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耽搁了一些时日,这段时间,李善长心中十分忧心,生怕因为自己的迟到,使得河南府受灾过重。
但当李善长来到荥阳之后,看到荥阳城外那秩序井然的场面,李善长这才松了口气,特别是经过打探,李善长得知朱雄英在荥阳城的所作所为,更是心惊不已。
凭借两招,不但得到了粮食,而且还稳住了灾民,更是收取了这些百姓的民心。
这段时间,朱雄英的名声,已经在整个河南府响彻,众人都在传,大明的第三代,肯定是又一个盛世,朱雄英肯定会是一个圣主明君。
朱雄英听到李善长如此说,道:“韩国公言重了,此番孤也是跟着一起来的,自然知道道路难行,这不是韩国公的错,毕竟人力终究无法战胜天灾。”
李善长闻言,道:“殿下,如今粮食应该是基本足够了,只是如今河道如何了?可有堵住?”
“已经堵住了,而且巩县的水也快退的差不多了。”
朱雄英说道。
从进入荥阳城的第三天,朱雄英就听从了李景隆的建议,号召这些灾民们,去填那个缺口。
至于报酬,便是粮食。
凡是青壮男子,去做工的,每日都可额外领取一斤粮食。
所以那些灾民们只要是青壮的,全部都去河口填补缺口。
几万人,不过五日时间,就将缺口堵的严严实实。
实际上,以朱雄英如今在河南府的名望,就算是朱雄英不出这一斤粮食,百姓们也会跟着前往。
李善长没想到赈灾最棘手的几个问题,朱雄英如今已经解决了两个,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两个。
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水患。
这两个是最为严重的,如果这两个不解决,那将会是尸横遍野,而后面的事情,就是恢复民生。
一是要让灾民有所居,二是让灾民有所食。
也就是要让灾民重建家园,而且还要保证他们来年能够自给自足。
如今正是六月底,再过个把月,那些小麦就能收成了,但如今一场大雨,将所有的都毁了。
那些有钱的人,可以去别处买粮食,但这些灾民却没办法,官府必须要解决这些灾民的生计。
旋即,李善长道:“殿下,为今之计,洪水已经退去,不知殿下可有什么法子让百姓们能快速解决生计?如今这么多灾民,如果一直吃朝廷的粮食,怕是要靡费许多。”
足有十几万人呢,如果真全靠着朝廷接济,这些人的口粮,足够养活大明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而如今大明才只有多少军队?
显然如果一直养着灾民,是不现实的。
而朱雄英却一点都不慌,只道:“这件事交给我,老师既然来了,就由老师代劳,帮百姓们恢复民房,不知如何?”
李善长听到朱雄英这胸有成竹的话,眉头一皱,提醒道:“殿下,这可不是儿戏,关乎到这么多人的性命,如果...”
李善长没有听到朱雄英要如何解决百姓生计,心中总是有些惴惴不安,生怕朱雄英太过膨胀,从而办砸了事情。
但朱雄英却不以为然,因为朱雄英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