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小书儒(幕cheng)_第87章 功成身退,默默无闻(1 / 2)_绝世小书儒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87章 功成身退,默默无闻(1 / 2)

绝世小书儒 幕cheng 3173 字 25天前

李金羽淡然一笑,并未向刘全解释府兵筹备之事,此事本非后者职责范围,知否皆无用处。

  刘全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在短时间内募集大量仙晶确能助他一臂之力。

  只有拥有充足的仙晶,李金羽方敢进一步扩充军队,在前线拥有所需的实力底蕴……

  在这次武化极的突兀指派之下,李玉清心中的危机感愈发深重。

  即便赐予他千军万马,他毕竟非那兵道仙师韩信,面临敌人百万雄师压境,他也难以固守玄武要塞!

  因此,修炼渡海法器的速度必须提前,唯有充足的灵石资源才能启动建造法宝战舰的工程!

  沉思一阵,李玉清恢复了心神,开口吩咐道:

  “你先撰写一篇阐述炼制精盐之道的论述,并送往刻符坊,拓印数千份广布全城各处。命令弟子们务必于翌日清晨张贴完毕,届时整个青云县必将为之震动,百姓们定会争相前来求购精盐!”

  对于法宝材料的推广策略,李玉清深知后世中有诸多巧妙之法,皆远超这个修真世界的手段。

  其中不乏值得借鉴之处,例如通过夸大事实的手法,先声夺人,打造优良口碑。

  那些被视为珍稀材料或仙丹妙药者,又有多少货真价实呢?

  只要炼制精盐之时,弃用污秽不堪的“浊痰”秘方,秉持着真材实料的原则,那么即便定价一斤精盐等同一两灵银的高价,也是问心无愧!

  听见李玉清的话语,刘全不禁面露困扰,抓了抓头不解地问道:

  “弟子愚笨,实在不明白,撰文拓印与全城热议之间有何关系?”

  “莫非仅凭一篇好文章,就能令此消息瞬间传遍全县上下?”

  尽管这个时代的修士在观念上略显保守拘泥。

  然而,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优势所在,万物皆为真实本质,绝少掺杂伪劣之物。

  故而当李玉清提及此事,刘全一时未能领悟其深意。

  “有关精盐的论述,贵在精而不在于繁。你可以这样记载:

  据古籍所述,修仙者闭关前,必以精盐浸润悟道之茶,以此大幅提升悟性修为。且长久服用精盐,可强健体魄,增益福缘。正因如此,精盐才未流入寻常百姓之家!”

  李玉清娓娓道来,时代不同,宣传语自然需顺应潮流。

  在如今的仙凡世界,科技尚欠发达,世人往往信奉神秘力量,这等越是虚无飘渺的说法,越能引起民众的共鸣与信任。

  “原来如此……”

  “此计确实高明,若依此执行,何止在白云县境内流传,就连相邻的郡县也会闻风而至!”

  “只是……弟子心中忧虑,大人……您觉得黎民百姓真的如此轻易便会被蒙蔽吗?”

  “再者,如此行事恐会亵渎神明,引来灾祸降临。”

  刘全显得颇感尴尬,百姓并非愚蠢之人,这般传言传出,究竟能有多少人会信以为真?

  富裕的修炼世家或许不会在乎钱财,加之精盐本身就异常美味,他们定然愿以高价购入。

  不管真相如何,对于这些人而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普遍存在。

  然而,世俗平民的生活费用本就捉襟见肘,每一文钱都要精打细算,欲借此途径从他们手中敛财,显然是行不通的!

  更别提头顶三尺有仙神监察,李爵爷竟公然编造与仙神有关的谎言,此举恐怕将引来天罚之厄!

  “世人是否相信,究竟重要与否?”

  “不论世人信亦或是疑,只要精盐的种种奇异效用加上它自身高贵的身份地位,我们的目的已然达到!”

  “再者,谈论此事的人越多,即便是谣言,也终将有人深信不疑!”

  李元鸣嘴角噙着一丝淡然笑意,他早已预见,此番法术传扬之举将会引发轰动效应。

  数千份法咒秘言,若不能尽数张贴完毕,自可遣弟子将其布满邻近州府,届时定会有众多修士及凡人流连而至。

  这些蕴含阴阳诡秘的法咒,本身便携带着超凡脱俗的气息,他丝毫不担心世间之人会对此产生疑虑!

  这一点,在刘全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声称此举会引动邪祟灾祸,实乃荒谬之谈。

  李元鸣微微摇头:“吾惧阴灵,而阴灵未曾伤我丝毫;吾畏人间,人间却令我遍体鳞伤。真正令人畏惧者,非鬼神,而是人心。”

  “尊驾高论,使我等愚昧之人顿开茅塞!”

  刘全眼中消散了迷茫,转而映射出领悟真谛后的澄澈光芒,然而他面庞上却又掠过一丝忧虑:

  “只是时日一长,若此灵盐并未展现出传言中的神奇效用,我等该如何向黎民百姓解释呢?”

  李元鸣的话语犹如揭示了一片全新的修炼天地,原来经营仙丹亦能这般别具匠心,甚至牵涉到神圣之力,这使刘全颇感困扰。

  但他思量再三,认定李真人必是天庭文曲星转世,料想神仙未必会对这种小事发怒。

  但倘若欺瞒百姓之事败露,又当如何面对天下众生?

  “此事岂非易如反掌?”

  李元鸣颇为无奈地望了刘全一眼,平素里此人机智过人,怎在这紧要关头变得如此木讷?

  这般简单的策略还需请教于他吗?莫非这商行执事之位,真该另觅贤才?

  “何不遣弟子在茶肆、客栈、田野等人流密集之处散播传言?”

  “此外,自此往后,乡试、县试选拔,不再特意优待乡绅豪族子弟,其后代欲入仕途,便须凭自身实力争取。”

  “如此一来,寒门士子亦能成就伟业,世人又怎能不信服灵盐之神奇效力?”

  “科举登科之名额,历来掌控在富贵权势者手中,仅剩下的一丁点机会,才是寒门子弟翻身的机会,你应当明白这一点吧?”

  李元鸣耐心解说,他根本无需以一个谎言去支撑另一个谎言,只需打开晋升之路,世人便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归功于上苍的庇佑。

  更不用提他还有些话尚未道破:如今他已全面接管白云县,凡举荐之事,人选上下皆由他一手操控。

  在双方分数相差无几的情形下,他当然倾向于提拔那些常年支持他的商户!

  如有乡绅富豪之后才情出众,与他人竞争选拔资格,那么所谓公正,自然也要建立在财富的基础上!

  在他这般布局调整、革新举措之下,又有谁能质疑灵盐的功效呢?

  而随着工坊店铺规模日益扩大,雇佣的工匠增多,百姓的生活水准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财富本就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真人一心挂念天下苍生,若日后百姓因不解真相而误会于您,我等实在替您感到冤枉!您敛财筹资,实为稳固边疆,守护武朝万民!”

  “豪门世家垄断科举已有多年,致使寒门子弟始终难以崭露头角。”