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文明观测员)_孔子周游列国(1 / 1)_中国历史故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孔子周游列国(1 / 1)

孔子,原名孔丘,出身于鲁国,其父叔梁纥曾是一名武官,但在鲁国社会地位并不显赫。孔丘自幼年丧父后,便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后来移居至曲阜,并在此地成长起来。童年时代的孔子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对礼仪的浓厚兴趣,常常模仿大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动作。青少年时期,他勤奋研读,广泛涉猎六艺——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以及算术,到了二十岁时,他的学问已经相当深厚,并因尊崇西周初期制定礼乐制度的周公姬旦,对古礼有着深刻理解,被誉为“博学好礼”。

  此时,怀抱理想的孔子渴望进入仕途,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形成了独特的施政理念,但最初仅在政府部门担任过管理仓储及畜牧业的小吏。尽管职位低微,孔子始终勤勉尽责,工作表现出色。

  尽管仕途坎坷,但因其卓越的学识和对周礼的精深造诣,孔子在三十岁时已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拜师。孔子顺势开始招收学生,创办私塾。鲁国大夫孟僖子临终前嘱咐其子向孔子学习礼仪,此后,孔子的学生被推荐给鲁昭公,并受命前往周朝故都洛邑考察周朝的礼乐制度。

  鲁昭公二十年间,齐景公访问鲁国并与孔子交谈,两人围绕秦穆公称霸问题展开了讨论,自此,孔子与齐景公建立起联系。然而,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内乱爆发,三大家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手驱逐了鲁昭公,迫使昭公流亡齐国。孔子也因此离鲁赴齐,并在齐国再次与齐景公交谈,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齐景公颇为赏识孔子,有意重用并赐予封地,但遭到齐国大夫晏婴的反对,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难以实行。孔子在齐国两年后遭人排挤,甚至面临生命危险,求助于齐景公,却未能得到有效庇护,遂匆忙返回鲁国。那时,鲁国的实际权力已落入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这三桓手中,而且他们的权力又被各自的家臣所分夺,形成“陪臣执国政”的局面,这一现状与孔子倡导的“礼治”背道而驰。孔子回到鲁国后,虽有两次从政机遇,但他因不满现状,均未接受,而是专注于教育事业,广收门徒,传播学术思想。

  直至鲁定公九年,孔子终于被任命为中都宰,并凭借卓越的政绩在短短一年内晋升为司空,随后又擢升为司寇,使得鲁国政治清明,国力增强。彼时,吴国在伍子胥、孙武辅佐下击败楚国,威震中原诸国,尤其是对齐国构成直接威胁。齐国自齐桓公去世后的霸主地位早已动摇,直至齐景公继位并在晏婴辅佐下逐步稳定并恢复国力。意图重振雄风的齐景公邀请鲁定公在两国边界夹谷进行会盟。鲁定公决定由时任司寇的孔子担任“相礼”,陪同参与此次会盟。孔子鉴于齐国曾经对鲁国边境的侵犯,建议鲁定公做好军事准备,鲁定公采纳了他的意见,带领兵马赴会。在夹谷会盟过程中,由于孔子的智谋,鲁国在外交场合占据主动。会盟结束后,齐景公自觉理亏,归还了之前侵占鲁国的三块土地。

  在鲁定公十二年,孔子推行了一项名为“堕三都”的改革,意图拆除三桓家族建造的超越规制的城堡,以削弱三桓的势力,但这引发了三桓家族对孔子的强烈抵触和怨恨。

  齐国自夹谷会盟后,深切认识到孔子在鲁国的影响力,深感其留在鲁国不利于齐国利益。于是齐景公采取分化策略,一方面利用三桓与孔子的矛盾加深鲁国内部裂痕,另一方面采纳大夫黎鉏的建议,精选八十个美女组成乐队送往鲁国。鲁定公沉浸于享乐,疏于朝政,为了避免孔子的直谏,甚至有意避开孔子。在鲁国举行郊祀之后,按照传统应当将祭肉分赐给大夫,但鲁定公却未将祭肉分给孔子,显示出已无意继续任用孔子。面对自己的治国理念无法贯彻,孔子深感失望,不得不带领众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

  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展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生涯。

  孔子首先抵达卫国,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给予鲁国同等的俸禄待遇,但并未授予具体官职,只是邀请他参与政事讨论。然而,在卫国逗留数月后,受到谗言诬陷,卫灵公开始怀疑孔子,甚至派人监视他。孔子恐遭不测,带着弟子离开卫国,计划前往陈国。途中经过匡城时,因误会而被困五日,脱困后到达蒲地却又遭遇卫国贵族公叔氏的叛乱,再度受困,最终得以逃脱并重返卫国。然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召见孔子时,乘车排序不当,孔子感到受到侮辱,遂离卫而去。

  孔子一行辗转至曹国,再至宋国,在宋国受到司马桓魋的迫害,幸得逃脱,然后来到了郑国。行至郑国途中,孔子与弟子失散,他在东门外徘徊时,被当地人形容为“彷徨若丧家之犬”。孔子从郑国又来到陈国,因晋楚争霸波及陈国,孔子离开陈国,途径蒲地时再次受阻。蒲地人强迫孔子起誓不再前往卫国,孔子表面上应承,但实际上灵活应对,认为被迫的誓言无效,最终仍赴卫国。卫灵公虽亲自出城迎接,但最终还是未启用孔子,孔子无奈再度离开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向西行进,晋国中牟县宰佛肸叛乱,欲邀孔子共事。孔子本有意向,但遭到弟子子路的强烈反对,认为不应为叛臣效力,孔子犹豫再三,最终放弃前往。

  孔子一行来到蔡国,在此居住三年,其间吴国进攻陈国,楚国出兵救援,得知孔子在陈蔡之间,楚昭王派人邀请他。陈、蔡两国大夫担忧孔子加入楚国会威胁本国,于是派兵将孔子围困在荒僻之处,使其几近断粮。即便如此,孔子依然秉持信念,抚琴诵经教导弟子。子贡寻得楚国援助,楚昭王派兵解救了孔子师徒。

  孔子在楚国时,楚昭王有意赐予其七百里封地,但孔子曾表达过“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道乎”的意愿,楚国令尹子西担忧孔子会借此建立类似周文王那样的根基,从而阻止了这一想法。楚昭王也因此对孔子有所提防,最终未予以重用。

  六十三岁时,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此时卫灵公已去世,其子卫出公继位。不少孔子弟子在卫国担任官职,卫出公也希望任用孔子。然而孔子坚持“正名”原则,这意味卫出公需将王位让与其父,卫出公自然不愿,故未任用孔子。

  在鲁国,孔子的弟子们在为官时多有建树,季康子深感孔子弟子的才能,特派人将冉有从卫国召回。冉有率军击败齐国,凯旋而归,季康子询问其用兵之道,冉有答曰源自孔子教导。此事促使季康子下定决心,派人将孔子召回鲁国。

  孔子曾在卫国时拒绝回答孔文子关于作战方法的请教,不久后,季康子派人携带丰厚礼物迎接孔子回鲁。孔子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鲁国。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周游列国的十几年间,历经艰难险阻,数次遇阻受困,甚至几度生死边缘,但他始终坚守理想,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时,虽然仍未能得到重用,但他将精力投入到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和教育事业上,《诗经》、《尚书》、《春秋》等经典文献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孔子系统整理而成。

  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孔子溘然长逝。他的学说由弟子传承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也因此成为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并被后世尊崇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