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33章 ,新的百家争鸣,扩张的想法(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33章 ,新的百家争鸣,扩张的想法(1 / 2)

吴盛的提案通过之后,少府令秦泊出列道:“我大汉要建设大同世界,朝廷就要照顾工匠的利益,因为他们是大汉财富的生产者,他们理应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生活。这是本人提出的《工匠法令》,还请各位贤者通过这条法令。”

    秦泊说完全场寂静。但秦泊却不管这些,把自己印制好的《工匠法令》分别拿给在场的贤者看,连朝廷的三公九卿,各郡太守都有份。

    所有人看到都倒吸一口冷气,秦泊还真知行合一,把自己在《墨子月报》上公布的条例全部写上去了,这每一条都是要人命的玩意。

    叔孙通小声对伏生道:“这《工匠法令》真通过了,天下百姓必定对墨家感恩戴德,以后墨家必定会成为百家之首。”

    伏生却不以为然道:“《工匠法令》看上去很美好,但却不合法实际,工匠的地位提升的如此高,天下人就不会去开作坊,而是直接去做工匠了。

    诸子百家倡导人人尧舜,人人为圣,人人为龙,但从古到今的圣君有多少?能被称之为人中之龙的豪杰有多少?能被称之为圣人的也只有周公,强行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天下人,那必定是导致天下大乱的。”

    在伏生看来《四时辰工作制》与《七曜日休息制》会减少作坊的收入,作坊收入减少了,工匠的收入自然会减少,墨家这不是在为天下百姓请命,而是在祸害天下的百姓。

    《儿童保护法令》虽然好,但定的年纪太高了,民间六岁小儿都要放牛,放羊,十几岁的小孩已经在家族的劳动力了,或者是成为工匠的学徒了,十六岁才可以做事情,这反而是害了这些小儿。

    这里所有的法令,最切合实际的就是《工匠退休法令》,真可以活到六旬朝廷都应该给予优待,但这不应该把责任丢给作坊主。

    “天下的读书人会因为这事情加入墨家,这对我儒家可不是好事。”

    叔孙通的看法却不一样,不管这些法令切不切合实际,但却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天下谁敢说让百姓休息是不对的,大家也只敢说,休息太多了作坊赚不到钱,反而会影响工匠的利益。

    也没有人敢说《儿童保护法令》《工匠退休法令》不好,更加不会有有人说,因为我要赚钱,所以要雇佣童工,要让工匠做到死,做不动了就丢弃,这话要是敢说出口,必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叔孙通有的不甘心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其他人,明明是他儒家的长处,现在却被墨家抢去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更重要的是不管这个法令成不成功,墨家的影响力都扩散开了,现在长安城的读书人,都以讨论《工匠法令》上的内容为荣,不说上几句为民做主的话,都不算大汉时代的读书人。

    更有大量的读书人因为《工匠法令》想要加入墨家,而这些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他儒家子弟,这就让叔孙通很难接受了。

    从天子提出要建设大同世界,并且提出了四步走战略,天下的读书人就被大同世界给吸引住,各家学派要是不能给出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道路,那就会被天下读书人舍弃。

    而墨家显然是百家学派当中,第一个走出这步的学派,不管墨家成不成功,但他们已经开始向大同世界前进了。

    就像几百年前,诸子争鸣,争的是让天下统一,让天下重新太平的方法。能不能做到且不谈,关键是你得让人看到你在往这方面做,相信用你这个学派的理论是真正能让天下太平的。

    只要让天下的有识之士觉得你这个学派真有这种希望,大量的人才就会加入,这个学派就会兴盛起来。

    从这点来说,其他学派已经落后墨家了,要是其他学派不能拿出吸引到读书人的,当年那种“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情况会再次出现,这对儒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们努力了上百年,才开创了儒家现在的盛世,结果弟子全被墨家吸引过去,这是叔孙通难以接受的。

    叔孙通小声道:“师叔,当今之事就像几百年前的百家争鸣一样,几百年前大家真的是如何让天下统一让天下太平。

    而现在天下一统,天下太平被大汉做到了,大家争的是如何实现大同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墨家,他们已经开始提出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理论,并且开始实现了。

    我们儒家也要有自己走向大同世界的理论,这是此时天下的大势,哪个学派要是追不上这个大势,那就注定会没落。”

    伏生想了想最近长安城的动向,认可了叔孙通的说法。

    而在郡守坐席之地。

    郦商看向张强道:“这个法令会不会通过?”

    张强脸色凝重道:“不好说,我等自然不想让这个法案通过,只怕在场的贤者,大部分也不想通过这个法案。”

    张强看向徐凡道:“但天子是看着,谁敢乱来。”

    灌婴小声道:“即便是某,只怕也会举手。”

    这个法令通过,显然是会影响蜀锦的生产效率,但他可不敢得罪天子,大不了提升一点蜀锦的价格。

    半天后,徐凡看着众贤者道:“秦少府的《工匠法令》各位看过了,认可《工匠法令》的可以举手。”

    徐凡话音刚刚落下,就有十几个人马上举手。

    徐凡看过去,这举手的人当中还有一个熟人,就是帮助自己打进关中的石头,却没有想到他居然也成为了贤者,这倒是让他有点意料之外了。

    其他人犹犹豫豫,战战兢兢,不想举手,又担心天子的怒火,脸色苍白,冷汗直流,既舍不得钱财又担心天子之威。

    基本上是徐凡目光看向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贤者缓慢把手举起来,现场气氛极其凝重。

    周章忽然站起来道:“陛下,贤者们如此犹豫,只怕他们还没有想好,臣认为为了防止贤者们受到影响,还是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来通过法令。

    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大臣对贤者的影响,毕竟这里不是三公九卿,就是2000石的太守。”

    周章是看出来了,让天子继续盯着下去,墨家这个《工匠法令》还真有可能被通过。但周章却不想让《工匠法令》影响到此时大汉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

    徐凡看了看四周一个个冷汗直流的贤者道:“可!”

    所有人都松口气。

    而后周章招来一个小吏,让他拿一些纸笔过来分发给在场的贤者道:“认可《工匠法令》的你们在白纸所汉写可字,不认可的写否,写其他字或者白纸的则视为弃权。”

    “诺!”所衣贤者道。

    周章这个做法算是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没多久贤者们就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而后由一个汉吏拿着一个箱子来到他们身边,贤者们把自己的答案丢进箱子当中。

    徐凡看着箱子道:“上计令。”

    “臣在!”

    “你来统计票数。”

    “诺!”

    张苍来到箱子前面,一张张打开白纸。

    “可,否,否,否,否,可~~~~~。”

    很快张苍对徐凡汇报道:“陛下共九十票,其中认可《工匠法令》的票数有15张,不认可《工匠法令》的票数有75张。”

    徐凡面无表情道:“《工匠法令》暂不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