的地盘在汉江和江淮地区,这一战他们的目标都可以实现的话,义军就占据了楚国最好的地盘,只是要他们速战速决,就让他们有点不理解。

    陈晓问道:“粮草怎么可能不足,末将可记得我义军离开之前,可是有500万石粮食在仓库?”

    周章埋怨的看了徐凡道:“我们的存粮虽然多,但义军的花费也高,义军军纪严明的代价就是高待遇,大军出征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花费的粮草物资却极多,而且还安置了十几万义军家属在陈郡和颍川郡两地,这不但要分土地,还要给这些家属准备安家的粮食,光安置这些流民家属就花费了100万石粮食。

    砀郡的武臣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杀入泗水郡,那边打了战火连天,也有大量的流民涌入,被我们接收,安置这些流民又花费了几十万石粮食,陈郡的官田几乎被分光了,可偏偏我们的主帅前段时间又在颍川发粮食,布匹农具,我们陈郡只能跟着做了,50万石粮食又没了,现在仓库当中只有200万石粮食。工匠里每个月要花几十万石俸禄,所以现在我们的存粮真不多。”

    徐凡能听出周章埋怨自己大手大脚,但却也不后悔,高要求自然就要给高待遇。要是要求高却又要士兵吃土,这不就成为了黑心老板了。

    英布笑道:“钱粮不够怕什么,打出去就不就有了,秦国各郡就是我义军的粮仓,像荥阳这样的重镇难打,但其他郡县好打多了。”

    周章听到这话脸色极其难看,这话虽然没有错,但义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再这样搏命太不可取了。

    倒是季布明白周章的担忧道:“从其他地方的义军战报来看,地方上的秦吏义军已经关东六国的掌控,只要有义军势力反秦,当地的豪强便会支持,秦国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我军的南下攻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周章道:“我义军的开支越来越大了,百家弟子来到我们义军,安排他们的职位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我们义军的收入增加的速度却比不上支出,义军不想入不敷出,就要控制支出,要真像英布说的一样,钱粮不足就打出去,那义军不就变得和秦军一样,但天下肥沃的土地都被我义军攻占了,只剩下贫瘠的土地,那我们打向何处?”

    徐凡也跟着道:“我一直和你们讲,我义军不但要摧毁大秦的旧天下,还要建立一个新天下,什么是新天下,就是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能吃饱喝足,不用担心饥饿,可以有尊严活着的新天下。”

    “想要吃饱喝足,就要有足够的粮食布匹等各种工具,这就要提升生产力,怎么提升生产力?

    比如以前一亩地只能种出一石粮食,我们想办法种出两石,这样一户人家就能多50石粮食,百姓就能吃饱饭,甚至还能过得更好。”

    “这怎么可能,即便是最丰收的时候,也不可能让产能翻一番?”葛婴不相信道,他也是种过田的,自然明白产量翻一番的难度,光挑水都能把人挑死。

    徐凡道:“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把旱田换成水浇田,粮食的产能就能达到3石,这已经是两倍多,这就要新建水利设施了,我们的水车就做到这点。

    始皇帝虽然是暴君,但他也做了一些好事情,在统一天下之前,始皇帝命郑国修了郑国渠,让关中多了几百万亩肥沃的土地,郑国渠是自留渠,不缺少水,一亩地的产量是6石四斗,所以秦国才能出动几十万大军征战10余年,却不缺少粮食。”

    “6石4斗,这是真的?”许多人都不敢相信了。他们印象当中每亩粮食就一石多一点,能有三石的已经是最上等的土地了。但这种上等田地十不存一,而6石4斗粮食,根本不可能做到,最起码在他们印象当中是不可能有如此高产的粮食的。

    只有周章苦涩的点头道:“这是真的,老夫当年在项燕将军军中,亲眼项燕将军和王翦带领60万大军秦军对峙,当时我楚国的军队就在楚地,补给线极其短,而秦国的大军却远征几千里之外,而且还比我楚国的多20万,秦国消耗粮食是我楚国的5倍。

    就是因为秦军的消耗极大,项燕将军当初制定的策略就是和秦军拼消耗,耗尽秦军的粮草,逼的王翦不得不撤军。

    但最终却是我楚国被耗死,双方大军僵持一多年时间,楚国全国的粮食都被消耗光了,楚王负只能不断吹促项燕将军主动出击。

    项燕将军因为缺乏足够多的粮食,只能死磕秦军的营地,王翦死守住营地,楚军伤亡惨重,项燕将军看到不能攻破秦营,只能撤退,结果被王翦打的全军溃败,楚国至此灭亡。”

    “当年老夫探查过秦军的内情,了解到郑国渠的情报,老天爷都在帮死皇帝那个恶贼,秦军伐楚的那几年,郑国渠每年都能给秦国提供2,000万石的粮食,我楚国就是被这些粮食彻底压死的。”

    回忆起往事周章满脸痛苦之色,国破家亡的痛苦不会因为时间而衰减。

    众将也为当年的大战震惊,秦楚之战是长平之战后,天下最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整整持续了一年多。

    双方的将军谋士想尽了各种办法都奈何不了对方,但项燕却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被王翦击败,再不到半年时间,庞大的楚国就在秦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烟消云散了,这就是让楚人感到最无奈的事情。

    徐凡道:“当年的事情就不说了,现在我们有水车这项利器,不用修建庞大的水渠就可以把旱地变成水浇地提升产能。

    回到陈郡的时候我已经看到有几十辆水车了,这些水车让我们义军多了几千亩的水浇地,这些田地也从旱田变成了上等水浇地,今年秋收之后,我义军就会多1万石粮,这就是生产力提升到来的改变。1辆水车可以提升上百亩土地的产能,要是我义军有一万辆水车,这就相当于在陈郡弄出一个小郑国渠,每年能多200万石以上的粮食。”

    大铁锤马上说道:“将军您可不要乱开玩笑,一架这样的水车要1万钱,相当于要花费300石粮食,1万架且不说有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做,光花费就相当于300万石粮食,而且我陈郡也没有这么多的河道来安置呀。”

    徐凡却笑道:“我这只是举例子,不一定是水车,周长史埋怨我花费高,那我就再找一个赚钱的行业,把花出的钱赚出来赚回来。提升粮食的产能是一种方法,制造其他产品又是另外一种方法了,100万石粮食多吗?

    种田的话当然多,这差不多需要100万亩土地的产出,但用另一种方法来生产就不算很多了,1支长箭值1斗粮食,一支长矛值10石粮食,100万石粮食不就是1000万支长箭,10万支长矛的事情,这对我们义军来说并不算多,这只是几百个工匠几个月的产能。

    徐帆现在自信心膨胀到他来这个世界上最高。

    开玩笑,公叔家族墨家都来到自己麾下,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有了他们的帮助,赚钱能有什么难度。

    虽然徐凡自信心爆棚,但周章却是一脸苦笑,这年头钱从哪里来,永远是最难解答的问题,秦吏找到的办法就是把百姓变为刑徒,帮助帝国来解决财政危机。

    义军显然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徐凡提了另一种方法,制造器械来赚钱,但是他不知道这种方法能不能行。不过他知道此时这个危机是必须打出去解决的。

    作战任务下达之后,整个义军开始了南下的准备了,这次出兵十万,因为大部分士兵还在和家人团聚,军官调整岗位也需要花费时间,所以出兵的时间定在一个月之后。

      求收藏月票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