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43章 ,不把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和军方打算(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43章 ,不把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和军方打算(1 / 2)

唐诚带着韩信继续前进,很快来到咸阳宫的范围。

    这个时候韩信吃惊的看到,咸阳宫外居然汇集了好几千人,看他们的衣着打扮都是读书人。

    “朝廷不公,我等不服!”

    “为什么去年录取3000人,今年却只录取1000人?朝廷这是歧视我等!”

    “要增加录取名额!”

    几名士子不断地高呼,还有不少人举着旗帜横幅场面极其壮观热闹。

    “这是什么情况?”韩信震惊道。

    这可是在咸阳宫外呀,大汉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甚至天子居住的燕宫都在此。

    这是大汉核心机要场所,居然有如此多的人围聚在这里,而且看这位参军的样子,他好像也不怎么在意。

    唐诚淡然道:“这是今年科举考试的士子在游行示威,他们已经少了很多人啦,再过几天想来会散去的。”

    韩信奇怪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围着咸阳宫?”

    唐诚道:“他们气愤今年科举考试的名额减少了,往年我大汉的科举考试都会录取三千人左右,今年却只录取了一千人,很多落榜的士子不满,他们在这里游行示威,要天子和丞相增加名额。”

    唐诚不屑道:“他们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天下已然太平,大汉的各级官属也不缺乏汉吏,怎么可能还录取三千人,就是现在的千人都未必能保证,一群刻舟求剑的人,把乱世的情况当成了正常的情况了。”

    唐诚虽然不是陈郡元老,但也是大汉开国六郡老兵,他在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天子打天下,一步步从小兵做到军司马,而后加入大汉军官培训班,成为太尉府的参军。他靠着自己努力拼搏才拥有这一切,自然看不起这些想一步登天的人啊。

    韩信了然道:“这种情况对我大汉的脸面终究不好看,朝廷不管这情况?”

    要知道秋收之后大汉朝廷是极其忙碌的,不但要进行科举考试,还有各郡太守的上计,贤者大会,诸侯大会,可以说一年的总结大会都在这个时间段开启。

    唐诚道:“天子说了,游行示威是这些士子的权利,只要他们不妨碍到其他人就不必理会他们,但朝廷录取多少人朝廷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录取。”

    去年的大游行之后,游行示威已经成为了长安的一大特色了,只要有不满的事情就会发动一场游行示威,游行的人群围绕整个长安城再到咸阳宫集中,不过那些都是小规模的,也没有造成多少动乱朝廷就没有管过。

    丞相周章本想立法限止这种事情,但被徐凡拒绝了。

    徐凡认为游行示威能提前引爆社会的矛盾,让朝廷的官员重视这个矛盾,提早解决,总好过一直压抑压成火山爆发,最后整个吞并一个王朝要好。

    而且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社会的矛盾爆发会更加激烈,游行示威的场次数会更加多,大汉朝廷不趁着现在社会矛盾少的时候积累经验,学会处理这些问题。难道等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的时候,就更难处理这些事情了。朝廷的人会出现什么昏招徐凡看的太多了。

    最后大汉朝廷设定了一个《游行示威法令》规定游行示威不得打砸抢烧,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违反抗律朝廷必定镇压。但不影响其他人的游行示威,朝廷也不得干预,所以才有现在的这一幕。

    当然徐凡不否认这些士子游行示威的权利,但却不会增加汉吏的名额。

    他在后世见多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面对矛盾总是不抓根本,总是想糊弄的解决问题,糊弄不住干脆就不解决,最后变成一个巨大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像士子多了,没有位置,那就想个省心的方法,让他们继续读书,把这个问题推迟几年。

    几年之后再发了个小文章,让你们脱去长衫去打铁,说是钢铁厂更需要你们。

    徐凡不想把问题交给子孙后代,那现在就要坚决控制住汉吏的名额。

    直接了当的告诉这些人,钢铁厂更需要你们,全部给我去打铁去。

    而此时叔孙通和伏生出来说道:“各位士子,减少科举的名额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你们即便是在这里站上一年也是改变不了。”

    “尔等都是有见识的人,不像泼皮无赖那样无理取闹。老朽和你们算一笔账,我大汉像亭长,里长,这些基层小吏都不算。就算乡县小吏,俸禄百石以下的小吏已经超过了10万人,百石以上官员超过了3万人,每年朝廷光支付这些官员的俸禄就超过了3000万石粮食,10万金。”

    “朝廷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又都用在官员的俸禄上了,现在朝廷是不可能无限量的增加汉吏的数量,以朝廷汉吏替换的速度,每年千人将会是常态,即便你们闹的再凶,也是不可能更改的。”

    现场的士子沉默了,一来游行示威十来天已经泄了他们的士气,二来叔孙通算的账也让他们明白,朝廷官员是不可能无限量增加的。

    叔孙通看他们冷静下来了,继续说道:“但你们也不是没有出路,我大汉治下有上百诸侯,他们的诸侯国缺乏人才,你们可以前往这些诸侯国。

    二就是我大汉,加大对教育,在郡县,每千人要有一所小学,每乡里有小学,伱们可以成为夫子,乡间的夫子有土地,有学田,郡县的夫子有俸禄,你们可以享受官员的待遇,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障。”

    去年的大游行获取的福利待遇,官员马上跟进,宗正叔孙通制定了官员的福利法令,这其中包括了官员的加班费,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等,高级汉吏享受的待遇等等。

    第一批享受退休待遇的大汉官员就是孔鲋,郦食其,许丰等年纪大的汉吏。

    其中郦食其,孔鲋,许丰退休之后被徐凡返聘为尚书,虽然没有权力,但可以依靠他们丰富的处理政务经验,为徐凡这个天子提供意见。

    成为大汉的夫子算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徐帆吸取了后世的教育,知道任何行业都不能一味的讲奉献不讲待遇,所以大汉的夫子待遇一直不差,属于大汉中产以上,不管是收入和地位都是比较高的。

    但能来长安考科举的士子,普遍都是小地主以上的身家了,夫子这个职业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甚至有很多人不屑一顾。

    伏生这个时候也跟着说道:“难道只有成为汉吏才能实现你们的心中理想抱负,还是说你们的理想只是想掌握权利。”

    “大汉想要建设大同世界,各行各业都缺乏人才,长安城当中,有水利学院,有墨子学院,有鲁班学院,医学院,这些行业都是建设大同世界必须的人才,尔等也可以加入这些学院,学习技能,为大同世界理想出力。”

    “朝廷给了3000名额,尔等可以报考这些学院,要是家中缺乏钱财,难以完成学院,也可以申请成为朝廷的选调生,朝廷提供学费和生活费,帮助你们完成学业。”

    叔孙通最后大声道“路,朝廷已经摆出来了,该怎么选,你们自己抉择,想好成为夫子就去宗正府报名,想要继续学习的就去教育令府去报名。”

    说完叔孙通和伏生两人离开了。

    这些士子们面面相窥。

    “朝廷给了出路,我等散了吧!”一个学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