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54章 客车总公司和朝廷应该做的事情(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54章 客车总公司和朝廷应该做的事情(1 / 2)

大汉七年十月六日,长安城,燕宫。

    徐凡找来自己的老部下陈锐。他就是当初陈家里的屠夫老刀,这些年他一直管理跟在徐凡打天下伤残的士兵。

    虽然徐凡已经尽量安排士兵成为汉吏,还有成为作坊的工匠和管事。

    但还是有一批士兵受伤严重,已经难以正常生活了,徐凡在关中弄了一个荣军农场,主要是用来照顾这些伤兵,由陈锐管理。

    徐凡问道:“你们在农场的生活如何,有什么困难?”

    陈锐道:“有陛下的照顾,大家互帮互助过的很好了。”

    这不是陈锐的客套话,而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荣军农场地处郑国渠,大汉朝廷用了上百万亩土地来安置这些伤兵。

    因为这些老兵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小门小户的自耕农显然是做不了的。

    大家以农业工人的模式在那里生活,农场的收益所有人平均分配,日常生活上也互帮互助。

    同时徐帆也派遣墨家跟农家的人过去帮忙,内史郡在春耕秋收的时候也会去帮这些老兵。

    节假日的时候,长安的学生们也会去荣军农场,帮助老兵们除草施肥,打扫居住地的卫生,听他们讲以前的战争故事。

    徐凡用后世的制度,发动了整个关中的百姓去照顾这些老兵。让这些老兵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认为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

    徐笑凡道:“我给兄弟们找了一个好差事,就是成为客车车夫,这事情虽然操劳,但是手脚不便的人也可以做。”

    车夫陈锐知道,但客车车夫是什么?陈锐就有的迷茫了。

    徐凡笑道:“这两年长安城的人口越来越多了,作坊也越来越多,新的作坊已经建设到长安城郊区了,长安城的百姓要上工,一来一回花费的时间并不算少,要是有一种专门的马车,花上一钱,把工人从自己居住的地方运输到工作的作坊区,想来长安城的百姓是热意付出这笔钱的。”

    陈锐喜道:“要是某肯定原因花这个钱。”

    “长安城有上百万人,就相当于你们有上百万客户,客车市场极其大,应该可以盈利的。”

    陈锐疑惑道:“陛下,这种客车的花费不会太低,能赚回来吗?”

    一辆质量好一点的马车,价格都在上万以上,要是再把马的价格算上,这样一辆马车少则两三万,多则四五万。花几万钱购买车却只赚一钱,陈锐觉得这生意有可能亏本。

    徐凡笑道:“朝廷会专门建造客车,可以容纳20-30人,而且路上回多设立几个站点,虽然一人只收一钱,但人多了赚的就多,一天多跑几趟,赚个几百上千钱还是可以的应该是可以盈利的。

    而且长安城每年生产的货物数量也是极其庞大的,要是你们可以从短途货运分一笔钱,那也是一块不小的市场。

    不过朝廷也并不打算在这方面赚太多的钱,一来可以让他们有一份活,二也是为长安城百姓提供交通便利。”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朝廷和我拿出一笔钱,购买500辆载重马车当客车用,在长安城成立客车总公司,你担任掌柜,一辆客车要配备一个车夫,一个售票员,这样就可以安置1000个老伙计了。”

    要是客车总公司可以盈利,就继续增加客车的数量,同时也在关中其他郡县建立分公司,想来安置上万老兄弟应该是可以的。”

    陈锐道:“陛下既然信任我这个废人,那某就带兄弟们试一试看。”

    下午陈锐就回到荣军农场,把徐凡的意见说了一遍。

    这些老兵纷纷踊跃报名,想当车夫和售票员。

    一是他们也想为天子做点事。

    二就是他们也想去长安城。即便有再多人照顾他们农村的条件,毕竟还是比不上城市。

    在各方的帮助下,丞相周章从朝廷拿出一千万钱,徐凡从自己的私库拿出一千万钱,刘杰也以成本价卖了五百辆改装客车,太仆以最低的价格卖了1000匹马,长安客车总公司成立,上计令张仓帮忙设计客车路线。

    大汉七年十月十六日,长安城。

    一辆两丈长的马车停在槐树里,引起所有人的好奇,马车在长安城不稀奇,但两正常的马车就非常少见。

    只见一个瞎了一只眼的壮汉大道:“有要坐马车的吗?我们的马车通向西市只要一钱,只要一钱就可以坐。”

    但壮汉不但瞎了一只眼,还面目狰狞,他这一吼,反而吓的四周的百姓不敢靠近。

    车夫发现这种情况道:“你这亨货不要出来吓人。”

    而后车夫对四周的百姓拱手行礼道:“我们是大汉的伤兵,不是歹人,天子怜悯我等伤残之人,弄了一个长安客车总公司来安置我的,同时也是为了方便长安城的百姓出行,只要出一文钱就可以坐上我们的马车,一路坐去西市。”

    车夫的解释让所有人松口气,对于汉军他们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既然是天子安排的,那就不是歹人了。

    “真是一钱?”西市离槐树里有十里的路程,要是只花一钱就能坐马车抵达,那是极其划算。

    车夫笑道:“童叟无欺,这是天子定下的价格,我等可不敢乱加价。”

    “好,某要去西市!”一个青年拿出一钱给车夫。

    车夫接过钱之后笑道:“还有想去西市的没有,有的话赶快上车。”

    最后有6个人登上了他们的马车,而后车夫更是一路叫喊:“有没有想要去西市的人,只要花一文钱就可以坐马车到西市了。”

    一路上还真不断有人登上马车。就像徐凡想的一样,长安城有庞大的工匠阶级,这些人有坐马车的需求,但他们却买不起几千乃至几万钱马车。

    客运马车的出现算是补全了这块市场,普通的百姓拿不出几千上万钱,但一钱他们却是拿得出来,也舍得拿出一钱降低自己的辛苦。

    于是从10月中旬开始,长安城的百姓就发现了新鲜事物,几百辆开始在长安城内穿街走巷。一群缺胳膊断腿的老兵不断大吼招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