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262章 ,千金市马骨和难以转变的观念(2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62章 ,千金市马骨和难以转变的观念(2 / 2)

    “这么赚钱?”里长江涛的三观碎裂了,按照粮食价格来算一个月就能赚13石麦子,一年下来就可以赚160石的粮食,相当于关中150亩以上的粮食产能,这个俸禄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人,而且还能过得不错。

    “不要听胡亥的一面之词,挖矿虽然赚钱,但却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是家破人亡,还是我们农户种田最安全。”扶苏马上说道。

    胡亥马上道:“做马车作坊的工匠有六百钱,技术好的师傅也超过了千钱,还有制造家具作坊俸禄也有五百钱,长安城俸禄超过千钱的工作比比皆是,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老是往长安城跑,就是因为长安城机会多啊。待在我们这里只能和这些人一样胡侃浪费时间。”

    亭长王文道:“现在知道这些也晚,人家水利夫子都帮我们勘察地形了,要不然多久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准备开始开挖水渠啦,等我们水渠挖了三四个月,春耕就要马上开始了。”

    胡亥道:“只要你想赚钱机会总是有,春耕虽然里忙,但春耕完之后,家里的田地就可以交给家人,青壮也可以去长安城打工嘛,学徒虽然没有太高的工资,但一个月也能赚几百钱,好歹补贴一份家用,总好过你在乡里浪费时间。”

    亭长王文愕然道:“好像是可以呀。”

    大汉三年十一月七日。

    李裕在赵里待了一日,而后根据赵里的地形地势,算出了赵里水位最高点,这里用来安置风车,而后在接竹管道渭水当中,可以让承压井抽水。从最高点建设一条主水渠,而后流过赵里之后开挖多条三尺深,三尺宽的辅助水渠,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赵里的田地都灌溉到水渠。

    李裕道:“修这条水渠有花钱和不花钱的两种,不花钱的方法就是你们只购买风车和承压井,而后水渠你们手动挖掘,这样不需要太多材料费,只要你们花费力气就可以弄出一条水渠。”

    “还有这等好事?”王文不敢相信道。

    胡亥着急说道:“李夫子,你可是收了我们农业钱庄的钱的,可不能把我们钱庄的生意给搅黄了。”

    李裕笑道:“我收的只是规划水渠的钱,至于你们要如何建设水渠就不归我管了,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而已。”

    扶苏问道:“这种水渠应该有缺陷吧?”

    李裕点头道:“因为没有砖石材料的填充,这条水渠建立之后必定会被流水侵蚀,所以你们每年都要修缮这条水渠,而且一架风车可能不够,你们赵里要多准备一些风车。”

    王文问道:“花钱的水渠要如何建设?”

    李裕笑道:“花钱的就是购买砖头水泥填充下去,这样建设水渠的好处就是坚固耐用,平时不需要太多的修缮,即便哪里出现了破碎也可以快速修补。而且因为有砖石的填充,水渠漏水非常少,可以灌溉的土地更多,泥土水渠要比砖石水渠多输送5倍以上的水量,才能达到同意灌溉的效果。”

    “不过这样的水池非常花钱,光砖头可能就要几十万块,要大量的水泥作为填充剂,还要设计一些辅助水渠的水闸,不算人力成本和工具成本,花费大致在百万钱上下。”

    扶苏想了想道:“这水渠是我赵里的百年大计,此时我们省钱了,子孙后代就要吃这个苦了。”

    胡亥也跟着说道:“里长,你也听到了,便宜的水渠动不动要修缮,这也是要花费力气的,有这时间和力气,随便在长安城找份差事也能赚到钱啊,修水渠,这就不能省钱。”

    王文也跟着说道:“既然有好的,我等就不要选差的了。”

    里长江涛看到扶苏和王文都同意了,自己只能同意建设花钱的水渠了,对于扶苏的话他还是听进去,比起让子孙后代吃苦,里长江涛还是认为自己把这个苦吃了好。

    大汉三年十一月八日。

    胡亥代表农业钱庄在赵里,和所有村民签订契约,赵里村民以集团的名义向农业钱庄带领百万钱用于建设水渠,利息每年两分,抵押物就是赵里的农田。

    契约签订好之后,胡亥带着扶苏三人,先去了长安砖石作坊,订购了50万块砖头,而后去农具厂,订购了500柄铁锹等农具,再去水泥厂订购水泥。所有的业务都需要胡亥来办理。

    胡亥抱歉道:“按照我们钱庄的规定,你们是不能接触钱的,所以才这样麻烦。”

    扶苏奇怪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规定,我们拿着钱也是一样可以购买这些东西啊?”

    胡亥道:“我们钱庄是怕你拿着钱,不去购买这些东西。这是助农贷款,要是有哪个败家子拿着这笔钱大吃大喝,那就违背陛下的本意,而且这样的人也还不起钱。”

    扶苏好笑道:“你还有自知之明。”

    不过他也为汉帝想的深感到敬佩,像汉帝这样为民着想的帝王太少见了,三代时期都没有这样的帝王,也就是上古帝王有这样的德行。

    李裕画好施工的图纸,各种原材料工具也纷纷压送赵里当中,砖头也被牛车带着赵里码放好。

    赵里的男女老幼纷纷开始动手,开挖水渠,建设自己的家园。

    胡亥为了鼓舞士气,甚至专门把李裕画的图纸,描在一块布上,挂在村口的木板上,让每个上工的村民都能看到水渠的示意图。

    “你们赵里这干什么,这是在建大院?”四里八乡的村民,看到大量的物资进入到赵里,好奇的纷纷打听。

    村民自豪道:“我们在修一座属于我们村自己的水渠,这条水渠只要修建好了,我们村所有的土地都是水浇地,都可以打出3石以上的粮食。”

    “你们哪来的这么多钱来购买这些砖头和物资?”修水渠其他的村民不奇怪,奇怪的是这里的村民居然能弄到如此多的砖头和工具。

    村民道:“我们去农业钱庄贷款购买的。”

    “你们疯了,居然去借印子钱修水渠,你们赵里要完了。”

    赵里借印子钱修水渠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四里八乡,四周的村民更更是一片哗然。

    一个人借印子钱,他们听说过,一村人借印子钱,关中几百年来就从没有听过这种事情。这顿时成为了热点事件,赵里更是成为了这个热点的中心。

    以至于四里八乡的村民,纷纷跑到赵里来观看这条押上子孙后代的水渠。

    “大家不要听谣言乱传,我们这不是印子钱,一年只要两分利息,而且不利滚利,是正规钱庄,是天子给我等小民的福利,大家有需要可以了解一下,我们钱庄可以帮各位贷款购买牛羊,各种农具水车。”胡亥看到如此多的村民,想要把他们发展成为自己的客户。

    只可惜这些村民根本不听胡亥说什么,只要他一围上来,马上就走开,即便他说破天来,村民们也不相信这些是真的。他们只是想要看赵里的热闹。

    这让赵里的村民气愤不已,他们每天辛苦的挖水渠,而这些人却待在旁边,对他们嬉皮笑脸的嘲讽。

    扶苏劝说赵里村民道:“不用管他们的人,也嘲笑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了。”

    两个月后,在整个赵里几百男女老幼的努力下,赵里几十里的水渠建设好。

    “开渠!”

    在风车的带动下,水哗啦啦的从主渠流辅渠,而后流向他们的田地,很快赵里的大部分土地便水波盈盈。

    四里八乡村民看到这场景一片哗然,本来还想嘲讽他人,没想到傻子居然是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