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295章 ,想要就食与敌的韩信和大志向的刘(2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95章 ,想要就食与敌的韩信和大志向的刘(2 / 2)

    陈东淡然笑道:“那你要努力了。”

    对于刘泽的想法,他并不感到奇怪。虽然徐凡已经删除了很多残暴的法令,但本质上大汉还是一个军功帝国,是一个仁慈版的暴秦。

    春秋战国几百年遗留下来的武德,加上大汉的军功受爵制度,分封诸侯制度,让大汉的武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大汉有有钱人,都会想办法为自己的子侄训练武艺,培养军事才能,给他们购买武器装备铠,还会花大价钱雇佣大汉退役的老兵成为教官训练自己家族的子弟。

    在富裕的陈郡,关中等地,还出现了大量的军官培训武馆,开办这些武馆的都是大汉退役的老兵,他们招收弟子,把自己武艺,军事训练经验教导给这些学生。

    而这些学生后面的家庭,也愿意付出金钱的代价,毕竟不能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武的投入虽然大,但收益更大。

    拼出了一个列侯乃至诸侯王,他们的家族就能传承几百年,成为人上人。这年头根本找不到一个比爵位和诸侯国更加保值的家族传承方式。

    想想后世热闹的培训班,就能明白此时大汉民间,对于贵族爵位和诸侯国热切期待,只要有即便是拼光了家产也在所不惜。

    所以大汉民间在军事上的投入,甚至不比大汉朝廷少多少。大量的民间投入,让大汉拥有了大量优质的兵员和优秀的基层军官。

    而这个时代的特色也是家族抱团,大家族几十号兄弟一起训练,以封建时代士兵的战斗力而言,是极其强大的。

    而将门更是可以以自己的子弟为班底,快速组建一支强大的小型军队,整个大汉天下各阶级从上到下对军事上的举动投入,就和徐凡后世教育投入一样,让新生的大汉武德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代国,代都皇宫。

    此地一片莺歌燕艳,好不热闹。

    刘邦边喝酒边欣赏这样舞姬笑道:“还是赵国的歌姬漂亮,不像辽东只能看到野人,代王你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快乐无边呐。”

    代王歇笑道:“沛侯要是欣赏这些歌姬可以带走。”

    这点歌姬对代王歇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只有刻意讨好刘邦也是值得的。

    现在天下最大的热点就是汉齐之战了,大汉出动60万大军,都快把代王歇吓死了。

    而这还不是大汉兵力的极限,辽东的吕臣还集结了5万诸侯联军,这支大军全部是骑兵,就驻扎在东胡以前的草场上,这支大军只要冲锋起来,要不了三天就可以杀到代国境内。

    代王歇每每想到有这样一支军队在代国外盘旋,他是饭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而就在此时,沛侯刘邦来到代国,说是要看女儿刘乐。

    代王歇当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殷勤的招待刘邦,只希望刘邦为自己说几句好话。

    刘邦摇头道:“某还是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沛国本就小国寡民,地域蛮荒,很难吸引人才停留,某身为主公不带好头,下面就更不好做了,总不至于某每天歌舞升平,底下的人每天就要累死累活,上下不能做到同心,这沛国只怕建立不起来。”

    现在的沛国比大汉最贫穷的郡县还要穷,但此时沛国上下内心都有一口气,想要把沛国建设成为不输给大汉内地郡县的热土。这正是他以身作则的时候,要带几个歌姬回去,只怕沛国上下这口气就散了,那他还怎么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历史上刘邦就有大志向,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他还有徐凡这个榜样在,这点忍耐度他还是有的。

    张耳笑道:“当年你贪财好色,没想到老了老了却升起几分雄心了,还能遏制自己的欲望,了不起。”

    张耳甚至有的羡慕刘邦了,他虽然是代国丞相,位高权重,但也不如刘邦,虽然他那个沛国只有一座城池,几万百姓,但这却是实打实属于刘邦的国度,不想他这个代国丞相却不能传承给自己的儿子,毕竟代国是属于代王歇的。

    刘邦道:“姜太公80岁仍然辅佐周文王,开创了周朝800年的天下,并且建立了齐国,某只不过50岁,比太公年轻多了,依旧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辽东虽然荒凉,但广大天地大有作为,几百年之后,某的沛国未必会不如现在的齐国,某的名声未必会比姜太公差多少。”

    代王歇道:“沛侯大志向,胜饮。”

    说完代王歇和张耳敬刘邦一杯酒。

    刘邦笑道:“某说大话了,让大王和兄长笑话了。”

    代王歇摇头道:“哪里是大话,这是沛侯的大志向,当年齐国不也是东夷人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天下有数的富裕之地,这天下的事谁又能说的清楚。说不定以后沛国真比齐国富裕。”

    刘邦恭维道:“代王您也不差,你代国有十几座城市,几十万百姓,据说今年跟着陛下,更是抓了好几万匈奴人,把代国的领土扩张了一倍,比起代国,某的沛国就是一个野人国度了。”

    代王歇摇头道:“沛侯羡慕本王,却不知道本王也羡慕沛侯,沛侯是天子部下,深受天子器重,不像本王这些外番,此时已经是战战兢兢了,齐王项羽坑死我们这些藩王了。”

    项羽造反之后,大汉的内部自然对项羽喊打喊杀了,而对魏王咎,代王歇等外番也极其不友好,很多儒生认为,这些外番对大汉的威胁太大了,应该把他们移出中原。

    代王歇听到这番话是极其愕然的,你们儒生不是赞成分封制度,怎么变得这么快了?

    而后是惶恐无比,代国的实力远远不如齐王,大汉不要说发动60万大军,就是6万大军他代国也抵挡不住啊。

    而后张耳也问道:“天子对我们这些外藩诸侯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想削藩?”

    刘邦摇头道:“天子如何想法?某在辽东哪能知道?上次见天子还是在诸侯大会之时,兄长和代王都比某见天子多。”

    张耳道:“但现在大汉官员对我们这些外藩诸侯喊打喊杀,加上齐王这事情,我等也担心,”

    刘邦道:“代王和兄长你们放心,代国和辽东能有多大区别,即便要削翻也削不到你们头上,只会削魏王,不过大汉的确会改变对诸侯王的态度,可能会和我们这些内藩差不多。”

    代王歇马上问道:“如何和伱们内藩一样?”

    刘邦想了想道:“现在也只是传闻,具体情况如何还没有定下来,某随便一说,你们不要当真。”

    “是是是。”代王歇道。

    刘邦道:“有个儒生提议大汉内地的藩王要推恩,以减少这些中原诸侯王对大汉的威胁。”

    “推恩?”

    刘邦道:“代王您有几位公子?”

    代王歇道:“七位。”

    刘邦道:“那么您的代王之位会交给谁?”

    代王道:“当然是本王的嫡子公子羽。”

    刘邦道:“您这样对其他儿子就不公平了,他们都是您的儿子,但公子羽可以得到整个代国,而余下六给却连一寸土地都没有。”

    代王歇苦笑道:“历来都是如此,某也不可能再打出6个代国出来。”

    刘邦却说道:“代国有11县,加上今年代王打下的国土,算是有20余县了,要是您的儿子每日分三县,这不就皆大欢喜了。”

    代王歇愕然道:“原来这就是推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