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小兵王2)_第367章 ,处于上升期的匈奴与火炮(1 / 2)_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7章 ,处于上升期的匈奴与火炮(1 / 2)

大汉八年,五月五日,长安城。

    漠南都督韩信再次来到长安城诉职,并且带来了白羊王和鹿英,牛柯这些白羊部的首领,而这次接待韩信的依旧是太尉府的参军唐诚。

    禁军先带走了白羊王等匈奴人的大贵族,唐诚则带着韩信去太尉府。

    路上,唐诚一脸钦佩的看着韩信道:“都督真乃我大汉第一名将,十几万部众的白羊部居然被都督一占吞并,如此战绩可比当年武安君李牧。”

    韩信的年纪和唐诚差不多,但韩信已经成为一方大将,而唐诚还是一个四百石的参军,而像他这样的参军,太尉府有几百个。唐诚对韩信年纪轻轻却能建功立业羡慕不已。

    韩信却淡然道:“机缘巧合而已。而且白羊部也算不得强盛的部落。”

    唐诚羡慕道:“末将真恨不得成为都督帐下百夫长。”

    唐诚是战后才加入汉军的,他当时想要参军建功立业,因为有文化成为太尉府下的一员参军。

    而大汉统一天下之后,徐凡开始对汉军正规化,知识化,尤其是徐凡学会后世,开始组建参谋部这样的组织来统筹管理整个汉军,这需要的有文化的参军就更加多了。

    唐诚这个参军因为有文化,算术好,成为计算粮草给养,计算大军行军路程对粮草的消耗,保证粮道畅通,确保军队供给不发生困难的筹算参军。

    虽然唐诚这個参军能待在安全的长安城,但却不能上前线建功立业。

    但这和他建功立业的目标背道而驰,参军不应该冲锋在前吗?怎么他却要拿着算盘,拼命计算大军需要的粮草。

    韩信道:“唐参军真想要去前线,可以向天子上书,陛下一直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

    唐诚想了想坚定道:“某明日就试一试。”

    韩信问道:“天子弄的牧场票卖的如何?大漠的土地真有人要?”

    牧场票这事情在大汉影响太大了,甚至都压过了韩信吞并白羊部的热点。韩信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牧场票要是卖的好,说不定今年大汉就可以发动对匈奴人的北伐大战。

    但要是销售不行,以大汉现在筹集的物资,显然满足不了几十万人北伐大漠,勉强发动大战,双方最多的漠南交锋。

    最大的可能是北伐大战要推迟一年以上,匈奴人的实力会变得更加强大。

    唐诚道:“卖的非常好,现在已经卖了1000张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议论牧场票这事情。”

    韩信震惊道:“1000张?”

    一张亩产票价值100万钱,1000张就是10万金了,韩信只能暗道,真不愧是长安城,有钱人就是多。

    唐诚一脸羡慕道:“景家一口气就卖了100张,真不愧是我汉国的大贵族。”

    韩信倒是了然点头道:“要是景家他们还真可以拿出这么多的钱,在前朝他们就是楚国的大贵族了。”

    韩信原本就是楚人,他当然知道景家的实力了,只是他有点奇怪道“本将记得,景涛本是晓骑将军,他完全可以在漠北建国,何必花这个冤枉钱?”

    唐诚道:“漠北建国哪有漠南好,而且现在大汉还有富裕的南洋,诸侯国只能建立一个,这是一个家族千年的传承,怎么能选择在漠北这样的荒凉之地,大部分将军都想去南洋建立封国。

    漠北用来赚钱就不差了,反正土地便宜,养几年牛羊就可以回本,还可以用漠北牧场补贴自己封国。”

    而后唐诚小声道:“购买牧场票的主力就是我大汉的诸侯贵族。”

    是的,从大汉朝廷推出牧场票之后,第一个有反应的就是大汉的贵族,这些家伙就纷纷使出各种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往天子眼前,丞相眼前靠,动不动就说自己跟着陛下历经生死才打下了天下,现在有牧场票这样的好事情,朝廷应该照顾我等功臣。

    其他人不知道汉军实力如何,这些军方出身的贵族还能不知道,这些年朝廷对武备的投入就没有小过,再加上朝廷庞大的物资,大汉各大粮仓汇集的粮食就超过了3亿石,大汉还有怎么的物资仓库,里面各种布料超过千万匹,还有堆积如山的食盐,白糖,铁锭等珍贵的战略物资,各地武库可以武装上百万大军。

