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02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和分步实现天下(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02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和分步实现天下(1 / 2)

叔孙通投靠大汉已经有三年,因为和徐凡待的久。他对天子的看法和外界是不同的,外界认为天子豪爽大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千古难见的圣君。

    这样的评价虽然不能算错,但却没说到当今天子的核心。

    当今天子是一个极其务实的人,对用人的标准也是极其简单,对大汉有用,即便是敌人也会重用,对大汉无用,但只要不影响天子做事,天子也不会在意这些。

    但要是对大汉无用有害,天子下起手来回毫不留情,虽然天子很少在肉体上消灭大汉的敌人,比起始皇帝看上去少了几分残暴,但天子却是以阶级划分敌人,只要被天子认定为敌人的,那么这个阶级的人就会全部清除出大汉,受到影响的人反而会更多。

    就像秦吏被天子认定为敌人,暴秦几十万秦吏就遭受到大汉毫不留情的清洗,要知道即便是统一天下的始皇帝,他也得依靠六国的贵族豪强来统治天下。而当今天子做的比始皇帝还要残酷。一句马上得天下,也要马上治天下,收尽汉吏之心,让整个大汉从上到下推动着对秦吏的清洗。

    而现在六国的贵族豪强也是这样,他们这个团体从上到下从大汉的版图消失。从这点上来说,当今天子比始皇帝还要严酷。

    所以叔孙通明白,自己光讲被迫害的六国贵族豪强有多无辜,朝廷冤枉了多少人,这是没有用的,因为天子是不会在意这些事情。

    可能是天下人的幸运吧,天子认为生死是大事,所以很少杀人,这次整个中原河北之地的贵族豪强遭到清洗,但死的人却没有超过百人,对比遭受的十几万清洗的人,这个数字是极其少的。

    天子甚至还专门下达命令,严禁地方发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对比动不动杀的血流成河的始皇帝,说当今天天子仁义真不为过。

    但也有可能是天下的人不幸,当即天子认为生死之外,没有大事,自然也不用在意,如此大范围的清洗是不是有无辜者。

    但叔孙通还是找到了突破口,能让徐凡结束这场清洗。他拿出封奏折道:“这是臣统计东郡被清洗贵族豪强的名单,还请陛下查看一番。”

    徐凡接过奏折,发现上面是东郡被清洗的豪强贵族名单和他们的家产。徐凡看了几眼脸色就难看起来了。

    最开始的名单还没有问题,不是那种家资亿万的贵族,就是良田万顷的豪强,但越是到名单的后面,这些人的家产就越少,最后居然出现了大量土地千亩,几百亩的小地主。

    这个时代土地的亩产太低了,几百亩上去亩土地只能算是小地主,他们不能像贵族豪强那样做食利者,反而要想办法管理自己的田地,改进生产技术。在这个时代,他们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这些大汉的诸侯,贵族豪强联合汉吏清洗六国余孽,徐凡是乐意见到的,所以没有阻止,但现在这种扩大化的趋势,显然不是徐凡乐意见到的。

    于是徐凡命人找来陈胜,把叔孙通的奏折交给他道:“你去东郡探查一下,看看上面的名单是不是真实的。”

    虽然徐凡还要确定,但他已经有七分相信叔孙通上面写的东西了。

    于是他找来张良,和他说了大汉清洗扩大化的事情。

    张良苦笑道:“毕竟这是必然的事情,您虽然给大汉的彻侯分了封地,但他们的封地显然是不如原本贵族豪强土地好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大汉的贵族自然会对付原本的贵族。而汉吏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推波助澜,扩大清洗范围。”

    徐凡迟疑道:“汉吏为什么要这样做,人口少了,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好事情。”

    张良道:“您忘记南阳郡的事情了?汉吏清洗了大量原本土地的主人,我大汉即便是均田了,但因为人口少,还是会有大量的田地掌握在汉吏手中,地方上的汉吏不管是损公肥私,还是用这些土地上的钱粮去做政绩升官都是可以的,他们当然有这个动力了。”

