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重逢时(不归的倦鸟)_第501章 谁是谁的光(2 / 2)_与君重逢时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01章 谁是谁的光(2 / 2)

正是因为经历过失望与离别,相遇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总有一个人会来到你身边,治愈你受伤的心灵,弥补你过往的遗憾,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我们这一生,总是在某个瞬间,遇见了某个人,命运便悄然发生着改变。

而所有的温暖与感动,牵挂与惦念,也都来自那些穿越人山人海来到我们身旁的人们。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

即使相逢短暂,有幸邂逅彼此懂得的灵魂,亦如同孤烟遇斜阳,刹那即是永恒。

愿余生,我们都能珍惜遇见,感恩遇见,用心牢记人与人之间曾获得的每一份温暖,记住心动过的每个瞬间。

“你觉得我是光,可你何尝又不是我的救赎呢?你知道吗?那些年的异国他乡的生活,已经把我机械化了。我就像是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我对父母的关心更像是公式化的处理,定时打电话问候,定期打钱,但是,没有任何陪伴。我似乎把自己的亲情之路割断了。那时候,我的父母除了心疼的我的辛苦,愧疚我的付出,更担心我与他们的疏远。他们甚至怀疑我想要和家庭‘分离’。其实,我就是累了,忙到了忘记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可是,你的出现,让我有了明显的变化,你虽然成熟,但是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引导的,而正是这种引导,让我找回了久违的‘亲情’,你就像个小妹妹,需要我带着往前走。而正是和你之间的这种互动,让我重新回忆起来了家人对我的引导。所以,谁是谁的救赎,谁又是谁的光,没有定论。”

小助理看着傅亦瑶认真的表情,她明白,傅亦瑶并不是为了安慰她,而这番话确实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

救赎是相互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美好。

只有当我们愿意面对自己的过去,勇敢地去寻求救赎,我们才能真正地解放自己。当然,也有些人说,我们也要学会去理解和接纳那些受过伤害的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可是,我想问凭什么?受伤害的是我自己,除了我自己,谁有资格、谁有立场替我选择原谅呢?

凭什么要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犯错的人是他们,他们就不应该承担一些后果吗?

在我看来,如果轻易原谅了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会让他们觉得犯错成本并不高,而且也会觉得你好像很好欺负的样子,渐渐地他们也就形成了习惯,后果不言而喻。

记住了,不急着原谅对方,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之一。

毕竟受到伤害的人是自己,说得直白一点,如果对方很简单的一个道歉就得到了原谅,那么对方的负罪感会非常非常小,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负罪感。

不急着原谅,就是为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好欺负。

虽然听起来这个理由可能有些自私,但这也是避免自己被再次伤害的最好方法之一,否则委屈的人就是自己。

记住了,有些事情,发生的次数只有0次和无数次。

对,没错,你没看错,我说的就是婚内出轨和家暴。

单说出轨这件事,一旦被另一半发现,总会第一时间寻求原谅。很多心软的人念及着多年的感情和孩子,  就会选择原谅对方。

但殊不知,你的原谅只能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毕竟出轨这件事,只有0次和无数次。

及时止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原谅他,是他做了错事,该受到惩罚的人是他,而不是自己。所以,我们凭什么原谅他们?

记住了,轻易原谅,就是纵容对方一错再错。

不管是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当有人伤害你时,你轻易选择原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意或者不开心,那么对方会觉得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时间久了,他们就养成了习惯,习惯于这样说话、做事,当遇到更大的事情时,他们也会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做,从而容易造成更大的失误和伤害。

到那个时候,再怎么挽救也于事无补了。所以,及时提醒,及时指出来对方的问题,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对方。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不小心把玻璃窗打烂了,若不及时修好,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烂。

小问题没有被得到解决,就会酿成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因为人们对小错误的纵容。

所以,当别人伤害了你,你凭什么要原谅他们?是想被他们伤害得更狠一些吗?

原不原谅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干涉,更没有人可以替我选择原谅。

所以,傅亦瑶不会劝小助理放下,更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小助理进行道德绑架。人这一辈子,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说句难听的,你有什么资格替别人选择原谅?刀子不割到自己身上,都感觉不到痛?怎么,父母无德无状,儿女还得依旧低三下四的“恭维”?怎么,父母不讲道理,儿女还要纵容吗?怎么,父母不慈不爱,儿女还要一直自我感动吗?

赡养父母是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儿女不能推辞,也不会推辞,但是如何孝敬,如何赡养,那就要看父母怎么做了。

古人说:孝子不养弃子父,孝子不养下堂母。家有千钟粟,不养抛家父。家有万石粮,不养改嫁娘。

古人教育我们: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