    大汉帝国虽然才成立不到十年时间,但士兵强悍,物资充裕,民心军心高昂,天下人都热意在马上建功立业,大汉各方面比暴秦都要强大好几倍,区区一个匈奴人,他们不认为大汉有战败的风险。

    大汉发行的牧场票可谓是买到就是赚到,看朝廷的意思是只发行100万金的亩产票,满足作战需求,谁知道晚了能不能买到,在大汉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长安城随便一块砖头砸下去,就能砸到一个身家超过百万的人。

    所以这些贵族动不动在徐凡面前显示自己的伤口,表示自己为大汉的江山出过力,流过血。

    徐凡都对他们无语了,一个个不想去漠北建国,但却又想要赚漠北的钱。徐凡只能表示只要他们有钱,牧场票可以优先给他们。

    等大汉的贵族买完才能轮到大汉的作坊主,大商贾,最后才是那些有钱的地主老财,不过他们还在赶来关中的路上,这波热朝还要等一段时间。

    韩信知道这点反而是松口气的,牧场票卖的好,对匈奴人的北伐大战就可以提前了。

    韩信来到长安,入住将军府。

    徐凡马上召见韩信,再次仔细询问拜月山之战的情况,同时也想要听听韩信对匈奴人战斗力的意见。

    韩信把当初那场大战完完整整的和徐凡说了一遍,对匈奴人的战斗力既不高看,也不抵看。

    而是说道:“冒顿虽然在漠北大炼钢铁,但匈奴人的铁甲骑兵可能在1万人上下,也只有这1万人可以和我大汉精锐匹敌,匈奴人全力征召,可以召集十几万骑兵,但这些骑兵的战斗力完全不能和我大汉的铁甲骑兵相比,我大汉2万铁甲骑兵就足够横扫十几万匈奴骑兵。”

    “但冒顿在全力武装匈奴人,漠北王庭的羊都快被冒顿卖光了,现在匈奴人在以每年5000——1万数量武装铁甲骑兵。”

    徐凡问道:“我军今年杀入漠北,就能消灭匈奴人?”

    韩信继续道:“也不容易,末将认为冒顿不会和我军正面交锋,匈奴人把主要部众迁移到漠北,就有避开我军锋芒的打算,而且匈奴人也更加擅长游击战,冒顿是大漠枭雄,他是不可能放弃匈奴人的长处和我大汉硬拼。”

    游击战的威力徐凡太清楚了,漠北是匈奴人的老巢,他们完全有能力和大汉打游击。

    徐凡叹口气道:“朕也最担心这点,要是冒顿在大漠上和我大汉精骑打游击,大漠广阔无比,想要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太难了,要是战事拖到大漠十月,气候转寒,天降大雪,大漠寒冷的天气就会成为匈奴人最大的盟友。”

    拿破仑纵横整个欧洲,结果倒在了严寒之下,他集结的几十万大军全部被埋葬,至此他的事业一落千丈,最后被流放。

    而后世东汉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后世有名的昏君灵帝,年轻时派遣大将率领5万骑兵杀入大漠,最后被当时的大漠霸主檀石槐击败。

    当时檀石槐带领鲜卑人正面作战被东汉军队击败。于是他们改变战法,并不和汉军正面交锋,而是诱敌深入,一路退到北海附近,拖到天降大雪,最后大汉这5万精锐被鲜卑人歼灭,五万精锐十不存一,这一战也彻底打断了灵帝的雄心壮志,让他成为了一个只懂吃喝玩乐享受的昏君。

    此时漠北的情况和后世想的不一样,这个时代气温比徐凡后世都要高一些,漠北水汽比后世很多北方地区都要多。

    这就导致漠北可以承受更多的人口,历史上面对武帝强大的进攻,匈奴人就是坚决退到漠北,躲到汉军的兵锋之外。

    不要看武帝集合了天下的钱财,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漠北大战,但那也只是重创了匈奴人,而没有灭掉匈奴,严格来说漠北大战属于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

    匈奴人固然被武帝打的半身不遂,但大汉自己也是五脏受损,极大激化了各个阶级的矛盾。

    漠北之战后,匈奴人依旧是大漠的霸主,他们的霸业甚至比西汉国运都要长,一直到东汉后期,新的大漠霸主檀石槐带领鲜卑人取代匈奴人。

    此时匈奴处于他们民族的上升期,徐凡不怀疑他们有足够的韧性抵抗大汉,但徐凡却不想和他们继续纠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