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寄秋独自踏上旅途的第十天。
因为自己小心到有些神经质的原因,这十天里,没有再发生什么太大的意外。
人类也见过几次,路人的话基本都是同样大包小裹一副逃难的架势。他们通常三两成群,见到陌生人后会自觉地拉开距离各走各的路,显然并不希望无端招惹是非。当然,也不排除是李寄秋手里那把铮亮的工兵铲在起着威慑作用。
定居点也见过两个,但李寄秋实在难以分辨出那些人到底是偏向于无辜的普通幸存者,还是更偏向于心怀恶意、伺机打劫的强盗。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也不敢贸然去接触对方,只能如同做贼一样偷偷绕开定居点。
幸存者的数量似乎比李寄秋想象中的还要少很多很多,灰雾和次生灾难真的杀掉了那么多人吗?不过也有可能是大多数幸存者都龟缩在自己的领地中,不会轻易外出罢了。
毕竟,在这个乱世里,除了真没地方可去的人,谁会在外面瞎晃悠。
这个状况对李寄秋来说只能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因为刻板末日文学影视的影响,他一直坚定地认为这种世界末日之下人类的威胁要远远高于其他,现在遇不到人正合他意。
而忧的是,自己的补给没有想象得那么够用。
在积雪尚未消融的时候,李寄秋估计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每小时五公里,而实际每天有效行进的时间最多不过六到七个小时。除去必要的睡眠时间外,其余时段他主要用于寻找合适的露营地点、准备生火所需的燃料以及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
收集燃料的经历使李寄秋更加坚信幸存者数量其实相当可观,只不过他们都隐藏起来了,见不到而已。这一结论源于他在沿乡道行走过程中所观察的现象:沿途道路两侧较为细小的树木几乎被尽数砍伐,甚至那些相对粗壮的树干上也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劈砍印记。这导致李寄秋不得不深入树林更深处去搜寻可用于生火的木材,也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近来气温逐渐升高,积雪开始大面积融化,路面变得泥泞不堪,与先前冻结的区域交织在一起,大大减慢了步行速度。这就导致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走以免滑倒,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踏入融雪形成的泥地,以防弄湿鞋子,这对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消耗。现在,李寄秋估计当前自己的行进速度已降至每小时约两公里。
而且还是因为融雪的缘故,原本被积雪覆盖的树枝等物燃料还算干燥,可以很容易地点燃。但现在融化的雪水浸湿了地面的树枝杂草等可燃物,使得自己每天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足够的干燥燃料。
李寄秋感觉自己就像在开放世界游戏里做主线任务的倒霉蛋,虽然主线任务很明确,但一路上总有支线任务在分心。而“找燃料”这个支线还是必须要做的,不然自己就无法净水和用篝火驱赶野生动物。
如此一来,原本足够用一个月的食物好像也不太够了。走了十天,自己的食物储备就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而古陶县还有三百多公里。
尽管在途中李寄秋确实偶遇过一些野果,但由于缺乏辨识能力,无法确定哪些果实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哪些则不然。另外,他也曾数次看到野鸡或其他家养鸡,但由于手头没有可以远距离捕猎的工具,最后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些优秀蛋白质从眼前溜走。
照这样下去,自己早晚都要和其他幸存者接触,靠交易获取食物或者更多有用的信息。
看着面前的烂泥坑和怀里仅有的五根木柴,李寄秋深深叹了口气,刚出发时的激动心情早已荡然无存。
独行侠真不是人当的。哪怕能有一条狗,自己现在的处境都会好得多。
。。。。。。
两天后,李寄秋又怕又想要的事情来了。
他看到了一队幸存者。准确的说,是一辆奇怪的卡车和十几个人。
之所以说这辆卡车奇怪,是因为卡车露天的车厢里放着一台硕大的炉子,炉子的烟囱还在冒着滚滚青烟。
不过相比于卡车为什么有一台冒烟的炉子,李寄秋还是更关心那十几个乘客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自己隔着老远就注意到了卡车上那股直冲云霄的青烟,偷偷摸摸赶过来时,发现这辆卡车上已经坐了十个人。在躲起来观察了半个小时后,又陆陆续续有几个人带着行李从四面八方赶来。
每当新来的乘客登车之前,他们都会向那位始终站在车厢内、手持自制长矛的壮硕男子交出一些物品,这些物品大多是食物,诸如土豆、玉米、红薯或鸡蛋等。
而乘客们有男有女,每人手里除了各自的包裹外还有粗糙的自制长短武器。上了车就位后也不会再多闲聊,只是单纯的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看起来相互之间应该并不认识。
在半个多小时的观察后,李寄秋终于可以得出结论了。
所以,这应该是辆类似公交车或者说班车的存在。卡车什么时候会来这个地方大概是附近幸存者们约定俗成的,而幸存者们要乘车的话则要给壮汉支付一些物品作为车费,而这个车费基本上也都是食物。
但李寄秋看不出来车费是如何计算的,也不知道这辆班车到底要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