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只想搞钱(萨琳娜)_第77章 七零年搞点钱(完)(1 / 2)_大小姐只想搞钱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77章 七零年搞点钱(完)(1 / 2)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南岛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知青。

  “不是说这里是海盗岛嘛?是个偏僻的荒岛?”

  “哇!好美啊!海岛、椰树、农田、还有一排排的房舍。”

  “……居然有电!还有卫生所!连供销社都有!”

  “那个反光的板板是什么?我在城里居然都没有见过?”

  新来的知青们,在下船的那一刻,就开始惊呼、惊叹、惊喜。

  他们以为自己要过野人般的苦日子了,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一处世外桃源、海外仙岛。

  远,是真的远。

  但惊喜,也是真的惊喜啊。

  尤其是来到知青点,见到前辈们,真正入住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除了远,真的一点儿缺点没有。

  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南岛这么一个小地方,居然有军营,还、还有一家造船厂。

  “造船厂?不会是木工厂吧,随便弄几个舢板?”

  “……什么!是现代化的大铁船?”

  “那又怎么了?难不成你们忘了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下乡的知青,难道还能进工厂当工人?”

  “怎么不能!造船厂的厂长就是下乡知青。”

  几个新来的知青,在经过最初的惊叹后,也开始为自己的以后考虑。

  而南岛最大的“奇迹”,不是那一片已经形成规模的农场、种植园,而是一个颇为神秘的造船厂。

  听说是最早一批来南岛的知青,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积极筹办的。

  岛上的许多村民,都成了造船厂的工人。

  还有随后来的知青,若是知识、技能等通过考核,也能申请加入。

  虽然在偏僻海岛,但工人就是工人。

  有工作,有工资,旱涝保收,不用靠天吃饭。

  且,工人再累,也不会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

  “厂长是知青怎么了?我看知青点的知青,也不是全都去了造船厂啊。”

  “……哎呀,这有什么可吵的?咱们直接去问问前辈们不就好了?”

  几个新来的知青,还真跑去找前辈打听。

  然后,他们就更加震惊了。

  “试验田?你是说南岛上的农场、种植园,都是和一些大学合作的试验田?”

  “对啊!南岛气候条件好,降水、土壤等也都比较有代表性。有利于培育新品种,粮食、水果等,我们每年都有新的研究呢。”

  “当然了,有些大学停止了研究,但我们的试验田还一直都在。”

  “培育了高产量的作物,我们依然能够向领导报喜啊。”

  有比较聪明的知青迅速反应过来——

  也就是说,在南岛种地,不是单纯的种地,而是带有一定科研属性。

  就算那些知青们,没有学籍、没有工作,她们天天跟着老师们搞研究,也能一直保持学习,一直掌握着最先技术。

  只要时机到了,他们就能脱离南岛,一飞冲天!

  这样的种地,似乎也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啊!

  ……

  “来了!来了!你们看,那就是我们农场的场长温暖暖同志。她是我们南岛上第一批知青,也是农场的创始人。”

  “过去的六年里,她带领着村民和知青们,从一点点开荒,建立起了如今这个拥有耕地一万亩,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农用设备的明珠农场。”

  “她看起来很年轻啊。”

  “当然年轻,她下乡的时候才十七岁,六年过去了,她现在也才二十三岁呢。”

  “……不只年轻,还漂亮呢,虽然有些晒黑了,但跟那些常年在海边的人看着,还是很白。足见她的底子一定很好!”

  “她没结婚?”

  几个新来的知青里,也总有“见到女强人就问婚姻”的人。

  倒不是说是他们恶臭、有偏见。

  而是在他们的认知力,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结婚、生育。

  偏偏在保守的七十年代,这样的思想,依然占据主流。

  “结婚?为什么要结婚!人家温场长可是下乡知青——”

  不说事业了,单单从“门当户对”这个传统观念来说,人家温暖暖不结婚也是对的啊。

  难不成她一个京城来的知青,要嫁给岛上的村民?

  那她以后还能回城吗?

  是的!

  虽然南岛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但太偏远了,也太小。

  这么一个海岛,岛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居民也才只有三百户,不足一千人。

  关键是这样的海岛,孤悬海外,远离内陆。

  一旦有个台风海啸的,想想就可怕。

  知青们都是城里来的,他们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热闹,还有教育、医疗等等各种优渥资源。

  他们根本不想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

  “哦!也对!温暖暖是农场场长,不必为了生活而嫁人。”

  “……你这人是不是对女同志有偏见?话说总有股子阴阳怪气?”

  “我怎么就阴阳怪气了?我只是实话实说,你是敏感了!”

  “你、你还实话实说?”

  几个新来的知青,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温暖暖远远看了一眼,会心的笑了笑,却没有上前干预,而是径自去忙自己的事儿。

  “暖暖,你真的不去上大学?我们南岛也成立了生产大队,有了推荐名额,我这个大队长可以推荐你去!”

  陈村长,哦不,现在应该叫陈大队长了。

  他有些不理解,继续劝说温暖暖。

  按理说,温暖暖作为一个外地来的知青,陈大队长作为本地的大队长,不该、也不会把宝贵的推荐名额让给她。

  但,温暖暖在南岛太特殊了。

  南岛有现在的发展,温暖暖有一半的功劳。

  至于另一半,则是“云从容”和黎行舟。

  不过,“云从容”早在六年前就嫁给了黎行舟,算是他们南岛自己人。

  这对两口子一心扑在明珠造船厂,回南岛的时间都少。

  偶尔回来,小夫妻也是你侬我侬,眼里只有彼此。

  这么恩爱的夫妻,陈大队长也舍不得拆散啊。

  且,平心而论,陈大队长对温暖暖的观感更好。

  她虽然没有嫁给岛上的村民,可她天天呆在岛上,对于南岛的热爱,连陈大队长这些本地人都折服。

  她是真心想要建设好南岛,开荒开办农场,跟着老师们辛苦学习,南岛的每一项变化,都侵染着温暖暖的心血啊。

  以陈大队长为首的南岛村民们,也都不是不知感恩的人。

  人家真心为南岛,他们也要真心回报。

  “去读大学吧,或许不能直接回京城,但去到广城也好啊。”

  “暖暖,你为南岛付出了六年,我们都看在了眼里,足够了!”

  陈大队长说着说着,都忍不住的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