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货车司机开始(考宏)_第215章 没汇报(2 / 2)_四合院:从货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15章 没汇报(2 / 2)

  作为搜救小组最高领导的张工深夜出现在航修厂,显然预示着勘探队伍出现了问题。

  不出所料。

  他语气急迫地概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自从克拉蚂蚁独山子油田第一口井产油以来。

  为了寻找更多油田,石油工业部实行"广撒网大捕鱼"的勘察策略。

  在这个覆盖克拉蚂蚁至乌尔禾,纵向一百六十公里,横向三十公里的区域,设置了十个钻探区块,并配合  特别调查,进行全面解析,扩大勘查范围。

  一时间,上百个地质勘察队伍浩浩荡荡涌向边疆,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

  事故涉及岩石物性探测队。

  该团队包括五位地质专家和十几位勘探人员。

  主要职责在于采集古生界与新生界的岩石样本,研究其物理特性,为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提供解析数据的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地质线索来预测可能的大型油田。

  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跋山涉水取样。

  悲剧正是在岩石物性队在阿莱套山区取样时发生的。

  当队列进入一座古老的洞穴进行采集任务时,洞穴突然崩塌。

  五名地质专家加上七名探险队员被埋在约二十米深的洞中。

  留在现场的勘探队员立刻上报勘探总队并求援,因为他们面临的是一场生死关头的大事。

  面对众多同志的性命,勘探总队不能轻视,立即集结精锐组成代号“阿莱套”的营救队。

  阿莱套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看到整个洞穴已彻底垮塌,洞口已被岩石堵塞。要想救人,只能先打一条通道。

  他们开始调度人员开展挖掘工作,然而洞顶的岩层因为缺少支撑开始松动,预示若持续作业可能引发二次坍塌。

  在不具备百分之百救生把握的前提下,营救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向京城求援。

  曾从  方那交换到了一套地下救援掘进设备的京城石油工业部具备这种能力。

  不过,这台掘进装备是重型器械,接近解放牌卡车的大小,重量足有十多吨。

  从京城到阿莱套的距离长达三千余公里。

  在这个年代,我国还在研发第一款  运输机运-5,而  途径获得的安-2直升机最大载重仅为两吨。

  在复杂多变的地面交通环境下,使用解放卡车运送救援钻探设备去边疆显得太过拖延。

  张工之所以在此,正是希望通过铁路部门,运用火车来传输援救设备。这次的岩石物性探测任务因为敏感性,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保密。

  救援行动不得不在暗中进行,所以选择在夜晚派50式  卡车接应参与行动的队员们至火车  。

  在张工阐述详情后,邢留柱段长接过话题,神色严肃:

  "岩样性质研究团队进入山洞时,带有一定量的  口粮及水源,预计能支持大约十天。自从洞穴垮塌后,时间已过去两天,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两天之内将救援设备送达阿拉套."

  "此运送任务关系着救援行动的成败,我们务必取得胜利,不容有失!"

  转身指着墙上展示全中国的铁路地图,他大声强调:

  "我们的救援列车,从京城始发,途径京广线转陇海线,终至兰新线,直达阿拉山口."

  听到兰新线的提及,所有火车司机们的表情骤然凝重起来。

  曹文直深吸一口烟,捻熄烟蒂站起:"段长,兰新线眼下还在建设中,很多路段还未通勤,我们不能指望火车飞过去啊!"

  李爱国眼中闪烁,回忆起兰新线的相关信息。这条铁路自一九五二年开始施工,线路从兰州西行横跨黄河,翻过高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脚的河西走廊,沿途途经武威、张掖、酒泉,在嘉峪关(JYG)结束长城西端的旅程,越过马鬃山东坡的玉门和疏勒河,一路西进至边境地区,如同在艰难险境中穿行。

  虽然已有部分路段在工程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后实现了通车,但仍有一大段路段在艰难地向前推进。

  刘清泉等人纷纷赞同曹文直的分析。尽管铁路工人们的能力很强,面对无轨之地,火车也并非能在人力扶持下通行无阻。

  邢留柱仿佛预料到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急于给出对策,他从口袋中掏出已半满压扁的中华牌香烟,分发给司机们每人一根,给自己点上一支,而后悠悠地抽了一口:

  "虽然从TLF到阿拉山口的轨道还未完全建成,但实际上已有轨道到达阿拉山口百里开外。从那里到阿拉套崩塌的山洞,路程尚不足二十公里,当地的紧急救援队伍会在那儿迎接你们的到来。"

  "即使轨道抵达阿拉山口,列车能否运行,还有待考验。"曹文直担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