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钱人(笔讷)_第三二一节 福禄伯(2 / 2)_明末有钱人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三二一节 福禄伯(2 / 2)

明末有钱人 笔讷 1319 字 1个月前

这样一来,便将文章的立意拔高了许多,顿时赢得了崇祯皇帝的欢心,赞道:“长卿(温体仁的字)拟的这篇旨意好得很,正合朕意。好,此回就用长卿的稿子了。”

说着,崇祯便在温体仁又是感激又是得意的眼神之中、在周延儒又是嫉妒又是悔恨的眼神之中,将这篇墨迹淋漓的文稿递给一旁的司礼太监,加盖印玺之后,压在书案之上,就等着白莲教之乱彻底平定之后,便要给姬庆文加官进爵。

就在内阁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接着姬庆文封爵之时争风吃醋之时,排行第三的徐光启却是含笑不语、稳坐钓鱼台。

原来徐光启同姬庆文的关系极为密切,原也用不着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上多费工夫,只消在散朝之后,回家写一份私信送到姬庆文手里,将皇帝的态度向自己这位小朋友说明了也就是了。

徐光启的书信并没有用兵部的六百里加急快递、也没有走锦衣卫的路子,而是通过漕船慢慢递送到姬庆文手中的,从京城出发已过了七八天了。

这七八天里头,诚意伯刘孔昭不断催促姬庆文加紧进军,力求

尽快将温州城攻破,可姬庆文却始终以麾下军士疲劳不堪、火药子弹都需补充等理由一一搪塞过去,就是不肯出一兵一卒。

后来接到徐光启的书信之后,姬庆文就连理由都懒得找了,干脆就只回两个字——不行!

毕竟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姬庆文也马上就是为侯爵老爷了,同刘孔昭是同样的品级,没必要去卖刘爵爷的面子。更何况,姬庆文脑袋上的侯爵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一金一银买回来的,可比刘孔昭凭着祖上的威名继承来的可要硬气多了!

城外朝廷官军安安心心地休养生息,城内的白莲教却是忙得不可开交。

照理说,白莲教数万人马困守一座孤城,本来应该没什么事情好做。可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需要让众人都忙碌起来,否则闲着救容易想入非非、就容易横生事端、就容易节外生枝……

因此,徐鸿儒一边调养枪伤,一边下令麾下尚存的三万多白莲教徒做了几件大事。

一是将温州城挖地三尺,搜寻翻找了好几遍。将城内居民埋藏起来的金银、粮食、美酒等等统统翻找出来,居然又搜罗起了不少物资。

二是大肆封赏信徒弟子。只不过现在徐鸿儒手里没有真材实料,只能给些虚名而已。便在许道清的“大师兄”之下,论资排辈地继续任命了“二师兄”、“三师兄”、“四师兄”、“五师兄”……一直封到“一〇〇八六师兄”……

三是组织全部教徒弟子大办法会,抬出在城内找到的铜锣、大鼓、唢呐等等乐器,成天大吹大擂,搞得温州城中鸡犬不宁。

眼看就要城破人亡了,徐鸿儒还在弄这些形式主义的玩意儿,不少老教徒见状无不忧心忡忡,然而徐鸿儒却另有一番打算。

原来是他几次企图率领城中弟子突围,都被严阵以待的官军堵了回去,这让徐鸿儒意识到正面突破绝对没有办法成功。

于是他便独辟蹊径,召集起原本从事修造建筑、挖掘壕沟、疏通河道等工作的白莲教徒,在城内大办法事的喧闹声的掩护之下,选了温州城内一处靠近北墙的院子,在里头挖掘隧道,想要将隧道挖通之后,亲率少数亲信和精锐,从隧道之中逃脱出去,让官军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一座温州空城。

可惜徐鸿儒行动虽然隐蔽,却依旧被城外的姬庆文所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