    张良想了想道:“陛下,臣明白您不愿意接受原本七国的贵族豪强进入大汉朝廷。而是大规模教育士兵,让这些士兵成为汉吏,为您掌管天下。

    这些汉吏虽然对您忠心耿耿,但这些汉吏却没有理政经验,甚至可以说很不成熟,您给他们划定施政范围,还能勉强控制他们。

    但要是让他们自行其事,就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天下的战事终究会结束,大汉终究是要进入建设阶段的,这样激烈的行动并不是治国正道。”

    张良这是在提醒徐凡,汉吏虽然好用,但他们比起有经验的老吏官僚太不成熟,容易出现大的动乱,出现今天这种事情是必然的结果。

    叔孙通则说道:“陛下还是应当加强汉吏的教育问题,不单单要教导遵纪守法,还要教导他们如何政策的处理政务,治大国,若烹小鲜,如此激烈的行事,并非国家的长久之道,臣请陛下以暴秦为戒。”

    三日后,陈胜带着自己打听来的情报向徐凡复命,叔孙通上面的名单基本上没有错误,现在汉吏已经盯上千亩以下的小地主,自耕农了。

    徐凡当即下命令,让各地郡守,县令停止清洗的行动。

    发现清洗扩大化,让徐凡不断回忆后世的经验。

    这种清洗的确不可能经常进行,这次已经算是非常顺利,原因徐凡也明白,不是自己威望高到能清洗十几万贵族豪强,只是因为清洗他们是大汉上下共同的想法,徐凡能借助汉吏和大汉的诸侯完成这个目标。

    但像六国贵族豪强这样的外在敌人不会再有了,后面即便是有清洗,那也是刀刃向内了,而想要做这样的事情,即便是他也要付出很惨重的代价。

    但汉吏,违法乱纪被处罚,谁也不能说什么,贪官污吏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受人鄙视的存在,以后正规化,法制化才是治国长久之道。

    同时也要加强汉吏的学习了,徐凡大规模让军官成为郡守县令已经有三年时间,是龙是虫在这三年时间已经显现出来了。

    一些治理地方好的汉吏要进行嘉奖,治理差的汉吏则要召回长安,丢到政务学院回炉教育学习。

    徐凡不想要要这个时代的老官吏,那么就必须死命培养属于他的汉吏了。

    有后世的经验,他自然明白这要形成制度,定期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大汉官员理政能力,以应对复杂形势的变化。

    同时也可以用这样培训学习的方法,筛掉一些不合格的官员汉吏。

    后世一句很出名的话,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忍受这样的痛苦。

    徐凡明白自己的部下,也不是各个都是人中龙凤,很多人甚至连中人之资都没有,那些愿意学习进步,跟得上时代变化的部下,人自然会重用这些人,但那些不愿意接受痛苦学习,跟不上时代的部下,他们也只能狠心淘汰他们了。

    徐凡把自己的想法和张良,叔孙通说了一遍。

    张良喜道:“臣愿意为政务学院夫子,把臣的一些理政经经验交给汉吏。”

    张良家五代为韩相,可是一等一的顶级权贵家族,他们家的政务经验自然强。

    同时张良想了想道:“陛下从暴秦覆灭,您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大汉上下的确是懈怠了很多,很多在地方上的汉吏,认为自己是功臣,虽然还没有无法无天,但思想上的确懈怠了很多,开始为自己的家族损害大汉的利益。”

    “此事还不多,但必须您应当防微杜渐,此次事件就是汉吏思想懈怠的标志事件。他们不想辛苦建设天下,但又想要政绩给朝廷看,好让他升官发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大规模清洗的事情。”

    “就像陛下您说的一样,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坏的,此次大清洗对我大汉来说获得了大笔财富和土地,甚至可以支持这场大战,对天下的百姓而言,他们减轻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