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笔讷)_第三〇四节 体制(2 / 2)_明末有钱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〇四节 体制(2 / 2)

明末有钱人 笔讷 1350 字 1个月前

于是这位过来报信的白莲教徒王小五忽然灵机一动,脸上挂起谄媚的笑容,说道:“姬大人,你让小人去寻刘爵爷……那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小人两眼一抹黑,怕是在浙江这里寻上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找到刘爵爷啊。不如这样,烦请姬大人替小的跑一趟——小的这份战书先留在大人这里,麻烦大人走一趟送到刘爵爷哪里去。”

说着,王小五从衣袖里掏出小孩子拳头那么大的一块狗头金,双手捧着送到姬庆文的面前,说道:“这点钱,就请大人赏赐赏赐手下人,让他们跑腿时候也带点劲不是?”

这块狗头金,乃是徐鸿儒从温州城内一家大户人家的金鱼缸底下刨出来的,不但分量十足、成色极佳,难得的是天然长成了一个兔子脑袋的模样。因此,这块狗头金的价值远远要超过其本身的分量,可以说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了。

而现在徐鸿儒困守一座温州空城,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其次的便是兵器,对于那些饿了不能吃、冷了没法穿的金银财宝,并不十分看重。

因此徐鸿儒便将这块黄金给了王小五,让他见机行事,可以上下打点打点,将递送战书这件事情给做

好了。

这送信之人办事倒也精明,一下子就瞧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直到现在才将这块狗头金拿出来,想要贿赂贿赂姬庆文这个五品织造提督。

可他毕竟找错了人。

这块狗头金在旁人眼中,多少还能算是个宝贝,可在姬庆文眼里却不过是寻常物件而已。

只见姬庆文提起这块狗头金,在手掌心里掂量了一下,笑道:“这位兄弟有意思。这块东西大不大、小不小,轻不轻、沉不沉的,不知道有什么用?做镇纸?似乎粗简了些。腌咸菜?好像又不够大。放在我这里太碍事了,你还是拿回去吧。”

那王小五一听就慌了——姬庆文不收金子是小事,可不收金子就是不帮着办事,那可就是大事了。

按照王小五早年间在衙门里帮办时候的经验,寻常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收礼之人铁面无私,而是嫌弃送的礼太平常、不值钱了。

于是王小五赶忙解释道:“姬大人可别误会了,这玩意儿可不是用散碎黄金熔起来的,而是产自天然。像这一块狗头金黄金也就二三十两重,可放到世面上少说也得值一百两黄金呢!”

“哦?一百两黄金?那就是一千两白银了?这数目可不小啊!”姬庆文笑着说道,又扭头对身旁坐着的李元胤说道,“李指挥,你是锦衣卫指挥使,深通大明律法,你给我说说,收受叛军一千两银子的贿赂,该当何罪啊?”

李元胤原来是十分严肃的一个人,可跟着姬庆文两三年,倒也变得略微灵活放松了些,知道姬庆文是有意在作弄这个王小五,便危言耸听道:“这罪过可不小。一则,按照太祖《大诰》,在职官员受贿纹银六十两者便要剥皮实草,一千两银子怎么着也得凌迟处死了。二则,收了叛军的贿赂,那便是通敌之罪,是要株连九族的……”

未待李元胤把话说完,姬庆文便打断道:“哟,李指挥,你可吓着我了。又是凌迟处死、又是株连九族,你叫我还怎么敢收这点钱呢?”

一旁的王小五都听愣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刑律定得极为严格,要是严格按照太祖爷的政令行事,恐怕大明朝上下就没几个能活的官员了。也因此,朱元璋驾崩之后,大明朝传了两百多年,就再也没人把《大诰》里的东西当回事了,却不知姬庆文身旁的这个锦衣卫老爷为什么又把死得邦邦硬的朱元璋给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