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154章 ,周章的噩梦和变革的时机(2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54章 ,周章的噩梦和变革的时机(2 / 2)

    季心想了想道:“要真想以逸待劳,大梁城就是最好的防御节点了,毕竟大梁城魏国修了上百年,是整个魏地最坚固的城池。”

    众人看向地图,鸿沟大部分都在魏国和汉国境内,汉军想要节省粮草,就不能离开鸿沟水,这就要以大梁为防御点。

    英布皱着眉头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攻克大梁。”

    魏咎周市两人虽然恢复了大部分魏国的领土,但大梁城因为靠近三川郡,加上城高池深,秦将没有放弃大梁,现在大梁还在秦军手中。

    张良笑道:“不一定要攻克大梁,在陈郡驻扎大军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蒙恬只要不想自己的后路被截断,他就必须先灭亡魏国,这就给我们机会了。以陈留阻碍秦军进攻,我军则找机会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彻底歼灭暴秦这唯一的机动兵力。”

    徐凡道:“子房的策略很好,大家就按照这个策略制定进攻秦军的计划。”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依靠暴秦给我们带来的良好外部条件,做一些有利于我们义军的改革?

    “改革?”所有人都有点奇怪。

    徐凡道:“是想办法增加我汉国的战争潜能,面对暴秦战略上要藐视他们,这样不至于夸大他们的实力,但在战术上要重视他们,这样才能更好的消灭秦军。”

    徐凡却对季心道:“你把齐地有关暴秦圈地的消息,全部交给小说家钟俊,让他改编一个戏曲,我们要让整个汉国知道秦军的残暴,只有所有人都了解秦国的残暴,大家才能万众一心的抗击暴秦。”

    季心点头道:“诺。”

    其他人也不觉得奇怪,毕竟战事未启,戏曲先行已经是汉国最常用的手段了,而且从效果来看也极其好《楚昭女》《活着》两个戏曲胜过20万大军。

    只有张良内心一紧,他想到了当初徐凡在江陵城说的话,汉王不会这个时候想要对汉国的豪强下手吧?

    张良还真没有猜错,断人财路甚过杀人父母,这在后世几乎人人都听过,徐凡可以对韩国豪强下手,却不能对楚国豪强用相同的手段。

    虽然汉国高层大部分都是底层出身,但在中低层豪强的子弟已经可以算是盘根错节了,这点连徐凡都没有办法阻止,因为这个时代人才几乎都是贵族豪强出身,他本是培养点人才,但因为时间太短,还不足和贵族豪强竞争,所以徐凡在制定政策就必须要考虑他们的感受。

    但历史上也不算没有出现过豪强地主阶级内部的变革事件,像北宋的两次改革都是在外族打击下,宋国的统治阶级担忧宋国被外族灭亡,进行的自我革新。

    只可惜官吏阶级有革新的想法却和袁绍一样,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义,这些变法终究因为触犯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被废止,最后这些特权阶级也跟着自己的国家一起毁灭,所以徐凡不会对这个阶级抱有太高的幻想,把他们当成傻子就对了。

    现在始皇帝弄出圈地运动,这就给徐凡一个机会了,只要把秦国的暴行说的严重一些,让汉地的豪强明白秦军的残暴,大汉想对抗残暴的秦军,需要更多的士兵加入,需要更多的粮草钱财老准备战斗,如果想保卫自己财产和小命,他们只要全力支持汉国这条道路。

    而想要对付强大的暴秦,仅靠汉国现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汉国的豪强们想要保证小命就必须有付出,徐凡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参军,一个让汉国赎买土地,交给愿意抵抗暴秦的义士。

    始皇帝37年这个开年,始皇帝给了这个进行圈田运动,给了徐凡最好机会,汉地的贵族豪强只有徐凡和始皇帝这两个选择,显然贵族豪强不可能选择要他们命的始皇帝。

    徐凡明白机不可失,他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来实行了,做成这件事情,整个天下的走势都会完全不同。

    议事结束之后,张良单独找到徐凡道:“汉王,您还没有放弃公田的打算?”

    徐凡点头道:“我只是想要他们的田,但始皇帝却想要这些人的命,我相信他们的理智,为了保命付出一点田地是值得的,汉国会赎买他们的田地,他们也不算吃亏。”

    张良一阵苦笑,赎买他老家也算是见识过了,到现在还有收益,汉王明明可以明抢,现在却还给了一张白纸。

    张良小声道:“您都已经摊丁入亩了,还不满足吗?”

    徐凡道:“我们的敌人远远超出汉国的强大,必须压榨出汉国全部的力量才能战胜,汉国的百姓已经付出生命了,贵族豪强拿出一点田地,我认为是公平的。”

    徐凡看着张良道:“当年韩国灭亡之前,韩王和韩国的贵族愿意把自己手中的土地交给韩国的百姓,或者当年韩国就不会灭亡了。”

    张良却摇头道:“韩国太弱小了,灭亡的命运是改变不了的。”

    徐凡道:“那只是你认为的弱小,韩国也可以非常强大,要是当初的韩王冲到战场的第一线,韩国的贵族拿出他们全部的家产粮食给韩士兵,他们带领士兵反抗暴秦,几百万韩民万众一心,我相信即便是暴秦你们韩国也是可以击败。”

    “我见过实力差距比这还要大的战争,差距大到就像暴秦进攻山越一样,但那个像山越一样弱小的国家,却靠着全国人万众一心,用木棍一样的武器打败了比暴秦还要强大的敌人。”

    张良一时间愕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