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之娱乐香江(会飞的坦克车)_第二十三章、谈判(1 / 2)_重活之娱乐香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十三章、谈判(1 / 2)

          “我之所以入股主要还是为你们《星辰日报》考虑!”雷卫东慢悠悠地说道:

        什么为《星辰日报》着想,简直是无耻之尤,陈海明又一次见识到雷卫东的嘴脸了,明明是趁火打劫还装的一副高尚的嘴脸。

      “请问雷先生是怎么为我们报社着想的?”相比陈海明的老道,李锐还是有些稚嫩,主动开口问道

      “很简单!”雷卫东条理清晰地解释道:

        “第一,我只是入股星辰日报目的只是要求获得少量股份,又不是要求控股,相对于《星辰日报》获得的好处来说,失去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且,你们还可以借着这个话题炒作,说新进作家雷卫东入股《星辰日报》,乃是第二个金大师出世。

            据我所知现在《星辰日报》的销售一直冲不过10万大关,而通过我的入股的话题炒作,在新小说发表的时候一定能一举突破10万大关的。”

      李锐与陈海明对视一眼,互相微微地点头,算是认可了雷卫东的计划。要知道最近《星辰日报》的销售一直在10万低一点的位置徘徊。

          李锐和陈海明想了许多办法还是没能让销售突破10万大关。

    

          哎,《星辰日报》的底润还是太薄了。而如果利用雷卫东入股的事情来炒作,在新小说发表的时候突破10万大关的情况很可能会实现。

          而一旦突破日销售10万大关,《星辰日报》才能和《明报》、《东方日报》等报纸一较高低。毕竟在香港拥有自己报纸的小说家只有金大师一人。

        金大师可以说是香港小说界的泰山级的人物,在金大师封笔以后香港武侠小说可以说一直没有一个抗鼎的人物。

          倪狂当作家虽然还可以,不过比金大师还差些,而且倪框是科幻探险小说,和武侠小说是两回事。

          可以说雷卫东是目前香港武侠界唯一能接替金大师的人物。特别是雷卫东这么年轻,谁知道他将来能达到什么高度。

      

        如果《星辰日报》运作得当,那么《星辰日报》就会因此事再度成为舆论热点,销量也会大增,而雷卫东本人的名气也会跟着飞涨,可谓是双赢的结果。

        至于金大师,那就抱歉了,反正金大师已经封笔了,不在写书了,为后辈才俊增加名气相信金大师也是愿意的。

        雷卫东继续说道:“第二,如果星辰日报答应我入股,那么我们就是自己人了,在以后我写的小说都会交给《星辰日报》,不会给别的报纸投稿”

      李锐和陈海明心里都是一震,雷卫东的做法让两人想起了金大师,《明报》为什么能成为香港报纸的一面旗子,不就是因为金大师吗!

        在《明报》刚刚成立的时候,为了提高报纸销量金大师废寝忘食的写作,以至于冷落了妻子,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最后离婚。

        但这段时间金大师的成绩可是一目了然,大名鼎鼎的《射雕》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境况下诞生的!

        后来金大师为什么封笔,年龄大了精力不足是一方面,《明报》走上正轨更是主要原因,要是《明报》销量直线下滑,濒临倒闭,你看看金大师会不会出山。

      这么一算的话,以《寻秦记》表现出来的火爆,如果新小说也这样,接受雷卫东的入股也未尝不可。

        第三、我可以保证我对《星辰日报》没有任何野心,除了你们主动开口要求,这次入股以后我不会再购进《星辰日报》一分一毫的股份。”

      “这样!”听完雷卫东的解释,李锐和陈海明难免有些心动,只不过他们哪里知道,雷卫东的想法。

        在雷卫东的商业版图中,报纸这一块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在三十年内报纸都是控制舆论的重要工具,只不过雷卫东不想自己去做这一块,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要知道报纸这一行讲究积累,一家新报纸没有几年的时间是培养不出稳定的读者群的。

        而雷卫东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在雷卫东的想法里报纸这一块要放在电影、院线、漫画公司等项目后面。等那些产业都起来后,再想办法控制几家报纸还不是小菜一碟。

      《星辰日报》就先让李锐、陈海明两人打理,让他们把《星辰日报》的地基打牢,等过几年香港危机来袭,《星辰日报》还不是雷卫东的禳中之物,要知道在那几年香港可有无数企业倒闭,不知多少富豪破产。

        “可以,我同意。雷先生入股《星辰日报》!”李锐仔细考虑了一下,最终同意了雷卫东入股的要求。

          “不知道雷先生的新小说,有没有带过来。”既然大框架谈好了,下面就要谈实质性问题,如果雷卫东的新小说达不到两人的要求一切免谈。

            “当然带了!”雷卫东示意锺储红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递给陈海明。

            “这是30万的稿子。你们先看看有什么问题!”

              《大唐双龙传》,看到书稿上的名字,陈海明也没废话立刻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